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假裝科普 ▎啥叫剪輯藝術

作者:由 王小壞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8-10-11

剪輯藝術

是電影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

電影藝術

創作不僅綜合了多種藝術的因素,而且其創作過程具有多層次的性質。

電影藝術創作過程包含三個具有不同特點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劇本創作階段,用文字寫出視覺、聽覺的形象;第二階段是導演拍攝階段,將文字形象分解成一系列不同景別、不同角度的鏡頭和一系列相關的聲音。第三階段就是剪輯階段,將拍攝出來的一系列鏡頭創造性地重新組接成完整的銀幕形象。

假裝科普 ▎啥叫剪輯藝術

格里菲斯作品

以法國電影導演

梅里埃

作品為代表的一些早期電影,只是將舞臺表演原封不動地拍攝到膠片上。知道20世紀初,從美國電影導演格里菲斯開始,才有意識地將內容分解成一系列不同的鏡頭,比如用近景、特寫來突出細節,用全景、遠景來介紹環境,有選擇地變換鏡頭角度,以及利用短鏡頭的快速轉換來加強節奏、營造氣氛等,使電影具備了成為一門獨立藝術的基本條件。

電影剪輯的藝術創作,實際上就是鏡頭組接的技巧。影片導演在分別拍攝每個鏡頭時,不可能預先具體地看到一系列鏡頭連線起來後的銀幕效果,加上拍攝現場各種條件的變化,以及導演和表演上的即興創作等種種因素,儘管事先對鏡頭組接進行了精心的構思和周密的設計,拍攝出來的一系列鏡頭和原來的設想仍會產生一定的距離。因而鏡頭的具體組接最後要在剪輯工作中完成。另一方面,這些鏡頭中間又往往蘊藏著有利於再創作的因素,需要運用剪輯的藝術手段去挖掘。

假裝科普 ▎啥叫剪輯藝術

膠片剪輯裝置

剪輯創作的內容,首先是鏡頭的組接。當一系列鏡頭拍攝完畢以後,在剪輯過程中,透過反覆看片,認真推敲,往往可以改進或者創再出更好的新的組接方案。影片中有些場面,特別是群眾場面和戰爭場面,其

蒙太

奇結構不能在拍攝前完全確定,通常先拍攝很多備用素材,然後在剪輯臺上進行篩選和組接。有時,運用蒙太奇手段來處理演員動作的某些過程,有利於調整節奏,渲染氣氛,增強戲劇效果。

在組接和修剪鏡頭時,為了使鏡頭轉換流暢,銜接自然,首先要尋找準確的剪接點。但從影片總節奏出發,有時又需要放棄某些簡潔點,重新調整鏡頭的順序,也可以利用分剪、挖剪等方法,壓縮鏡頭的尺寸。

假裝科普 ▎啥叫剪輯藝術

在影片《藍色的花》中,青年幹部伊汝與未婚妻的母親

趙大娘

見面的情景,原來拍成了兩個較長的鏡頭:

鏡頭1:從背面拍攝伊汝進門向趙大娘跑去,鏡頭退成趙的近景。

鏡頭2:從趙的中景拉成全景,伊汝入畫,二人握手。

這兩個鏡頭接起來使人感覺節奏緩慢,動作拖沓,表達不出二人見面時愉悅的情感。在剪輯過程中,將鏡頭1中間過程全部剪掉,只留下一頭一尾:伊汝一開始跑即轉成趙大娘笑臉相迎的近景。然後插一個從本場戲後面抽調過來的伊汝反打鏡頭。在這三個短鏡頭之後接鏡頭2中兩人握手。這樣運用幾個短鏡頭的快速切換,形成了明快的節奏和歡躍的氣氛,突出了人物的情感。

假裝科普 ▎啥叫剪輯藝術

《馬路天使》劇照

剪輯創作的另一個內容是改動結構、壓縮片長。有時,由於劇本的結構不夠嚴謹。情節顯得混亂,或容納素材過多,篇幅冗長,在剪輯過程中往往需要調整場次,壓縮內容,甚至刪掉整場戲。很多結構鬆散而冗長的影片經過調整和壓縮後成為精彩的作品。20世紀30年代的影片《馬路天使》拍攝完畢後,初接起來有13本之多。攝製組設定做全體成員看片後一致認為滿意,但是導演

袁牧之

卻果斷接受了另一導演

沈西苓

的建議,將影片壓縮為9本,上映後獲得了廣大觀眾的高度評價,直到今天仍 不失為一部出色的影片。

假裝科普 ▎啥叫剪輯藝術

電影膠片

在剪輯臺上如何處理語言(對白、旁白、獨白、內心獨白、解說)的節奏,是一種創作過程。影片中的對話節奏、速度並不完全由演員來決定。剪輯在處理對話鏡頭時,可以剪得很緊,也可以較松,可以聲畫平剪,也可以串剪。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對話的節奏。

影片《天雲山傳奇》中

馮晴嵐

死前的一場戲,剪輯師在處理鏡頭的尺寸時考慮到病危的馮晴嵐動作緩慢、說話無力、反應遲鈍,有意將他的鏡頭剪得較松,對話的間歇也留的較長。而

羅群

卻因為將要失去患難與共的愛妻和戰友,心情及不平靜,對他的鏡頭剪得就很緊,對話間歇很短。從熒幕效果來看,這種處理是有生活依據的。準確的處理語言節奏,對於刻畫人物有著重要意義。

剪輯影像效果,也是剪輯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影片中的音響效果是多鍾多樣、錯綜複雜的,常見的音響如人物動作產生的聲音、動物的聲音、自然界的各種聲音、接到上各種交通工具的聲音等,不僅可以渲染環境氣氛,增強戲劇效果,襯托人物的情緒和性格。運用音響效果,必須有重點、有層次、有取捨,才能起到藝術感染作用,避免

自然主義

地、機械地配合畫面,感染語言和音樂。最簡單的音響效果,在剪輯處理上也存在著掌握分寸的問題。

假裝科普 ▎啥叫剪輯藝術

《明姑娘》劇照

在電影《明姑娘》中,明明和

趙粲

一起到樹林中散步時,傳來陣陣小鳥名叫聲。在導演分鏡頭劇本中只是籠統的提出這裡有鳥叫聲,而具體處理鳥叫的音響效果,如鳥聲從哪個畫面開始,在哪結束,哪裡用的密些,哪裡稀些,都必須在畫面剪輯時予以安排。如鳥叫聲盡在情節需要時才出現,不需要時就突然停止,必然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相反地,如果畫面上出現樹林,鳥聲就一直不停,很可能分散觀眾對人物對話的注意力,甚至產生喧賓奪主的作用。這部影片的鳥叫聲處理的比較自然,使人感覺不到認為的痕跡,無形中起到了承託人物美好情緒的作用。

剪輯的藝術技巧,屬於

蒙太奇

技巧範疇,但不能認為蒙太奇技巧就專指剪輯技巧。因為電影的蒙太奇技巧構思是從劇本階段就開始了,在導演創作階段,將劇本的文學內容由文字裝變成畫面和聲音的形象。

影片的剪輯階段,是為了最後完成導演的構思而進行的再創作過程。

更多剪問題,請關注圖片下角水印公眾號。

標簽: 鏡頭  剪輯  影片  組接  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