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作者:由 新浪軍事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05-21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早在伊拉克戰爭時期,曾經有美國學者提出: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手們雖然力量分散,缺乏組織,但網際網路的存在使其能夠將分散的力量聚集起來。美軍對手的武器更新速度極快,還往往能利用民用的公開資訊迅速提高戰鬥力。相比之下美軍官僚體制僵化,武器研製常常“十年磨一劍”,這將會制約美軍戰鬥力的發展。在當時聽來,這些結論頗有些杞人憂天的味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觀點在今天全部都得到了印證。那麼本期《出鞘》我們就來談談中東戰場上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發現伊拉克的武裝分子能夠製造簡易的IED炸彈和自鍛破片武器,還有用炮彈插電線改裝的定時炸彈,他們利用大量民用裝置降低武器的研製門檻。隨著美軍陷入泥潭,一些學者透過這種“土法戰爭”的表象,看到了這種戰爭的一些本質特徵,並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種戰爭是美軍從來沒有應對過的,而低成本優勢是他們的制勝法寶,同時美軍由於缺乏應對手段,正在逐步走向失敗。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對於這些“土武器”,美國軍界曾經將其蔑視為“車庫和垃圾堆裡造出來的破爛”。但戰爭的發展證明了一切。“垃圾堆”到底有沒有用,在前線賣命的美國大兵最清楚。美軍的悍馬服役多年,防護能力不足以抵擋輕武器和炮彈破片。於是在伊拉克戰場,一些美國大兵開始把悍馬車的原裝車門拆掉,換上一塊長方形鋼板,用來抵擋破片。這樣的現實最終倒逼自命不凡的軍方接受“垃圾堆”思路,並開始大量生產“悍馬裝甲套件”——其實就是切得整齊一點的鋼板。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而這樣的事實,也提出了新的問題:“標準化”是不是就一定總是強於“垃圾堆”呢?蘭德公司總經理曾經對此提出了擔憂:“當硝煙散去後,標準化的力量可能會重新冒出來,把目前戰場上的創新全部扼殺。”這並不是軍人的看法,但這種觀點確實有未雨綢繆的實戰意義:在和平時期,一個裝備的定型長則十幾年,短的也要幾年。那麼戰時怎麼辦,當發現手頭的武器無法勝任要求的時候,難道還要等幾年嗎?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同樣,學者們認為美軍的對手在一天天變強。儘管他們沒有一所正規的科研機構,但不少武器來自民用裝置,而民用科技的發展,是完全不會受區域性戰爭的戰火影響的。也就是說,全世界都在為他們研發新型武器。而網際網路又將看似遊離的“麻雀戰”整合為一體,當我們審視今天的中東戰場,這些學者們提出的觀點幾乎全部得到了發展,在戰爭中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伊拉克戰爭時,網上曾經流傳著“伊拉克買PS2給導彈制導”的謠言,甚至不少美軍專家也上了這個當。但這個段子在今天看來,反而並非無稽之談——事實上,隨著電子產品功能的突飛猛進,武裝分子已經開始用手機和平板電腦當做攝像頭、水平儀、步話機、武器控制站等。再配上一架無人機,掛上高爆彈,就是一架小型轟炸機,掛破甲彈還能反坦攻頂。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技術的門檻變得更低。比如2005年面世的Arduino,被稱為藝術家的微控制器,Arduino的出現使得對程式設計一竅不通的人們也能享受到微控制器的基本功能。而武裝分子利用它,也可以快速地製造出一個導彈的關鍵導引部件,或是一個遙控武器站。在網路上,我們甚至可以很容易看到利用Arduino製作一枚導彈的全套教程——雖然成品只是一個飛行玩具,但只要加上戰鬥部,就成了實用的武器。這些在幾十年前,完全就是天方夜譚。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此外,世界範圍內的“村網通”往往會造成“敵暗我明”的不利態勢。比如美軍的MRAP防地雷車,專注於對IED和地雷的防護。在其問世之初,甚至還沒有裝上前往伊拉克的貨輪,伊拉克的武裝分子在網路上就已經對“防地雷車”進行一定程度的瞭解。本著“力大飛磚”的宗旨,武裝分子針對美軍載具的戰術也隨之改變。結果“防地雷車”一投入戰場,就受到了武裝分子的RPG和“土飛機”的“重點關照”。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相比之下,一百多年前,坦克作為一種新式武器,它的突然出現曾經讓德軍步兵聞風喪膽。但其保密工作居然只是“tank”這樣一個簡單的單詞。換做今天,一款新概念武器的誕生,幾乎必然逃不過軍方的預熱性吹捧、武器供應商“天花亂墜”的鼓吹以及各路“爬牆黨”、“臥草黨”的圍追堵截。這無疑會使一款新型武器裝備的突然性大大降低。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至於中東戰場上使用民用產品DIY的武器,到底有多大能耐?相信“地獄大炮”是一個很好的回答。這種用煤氣罐塞炸藥做出來的巷戰武器,對建築物的殺傷力不亞於制式溫壓彈。而更加應該注意的一點是,這種“垃圾堆”武器幾乎成為了一個制式裝備,這並非巧合,而是網路使得這一武器的製作方法廣泛傳播。這也揭示出那些表面上各自為戰的部隊,實際上聯絡得十分緊密——他們可能不知道什麼是“資料鏈”,但聊天社交軟體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此前美軍的巴雷特反器材步槍,證明了大口徑步槍的實戰意義。而在中東戰場上,也同樣存在著大量的大口徑步槍。但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土製武器——只需要將一根重機槍管或機炮炮管焊接在一套擊發裝置上就行了。這種“垃圾堆”型步槍確實很粗糙,但照樣能夠擊穿掩體和車輛,其高性價比毋庸置疑。最重要的是,它們在戰爭開始後就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而不需要坐等什麼“研發週期”和“層層審批”。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為了應對城市戰的需求,中東戰場出現了更多的自制武器,比如:用來遠端支援的火箭彈和迫擊炮,發射土製槍榴彈的榴彈發射器,還有鋼板焊接成的“土坦克”等等。這些武器多半都是在發現需求後應運而生的。雖然大部分都是“湊合用”,但有總比沒有強。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由於缺乏武器來源,廢棄武器重複利用的價值顯得尤為重要。比如我們津津樂道的那些“魔改”皮卡所裝備的,大部分是廢舊裝甲車輛上的武器。正常情況下,“小車扛大炮”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但考慮到武器的成本和來源,這就並非不能接受。火箭巢和主炮如果沒有發射平臺,就只能當做廢鐵,而一輛20萬人民幣左右的皮卡車就能復活一件重武器的戰鬥力,可謂是穩賺不賠。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美軍從對手的“垃圾堆”思維中也吸收了經驗,那就是要讓裝備適應日新月異的戰場,當然不一定非要去學著搞“發明創造”,但可以向著模組化,通用化的方向發展,並且將一線部隊的“使用者體驗”儘快進行傳達。以輕武器為例,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時,手上的步槍絕大部分還是“提把、鐵瞄”的M16及M4,其中裝備了皮卡汀尼導軌和各種戰術元件的少之又少。而在伊拉克“浴血奮戰”了幾年後,這些原本“高大上”的玩意卻已在美軍中全面鋪開。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再如,美軍進入伊拉克時,部隊所使用的上至坦克下至悍馬車的各種載具均沒有為“治安戰”和“城市戰”做出任何針對性調整。而在美軍撤出伊拉克時,這些載具有的直接換了一茬(比如悍馬),剩下的則為適應新的戰場環境換裝了相應的元件。(比如M1A2坦克配套的TUSK元件)。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所謂“通用化”、“模組化”其本質核心在於提升平臺的承載性、相容性。對於新武器來說,這意味著設計方在設計之初就要考慮到為今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模組預製對接介面。而對於效能尚可,但沒有為模組預製介面的武器平臺,則需要對其進行持續改進。還是上面的例子——美軍的M16早期同樣沒有用於相容各種戰術元件的皮卡汀尼導軌,但這並不妨礙M16透過對自身機匣、護木的改進相容這些道具。在連腳踏車都用上皮軌的今天,這種跟進改進的做法十分值得提倡。

中東戰場那些“土武器”背後的智慧

可能有的軍迷會認為,像敘利亞內戰、伊拉克治安戰這樣的戰爭並不是一場“現代戰爭”。但其實這樣的戰爭型別很有可能正是我們明天將要面對的。如何不讓手中的高科技武器在對手的“土武器”面前變成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如何讓這些武器靈活自如的適應變幻莫測的戰場環境,仍然值得我們思考。那麼本期《出鞘》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標簽: 武器  美軍  伊拉克  垃圾堆  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