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作者:由 Jinging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8-11-07

前言

2008年高考結束,開學最晚的我,一個個送走周圍的朋友去往世界各地,每次說再見都是感情戲太足了的,跟最近正在上映的《昨日青空》作者一樣,自己心裡上演了一出出離別戲;就在那段時間,看到了一篇報道,今天一搜,發現2013年,2016年,在這十年裡,這篇文章被一次次提及,卻未引起熱議。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類似的文章找到這篇:

我對【容器人】的理解

【容器人】這是日本學者中野牧在《現代人的資訊行為》一書中描述現代人的形象時提出的。他認為,在大眾傳播特別是以電視為主的媒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現代日本人的內心世界類似於一種“罐狀”的容器,這個容器是孤立的、封閉的;

【容器人】為了擺脫孤獨狀態也希望與他人接觸,但這種接觸只是一種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對方的內部,因為他們相互之間都不希望對方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於是保持一定距離便成了人際關係的最佳選擇。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對任何外部強制和權威都不採取認同的態度,但卻很容易接受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他們的行為也像不斷切換鏡頭的電視畫面一樣,力圖擺脫日常繁瑣性的束縛,追求心理空間的移位、物理空間的跳躍。 該概念強調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個人社會化和人格形成過程的影響。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Alex S。Hall 和 Jeffrey Parsons 在2001年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網際網路行為依賴”。他們認為病態的網際網路使用會削弱一個正常人的認知,行為和感情功能。

十年前,我的理解是,作為社會個體我們越來越不善於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容器】既是自我安全領域也是把自己困死的監牢。

容器人特徵

1。狂熱迷戀各種電子產品,有極強的更新換代願望;

2。嚴重一欄即時通訊軟體,如QQ,WeChat,Line,Skype等,習慣“手談”而非“口談”,手指肌群發達;

3。不敢直視別人,害怕太過冷漠或者太過熱烈的情緒傳遞;

4。崇拜名牌,狂迷各種LOGO,把人等級化,符號化生活存。

5。熱愛物質生活,凡生活目標皆與物質理想的實現有關。

6。習慣一個人的狀態,習慣獨自一人完成很多本該多人協作的事。

7。對別人的容錯度低

7。喜歡穿波鞋,T恤,帶棒球帽,一切以自在舒適為最重要。

8。依賴24小時便利店。

9。現實生活中幾乎不與人交流,卻喜歡在社交APP上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

10。總是戴著耳機,眼睛向下看,我的生活與你無關——這是他們的生活態度。

在Starbuck,經常可以看著帶筆記本的年輕人,這些筆記本通常尺寸不大,以mac,surface為主,戴著耳機,透過店裡提供的免費無線網路上網,灌水,社交,或者埋頭專心碼字。即便同伴就坐在對面,也不互相交談,而是寧願透過WeChat和QQ對話。

移動電子媒介想方設法地滿足使用者的一切生理心理需求,最大程度上用虛擬的方式呈現真實的世界,使用者體驗被作為媒介接觸中重要的考慮物件。電子媒介在智慧地延伸了人的各種聽覺、視覺、觸覺、神經系統等各種感官後,人自身的感官器官就開始變得懶惰了。真實的人際關係被虛擬的人際關係所取代,從而年輕人孤獨自閉的社會性格愈發明顯。

再次,移動電子媒介催生狂熱的消費行為。Web 2。0和社會化網路浪潮,讓消費行為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高度透明性、參與互動性和社交性,使受眾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並透過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越來越多的人接觸社會化媒體並應用平臺發表、分享和傳播資訊或獲取資源,人們在虛擬網路裡建立的關係也迅速擴散。

那從空間,建築,城市的角度出發,Social-Media 又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下面就跟大家一起分享幾個設計作品,We cannot define the influence ‘positive’ or ‘negative’, but we should know it do make changes。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這是2017年在韓國首爾舉辦的城市雙年展(Seoul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中設計師/藝術家Beatriz Colomina展出的作品,作品解釋中有一句話大家可以拿出來想3秒鐘,

‘……construct a digital personality。……social media redraws again what is public and what is private, what is inside and what is outside。’

這邊突然就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個AA 2015本科學生設計,非常impressive,也著實覺得,國外學生的設計之所以在我們看來天馬行空,是因為我們不敢design for the future。接下來我的分享純屬搬AA官網上的圖片和文字內容,中文部分純屬個人解讀;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AA2015 Intermediate3-Nathan Su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3512045425127424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It is an augmented reality projection of the future Slave Island that questions emerging digital culture; speculating on what might happen if ‘liking’, ‘disliking’, ‘tweeting’ and ‘sharing’ were taken to the scale of the city plan。 ​

Experienced as a virtual city in the sky, ‘The Augury’ is a 1:1 map of Slave Island‘s urban future。 Constructed from data sent directly from the residents and investors of Slave Island itself, ’The Augury‘ is a city of gold, whose coherence and clarity directly reflects public sentiment toward existing and proposed land, thus becoming an aspirational vision, a measure of land value, and an urban planning device。 ​At the centre of this society is the Watchtower。 A monument to technology; here the value of Slave Island’s land literally hangs in the balance。 It is both aspirational and foreboding, referencing the limitless potentials of this digital city, but also constantly reminding us of the culture of self-surveillance it unconsciously imposes。

很有趣的設想對吧,先不論實現的可能性,但能把這個話題如此拋到大家面前給大家一個思考的瞬間就已經很好了,至少這個階段我是這麼覺得。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看到這裡,好期待,是不是

Social Media 下的【容器人】生存空間變化

AI in Social Media & Urban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3525425489850368

標簽: 容器  what  slave  island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