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作者:由 GUYU穀雨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02-09

泰順傳統繃鼓技藝

丨泰順仕陽鎮雪溪鄉柳溪村,數百年來一直有手工繃鼓的傳統,興盛時期村裡有十幾家制鼓作坊。泰順繃鼓鼓皮基本採用水牛皮與黃牛皮,選取六牙以上的老牛皮,浸泡刮制後,使其厚薄均勻。木材則多用杉木。製作流程有選材、製作鼓桶、刨皮、繃皮、踩皮、晾曬、釘釘、打磨、上漆等十多道工序。泰順繃鼓工藝複雜,製作精良,成品可保持數十年不壞。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如何製造出天下第一鼓?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3818906712043520

▷ 尋訪大山裡的繃鼓老藝人

溫州泰順,地處浙江最南端,與福建交界。一早從杭州出發,歷經七個多小時的漫長路程,終於一頭扎進了泰順的大山裡。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此行第一站是尋訪本地的繃鼓老藝人胡昌盯,而老人所在的小村卻不在導航儀的能力範圍內,我們從鄉里一路打聽,一路輾轉,儘管身旁山色壯麗、小溪婉轉,卻也無暇欣賞,最後幾經周折終於摸到了柳溪村。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就在我們到達的前一刻,胡師傅正沿著泰順獨有的碇步橋,越過溪水,走進他的老宅子。在這座有著100多年曆史的老宅裡,他的老伴坐在堂屋的最外側,就著天光,拿著特製的雙柄刀,慢悠悠地砍制竹釘。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 歲月悠悠 鼓韻悠悠

柳溪村制鼓的傳統相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村裡的作坊曾經一度有十幾家,如今只剩下了胡昌盯老人一家。在老宅子裡,老人領著我上下里外地轉悠,講述他的鼓和他的過去。眼前的老人身材瘦小,走路時微駝著背,一雙粗糙的大手一直垂在身體前側,並不怎麼擺動。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繃鼓是一項極其勞累的活計,而老人卻絲毫不以為意。以前唯一讓他感到不適的,就是生牛皮的腥羶味,特別是放上幾天後的生牛皮,簡直令人作嘔。曾經有一次他處理了一天的生牛皮,這時有人走到他身旁,還沒說話,直接吐了。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說起制鼓,我一直以為,在老人漫長的手藝生涯裡,“天下第一鼓”應該是他難得的榮耀,不想胡老對此表現得很淡然:“那個鼓就是牛皮不好找,沒有那麼大的皮,最後是拼起來的。他們說是中國最大的鼓,好像應該是吧。”老人一邊說,一邊拿起繃皮用的短木棒敲打鼓面,開始試音,那“咚咚”的聲音異常悅耳,一直穿過老宅的深處。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我看著不斷忙碌的老人,好像看見了日子從他刨牛皮的刮刀下流過,從他老伴做竹釘的砍刀下流過,從門前的小溪裡流過。

▷ 手藝的價值

胡昌盯老人一直以制鼓為生,卻賺不了什麼錢。對此他看得很開:“我們兩個老人在家裡做做,吃吃用用有了,就夠了。”從前他挑著裝滿工具和牛皮的擔子,翻山越嶺走到福建去給人家做鼓。如今只要一個電話,物流就發貨了。這樣的生活,他覺得“很幸福很幸福”。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在拍攝間隙,他拿出了一個撥浪鼓說:“這是我剛做的,不知道好不好賣。”我接過撥浪鼓搖了搖,感覺手裡沉甸甸的。這麼小一個鼓,所有工序與大鼓並沒有什麼不同,除去晾曬這道工序,他需要一天的時間來製作。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我問他價格,他說:“賣個幾十塊可以吧。”我瞪大了雙眼:“我買過一個紙板做的撥浪鼓,都要幾十塊,你這個幾百塊總要吧。”老人的眼睛瞪得比我還大:“怎麼可能?!我賣給他們做法事的手鼓比這個大得多,才幾百塊。”他以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在質疑我的“信口開河”。

一個瘦小的山裡老人,造出了天下第一鼓

拜別了老人,思緒萬千。我們前後拍攝了300多位手藝人,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見我們的傳統手藝和手藝背後的那顆匠心,去了解手藝的價值,並因此尊重手藝,尊重手藝人,最終讓傳統手藝重新迴歸生活。如今看來,這條路,還很長。

標簽: 泰順  牛皮  老人  手藝  繃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