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滿足學生的表演慾,促進對文字的感知理解

作者:由 浮雲意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0-04-21

蠡口實驗小學 周亞雲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劇本透過音樂、舞蹈、文學、美術、表演、等多學科的有機結合,既作用於人的視覺,又作用於人的聽覺、嗅覺等感官,融語言藝術、形體藝術、時間和空間於一體,因此透過劇本的表演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和探究欲,不僅能培養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和良好品質,擴大語文的教育作用。

在整個蘇教版教材中,只有第八冊《公儀休拒收禮物》和本冊(第十一冊)《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劇本這種獨特的文體收入教材。所以在課堂的教學伊始,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片斷幫助學生複習相關劇本的知識:

師:我們學習的故事曾記載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不過課文是用劇本的形式來呈現這個故事。說到劇本,我們在四年級的時候學過《公儀休拒收禮物》,大家還記得讀劇本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嗎?

生:劇本開頭的提示。它向我們介紹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還有人物。

師:還有補充嗎?

生:我們還要關注舞臺提示,它告訴我們人物的神態和動作。

生:人物的臺詞也是非常重要的。透過臺詞能夠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的發展。

透過複習舊知,讓學生再次加深對劇本這種文體的認識,接下來就放手讓學生來演。小學生是很喜歡錶演的,那麼教師就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充分滿足學生的表演慾。學生模仿廉頗,藺相如的語氣,動作,充分符合他們的性格、身份,演得是入情入境,有聲有色,興致也非常高。在表演的評價與改進中,師生、生生之間展開雙向乃至多向的交流,交際面廣量大,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訓練。表演結束後,我讓學生對錶演予以評價、討論,如表演是否體現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語言行為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使學生在表演中加深了對人物形象的感知。

劇本本來就是用來演戲的,這樣的課文一定不能錯過機會,給學生自由空間來演一演,滿足他們的表演慾,這樣既能使學生根據作品的描寫喚起對文中景物和情景的想象,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又可以使學生在個人或集體的創作中開啟心靈的窗戶,培養和發展創新思維能力。

標簽: 劇本  學生  表演  藺相如  廉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