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這些恆星的命名有什麼實際意思?

作者:由 呂堅豪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08-26

這些都是不同恆星或者行星因為某種屬性的不同或者發現方式的不同而分類的,前面的中文字或者英文字母只是一個標記誰發現的或者什麼望遠鏡發現的。

開普勒系列

如同開普勒22、開普勒47、開普勒69,是由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實際上這已經中文翻譯了,我們還可以叫它們“Kepler X”或者“K X”,當然我們還可以叫它“KOI X”,這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所發現的所有恆星星表的簡稱,現在不用了,升級成“Kepler”了。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Mission)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設計來發現環繞著其他恆星之類地行星的太空望遠鏡,現在已經退役了。

這些恆星的命名有什麼實際意思?

它是看行星的,所以那些被它觀測過,並且找到行星的就以開普勒命名咯。

“開普勒22”上有“開普勒22b”;“開普勒47”本來就是個行星,是一個周圍有至少兩顆系外行星環繞的聯星系統;“開普勒69”上有“開普勒69c”

K2-138

上文說了,“Kepler”可以簡稱“K”,所以這也是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光顧過的恆星,有6顆行星編號分別是K2-138b(c、d、e、f、g)

格利澤恆星

以格利澤(Gilese)開頭的恆星都是列入“格利澤近星星表”裡的,這個星表很有名,都是距離地球比較近的恆星。

威廉·格利澤,是一位德國天文學家,以研究近距恆星並製作星表聞名。

2MASS

全稱“Two Micron All-Sky Survey”(2秒米巡天)

這個工程開始於1997年,完成於2001年,使用了兩架望遠鏡,分別位於北半球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霍普金斯山和南半球智利沙羅陀洛洛,以確保能觀測到全部的天空,資料已經在2003年公佈。

HD

指的是HD星表(The Henry Draper Catalogue,縮寫為HD,亨利·德雷伯星表)是哈佛大學天文臺編纂的世界上第一個收錄恆星光譜的大型星表,在1918年至1924年間出版,它給出了225,300顆恆星的光譜分類,涵蓋了全天最暗達到照相星等為9等的恆星。

這些恆星的命名有什麼實際意思?

德雷伯是個業餘天文愛好者,在1859年擔任紐約市貝勒維醫院的醫務人員,1866年成為紐約市立大學醫學院院長。1877年被選為全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哲學會會員。為獎勵他1874年拍下了金星凌日照片,國會特授予他一枚金質獎章。在他逝世後,他的妻子在哈佛天文臺設立了H。 德雷伯基金會,為編制恆星光譜星表《亨利·德雷伯星表》籌措資金。

OGLE

光學重力透鏡實驗(Optical Gravitational Lensing Experiment,簡稱OGLE)是波蘭華沙大學的一個天文學研究專案,其目標是以重力透鏡的方法,來尋找宇宙中的黑暗物質。研究專案於1992年開始,其間也發現了一些太陽系外行星。

HAT-P

應該是太陽系外行星

HIP

這個有個中文名很有名“依巴谷”

HIP星表(Hipparcos Catalogues),中文名“依巴谷星表”,是歐洲空間局依巴谷天體測量衛星計劃的成果。

“依巴谷衛星”全稱為“依巴谷高精視差測量衛星”,是歐洲空間局發射的一顆高精視差測量衛星,以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又譯作依巴谷)的名字命名,專門用於測量遙遠星星的視差,從而計算距離。

喜帕恰斯可是天文學之父。

沃爾夫

沃爾夫-拉葉星,又稱“W”或“WR”。 是具有輝明譜線的O型星。它們在1867年被法國天文學家夏爾·沃爾夫(Charles Wolf)和若爾日·拉葉(Georges Rayet)在巴黎天文臺透過分析光譜所發現。

沃爾夫-拉葉星就是大質量恆星(十幾到幾十個太陽質量)在氫燃燒階段將其外殼以超星風形式損失掉而暴露出來的星核。

AB

變星是由於內在的物理原因或外界的幾何原因而發生亮度變化的恆星,而AB之是其中一個編號而已。

規則是:少數變星在發現亮度變化前已經定名,仍繼續延用,此外,絕大多數變星都按國際通用的命名法命名,即用拉丁字母加上星座名作為變星的名字。對每一個星座,按變星發現的順序,從字母R開始,一直到Z,然後用兩個字母,從RR,RS起到ZZ,再用前面的字母AA,AB,……,一直到QZ,其中字母J完全不用,從第335個起,用V335,V336,……,加上星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