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Schulhoff的In Futurum與凱奇的4'33"的藝術價值有什麼異同?

作者:由 王兆谷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6-05-29

謝邀

這又是一個吃力又不討好的回答。。

@半璧

~你最討厭了~

說John Cage是後來的,是裝逼的,那我真是不好意思了,不懂的,裝逼的,是你們。。。。而不是凱奇大爺。。

為什麼4‘33火,In Futurum更早為什麼卻沒有意義?為什麼凱奇那麼知名,舒爾霍夫卻遠遠不及?許多人想不明白,想不明白是當然的,只從火不火,新和舊前衛不前衛,價值不價值這種角度去思考,當然想不明白這個問題。。。。

舒爾霍夫與其說是個作曲家不如說是一個牆頭草,在20世紀初各種思想都在啟蒙,這裡學一點那裡學一點,無調性學一點,爵士樂學一點,樣樣都會一點,樣樣都不專。。。。有聲與無聲,樂音與噪音的討論同時代的有Luigi Roussolo走得不知道要比他深遠多少了,而不是做這種膽小的嘗試。。老實說,IN FUTURUM這種譜子在20世紀初期根本不算腦洞大開,當時主流的Graphic Score從音樂性上,觀念性上統統都是完爆了舒爾霍夫,沒什麼沉澱下來的有價值意義的東西,也沒有一套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鬆散的知識就算作出了外表差不多的東西,內涵本質還是不一樣的。。。。

再說凱奇,你們說4‘33是裝逼?好,那Ligetti的Poem Symphonie呢?Edgar Vares的Tuning Up呢?都是行為藝術的東西也都是裝逼咯?呵呵,你也能想得到咯?你也能做得到咯?

呵呵,那我只能說無知的豬最歡樂。。。。

這些人並不是只是為了做一個行為藝術而做的理論,相反這些作品是在一整套理論和思想下才會有了這些作品的創作,因為有一整套的理論思想,才能賦予特別意義和價值於這些作品之上。。因為他們的整個理論才讓這些奇葩音樂,奇葩的行為藝術有了價值。。

凱奇的音樂我們說的最多的是什麼?是偶然音樂啊!!要知道4’33是偶然音樂的思維下的一個特例,除了4‘33外還有0’00,這種都是在偶然音樂的理論體系下非常合理而且完全解釋得通的,而且最具有價值。。選擇了隨機因素,也是作為一個作曲家的選擇,同時作曲家也要規定非隨機的部分。。既然可以選擇隨機,那麼隨機就有可能出現。。。。John Cage對聲音的偶然,什麼叫有聲,什麼叫無聲,什麼叫有聲和無聲之間的變化都做了很多很多的哲學辯思,對變化規律性,非規律性的概念逐步挖掘,討論辨析,最後才得到了偶然性與必然性的一個結果,偶然和必然都是為了表達變化而服務,變化是為了有聲和無聲而去服務。。包括對他用易經作曲的誤讀,他用易經是因為易經本身講的就是變化,用變化來表達變化,後人從這種行為說他,John Cage是蘑菇的專家,對各種菇類根據自然環境變化產生的變化有很深的瞭解,但他絕不是東方文化的專家,你從他的書裡面和思想裡面,沒有一點東方文化的思想,只是因為哲學和知識的關係,他開始講了和中國文化陰陽,對應有聲無聲相近的內容,但是本質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從出發點,到辯證方法完全不是中東方文化的思維。。。。就因為用易經做了一個曲子就說是東方文化專家了真是太可笑。。

4‘33還是一個音樂與互動的先例,在無聲的研究中凱奇就提到了,無聲絕對不存在!!我們音樂廳中永遠都會聽到一些瑣碎的聲音,周圍的人的咳嗽聲,調整姿勢屁股跟椅子坐墊摩擦的聲音,竊竊私語甚至被感覺被玩弄了抱怨不滿的聲音等等。。。。這些平時都被我們忽略,甚至認為是“影響音樂欣賞”的聲音,實際上這些聲音也是可以成為音樂本身的一部分,4’33是包涵了演奏期間所有一切可能發生的聲音。。甚至是小孩的失聲大哭,精神病人突然脫光衣服裸體的大喊著衝上舞臺。。。。都是可行的,也正是人們需要改變的觀念。。。。

Poem Symphonie是Ligeti在微分音樂同一個節拍器的每一下聲音都有細微到極微的差別,那麼不同的節拍器的每一下聲音的差別更是豐富多彩了。。正是因為在那麼豐富的音色下,我們聽到的才是一個彷彿雨點聲一樣的平噪音,而不是單一音色頻繁震動最後出現的頻率音高。。就是要說明即使是看起來單調的節拍器,它也是有變化的,而不是製造一個頻率很低的次聲波,。。。。同樣的Tuning Up也是瓦雷子在聲音與藝術,音樂與非音樂,欣賞與非欣賞的思考觀念上進行的作品。。

如果就只看一個現象,只知道從有不有名,單一的角度去評價,而不去關注,瞭解,學習背後的一整套理論思想,那當然就是永遠都看不懂。。。。這些音樂都是在他們各自思想裡面最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東西。。

所以這些能有名,又名不是因為凱奇什麼的裝的一手好逼,而是因為這幫傢伙真的是牛得一逼。。

標簽: 音樂  凱奇  33  無聲  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