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孔子著易經十翼,其弟子著《論語》。老子疑似受易經影響,著《老子》,若2書思想都源於易,為何區別巨大?

作者:由 邊城浪子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03-18

孔子著易經十翼,其弟子著《論語》。老子疑似受易經影響,著《老子》,若2書思想都源於易,為何區別巨大?別焰雲2022-03-20 13:28:38

孔子論易而成論語,老子悟易而有道德,其實本質無別,皆出於易——都是看洛圖天書而繫辭言理。

孔子著易經十翼,其弟子著《論語》。老子疑似受易經影響,著《老子》,若2書思想都源於易,為何區別巨大?

然而角度有別。譬如殺狗吃肉,仁者以為狗是伴侶,殺之殘忍。義者以為叢林法則,吃之何妨。故儒道並無本質區別,儒側重仁講人倫人治,道側重義任叢林自然。

孔子著易經十翼,其弟子著《論語》。老子疑似受易經影響,著《老子》,若2書思想都源於易,為何區別巨大?上善若道2022-03-20 20:14:29

誰說的老子跟易經有關係?誰誰誰?能較真下麼

易經不是日月經麼,是伏羲觀察日月變化慢慢演化出來的。

老子的道德經跟易經沒什麼關係,老子自己定義的道,主要是講道

孔子著易經十翼,其弟子著《論語》。老子疑似受易經影響,著《老子》,若2書思想都源於易,為何區別巨大?尋常巷陌2022-03-20 23:09:58

這個問題的問法本身就不對!原因如下:

不管是孔子還是老子,那個年代寫書是非常困難的。打個比方,孔子讓自己學生寫篇小作文——《記一件小事》從佈置這篇作文題目開始,到把作文收上來,最快估計得要半年時間了,為啥呢?因為寫作的材料準備的很複雜。

孔子著易經十翼,其弟子著《論語》。老子疑似受易經影響,著《老子》,若2書思想都源於易,為何區別巨大?

先準則合適的竹子,劈開,晾曬,拿火烤(汗青就是這麼來的)。竹簡準備完畢了,再拿刀開始刻字。嗯。萬一竹簡準備少了。還得再來一遍。這篇小作文交給老師孔子,估計都要半年以後了。

論語並不是孔子的寫的。是孔子的學生在孔子去世後,才發現老師走了,老師說過的那些話後背人還能記得麼?所以大家一起回憶整理,才弄出這麼一篇《論語》,不過才1萬多字。

因為論語是對話錄集。並且我們後輩對論語產生的時代背景並不懂。所以形成文字後的論語可再解釋的空間就非常大。

那為啥再解釋的空間很大呢?見下文:

尋常巷陌: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這裡我們拿一個同時期不同文明的先哲進行對比。印度的佛學,西方的哲學和中國的儒家。他們的創始人在人類偉大的程度上是一樣的。

印度佛學有:三法印(四法印)

西方的哲學有:哲學思辨(即邏輯的起點)

中國的儒家思想有:?

啥意思呢?中國的儒家思想,本質上沒有標準。這導致了孔子的學說被再解釋的空間極大。同一句話在孔子嘴裡,和到了董仲舒嘴裡,再到我們現代人嘴裡。完全就是不同的意思,雖然是同一句話!

打個比方吧。孔子說”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我們現代人的解釋是孔子搞性比歧視。但孔子的本意,即你把孔子的話放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下,孔子是說,女人和小人(打柴的、種田的、打魚的被統稱為小人)日子過得很艱難,太辛苦了。這性別歧視有半毛錢關係麼?

孔子著易經十翼,其弟子著《論語》。老子疑似受易經影響,著《老子》,若2書思想都源於易,為何區別巨大?沁園春雪2022-04-05 08:04:32

《周易》文王所作,《老子》老聃所作,與今天的道教有什麼關係?今天的道教,祖宗是先秦時代的神仙家、方仙道,直接起源是太平道、五斗米道餘孽,在朝就可以蠱惑國君,在民間就鼓吹巫教淫祠、醫病趕鬼之類,可惜歷朝歷代沒有清剿乾淨,以至乘五胡亂華而坐大。

至於道教剽竊儒家典籍,主要來源於魏晉時期的那幫“非湯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學家,從他們開始把《周易》《老子》《莊子》並稱為“三玄”,牽強附會扯上關係。其實老子從未提及《周易》,也不闡述易理,先秦道家很大程度是漢儒總結出來的,老莊也無任何師承關係。至於文王作《易經》,仲尼作《易傳》,世所公知。今天看到的《周易》,其實是經傳一體。

仲尼終其一生不遇,而晚年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韋編三絕”,“觀其德義”,正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般。

《繫辭》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論語》雲:“文王既歿,文不在茲乎?”故仲尼之作《春秋》,自謂繼文王后。

《繫辭》曰:“《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微。微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湯武革命,行“易”之道也。後世有得於孔孟而王天下者,必行《春秋》之道。

《易傳•文言》曰:“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其意為,先於天時,而天不違人意;後於天時,而人尊奉天心。何謂也?謂天人感應也。

前者說,興人事得天相合;後者說,人知曉天時、天理而奉行之。是故《孔疏》雲:“先天而天弗違者,若在天時之先行事,天乃在後不違,是天合於人也;後天而奉天時者,若在天時之後行事,能奉順上天,是人合天也。” 朱子《周易本義》曰:“先天不違,謂意之所為,默與道契;後天奉天,謂知理如是,奉而行之。”

此中有微言大義。何意?董子曰:“故王者欲有所為,宜求其端於天。”是故《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是故聖人將欲施為,必先觀天道之盈虛,後執而行之。舉事應機,則無遺策。《繫辭》曰:“君子待時而動。”時者,天時也;聖者,所以乘天時也。是故孟子曰:“仲尼,聖之時者也。”

《漢書》雲:“昔太昊伏羲氏繼天皇氏而為人王,受《河圖》而畫之,《八卦》是也。大禹治平水土,賜《洛書》而陳之,《洪範九章》是也。聖人行其道而寶其真,河圖洛書相為經緯,八卦九章相為表裡。殷道馳,文王演《周易》。周道敝,仲尼作《春秋》,則乾坤之陰陽,效洪範之咎徵,天人之道,粲然著矣!”

詩云:

易有八卦,洪範九章。

天道昭昭,國惟典常。

籩豆豐潔,降升齊莊。

備物致志,式計累觴。

昭格來享,自天降康。

頌曰:

夫子說周易,肇開太極分。

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闢至決裂,堅冰致習馴。

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紛紛。

卓哉洙泗翁,道大孤無鄰。

於是作六經,以救萬世人。

孟氏辨義利,戰國駭所聞。

不肯為老聃,和光同其塵。

自古立宇宙,以道為精神。

簟瓢在陋巷,窮則獨善身。

家有讀書屋,乃為劫火焚。

仁人忽行惻,仲氏敢具陳。

公肯挈墜道,天未亡斯文。

移檄作主宰,歌詩示恩勤。

絃歌已久廢,簡陋尚可因。

祠堂儼遺像,生徒招驚麕。

戶內有洙泗,山中見華勳。

光霽挹茂叔,粹盎師伯淳。

體用契忠恕,恭安想天申。

仰師千載上,興起三代民。

剝窮果不食,貞下元又春。

太極在何處,青歸燒痕新。

孔子著易經十翼,其弟子著《論語》。老子疑似受易經影響,著《老子》,若2書思想都源於易,為何區別巨大?小錦蓮蓮2022-04-14 22:17:59

嗯~玫瑰很美麗。

有人說玫瑰代表愛情,有人說玫瑰是紅色的,有人說玫瑰應該如何種植,有人說玫瑰應該放在什麼地方用怎樣的花瓶。

諸子百家是分不開的,甚至不存在體用之別,說的都是一個東西。

本來想說說不同,但又覺得區分的也不對,現在已經不是道難言了,分別心太過,說了之後,反而加重分別。最近比較忙,等不忙了,把儒道易的經典整理下放出來吧。之前回答時,大多是儒易,或儒道一起用的比較多,可能三家放在一起,會清楚些,當然能力有限,不盡準確,大家一起探討吧。

先附一段之前經常用的——性命大道,三教一家之道也。儒曰精一,道曰抱一,釋曰歸一。三教聖人,皆以一為指歸,故曰:“天地無二道,聖人無二心。”無二道,即一道;無二心,即一心。一道一心,心即道,道即心,心外無道,道外無心。但這個心,乃天地之真心,即佛祖所謂涅槃妙心。此心內含先天真一之氣,非色非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人能認得此心此氣,於日用常行之間,逆而修之,則大地塵沙盡是珍寶。——《寄通渭石川董某書》

標簽: 孔子  周易  天時  論語  仲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