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為什麼明末西北沒出現清末規模的回民戰爭,只是傳統農民軍?

作者:由 項天鷹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0-10-15

明朝末年的西北迴族領袖馬光玉、馬守應、米喇印、丁國棟等人,信奉的都是格底目教派。

格底目一詞出自阿拉伯語,意為“古老”,所以格底目派俗稱為“老教”。這個稱呼是18世紀才出現的,因為雖然現在中國的伊斯蘭教分為新教和老教,但是在17世紀以前,中國的伊斯蘭教只有後來被稱為“格底目”的這一派,自然也就沒有新老之分。為了敘述方便,我還是稱之為格底目派。

格底目派出自遜尼派的哈乃斐學派,在唐代就由西亞商人傳入中國,到了明代,格底目派的信徒規模已經非常龐大,而且一家獨大。就連東南亞的伊斯蘭教,都是最早由中國的格底目派信徒鄭和傳入的。

格底目派的特點為尊重傳統,重視教育,反對干預其他宗教和教派的事務,推崇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非常具有包容性,強調對國家的忠誠。

格底目派信徒的中堅力量是衛所的軍官,他們有世襲的軍職,保證了家族勢力不會因為科舉落榜而中斷。不能繼承軍職的子弟則往往選擇參加科舉、研究經學或經商,進一步拓展家族勢力。明朝軍隊中有大量的回族軍官和士兵,這些人的存在保證了格底目派在中國的主導地位。

明朝末年時,格底目派的主流學術觀點是“以儒詮經”,運用儒家學說的表述方式來解釋教義。王岱輿等經學大家主張:“清真一教,不偏不倚,直與中國聖人之教理同道合。”明代的經學家們,皆以“學通四教”為榮,既精擅格底目派自身的經典,也廣泛地研究儒釋道三家的理論。

與同時期歐洲慘烈的宗教戰爭相比,中國的儒釋道回四大宗教一直保持著和平共處、理智交流、共同促進,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一段佳話。明末天主教傳入時,有焚燒佛像、廢除祭祖等過激行為,因此引發了許多漢族知識分子的強烈抵制。而格底目派一直尊重其他宗教信徒的生活習慣,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互不干涉,回漢軍民之間的通婚也很頻繁。

明朝末年,由於軍餉長期拖欠,很多回族士兵生活無著,加入了農民軍。其中最著名的是馬光玉和馬守應,他們的隊伍中也有很多漢人、蒙古人,李自成、高迎祥等漢族農民軍首領的隊伍裡也不乏回人和蒙古人。他們長期並肩作戰,從來沒有因為宗教原因互相攻擊。

回族農民軍的紀律也和漢族農民軍的一樣,有的只搶士紳,有的連士紳帶老百姓一起搶。但是無論作戰還是搶劫,宗教信仰從來都不是決定性因素,反倒是共同出身陝西的地域認同對農民軍來說更重要。

清軍入關之後,北方回族的明軍和農民軍都面臨著艱難的選擇,他們有的投降了清軍,有的則退到南方堅持抵抗。南方的回族軍人中,也出現了羽鳳麒、馬承祖、撒之浮等抗清英雄。在廣州保衛戰中,漢族和回族計程車兵、百姓們一同保衛家鄉,與清軍浴血奮戰。

當初李自成攻略陝西的時候,大部分陝西回族的軍官、士兵都不戰而降。後來清軍進犯陝西,趁著大順軍主力與清軍在潼關、陝北激戰,清軍鼓動河套蒙古進犯河西走廊。本地的回族軍人或者跟著大順軍一起撤退到湖廣,或者降清。

但是,降清的回族官兵們很快就認清了清朝的嘴臉。清朝在陝西的回族軍民中也強制推行剃髮令,逼迫他們改用滿族服飾,又廢除了衛所制度,令很多士兵生計無著,除此之外,清廷還逼迫陝西的回族官兵們去湖廣、四川作戰,進攻大順軍和大西軍。

面對清朝的侮辱和迫害,陝西的回、漢、蒙各族軍民忍無可忍,在回族將領米喇印、丁國棟的領導下發動了起義。米喇印對丁國棟提出:“與其豚尾長拖,何如鴻飛遠走。”丁國棟則說:“南京、福京相繼而立,大明不亡,殆關天數。公如有志恢復,斬清撫以據河西,固易事耳。魯陽揮戈,梁公夾日,與夫漢、晉竇融、張軌之所為,安見今人之不古若耶?”

他們以明朝的延長郡王為號召,打出了反清復明的旗號。雖然幾個主要的領導者都是回族將領,但也有大批參與起義的軍官、士兵、百姓來自漢、蒙、維等各個民族。起義軍的口號幾乎沒有宗教因素,米喇印、丁國棟始終以明軍將領的身份戰鬥,一直是以反抗清軍、保衛陝西作為核心宗旨。起義軍聲勢浩大,席捲甘肅。

在清軍中的滿蒙漢回各族軍閥的鎮壓下,起義最終失敗。起義軍與清軍進行了非常慘烈的戰鬥,給清軍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自身也犧牲極多。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清軍殘暴屠殺回漢各族百姓,尤其是在雙方決戰的甘州、肅州等地,清軍的屠掠尤其慘酷,居民一空。

經此一役,陝西的格底目派軍官勢力幾乎被連根拔起,信教群眾也大批被屠殺。之後,甘肅的回漢軍民一直堅持抵抗,直到1663年才被徹底鎮壓。因此,清朝對於格底目派信徒一直提防歧視,想方設法進行限制。由於格底目派素來對傳教工作不重視,在遭受了這樣沉重的打擊,又失去了世俗政權支援的情況下,其在陝西的地位迅速地被“新教”取代。

從清朝初年開始,蘇菲派四大門宦(噶德忍耶、哲赫忍耶、庫布忍耶、虎夫耶)陸續傳入陝西,因為其儀式簡便,又擅長組織教團,很快便壓倒了格底目,被稱為“新教”。

四大門宦之間也有紛爭,在虎非耶派內部,又有花寺門宦和穆夫提門宦的爭鬥。但清朝官員往往只求敷衍了事,並不認真調解,甚至認為這是分化瓦解回人的好機會。有的官員還利用教派之間的衝突挑撥離間,從中牟利。

最初的門宦領導人往往是平民領袖,還特別注意遠離權勢和財富,哲赫忍耶派的創始人馬明心就堅持主張門宦應該傳賢不傳子。可到了後來,門宦制度還是發展成了世襲制,演化為權貴們爭權奪利的工具。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陝甘回變,回漢之間互相仇殺,不同教派之間也互相仇殺。哲赫忍耶派成為了陝甘回變的主力,而虎非耶則站在了清軍一邊,在鎮壓了對手之後形成了軍閥勢力,後來著名的西北五馬俱是虎非耶派出身。馬鴻逵、馬鴻賓出身畢家場門宦,馬步青、馬步芳、馬仲英出身於花寺門宦。

同一時期,又產生了伊赫瓦尼派,也叫“遵經派”,號召“遵經革俗”,主張打倒門宦。不過後來,門宦出身的西北諸馬軍閥反倒與伊赫瓦尼合流了。

再後來,一部分伊赫瓦尼派信徒受到瓦哈比派的影響,又分化出了賽萊菲耶。賽萊菲耶開始公開傳播的時候,已經是1949年了。後面的事情就不方便說了。

在陝西發生回變的同時,雲南也發生了回變,當地清朝官員同樣採用挑撥離間的方式來統治回漢人民。“見臨人勢強,則召臨人殺回人;見回人勢強,又使回人以殺臨人。”但是,領導雲南回民起義的杜文秀卻沒有走上民族仇殺、宗教仇殺的道路。

雲南穆斯林有的是元朝色目軍人的後代,有的是來自陝西的農民軍中的回族士兵的後人,九成以上都是格底目派的信徒。儘管清朝官府多次組織屠殺回人,挑撥雲南各民族之間的關係,但杜文秀卻沒有中計。他吸納漢族、白族、彝族人士加入自己的政權,並明文規定:“族分三教,各有根本,各行其是。均宜一視同仁,不準互相欺虐。違者,不拘官兵,從重治罪。”“軍官所過地方,有毀拆廟宇,擾害民房者,斬。”

當然,網上也是有這種說法的:

為什麼明末西北沒出現清末規模的回民戰爭,只是傳統農民軍?

然而,他“引用”的內容同樣沒有出處。法國派到雲南的第一支探險隊是1866年,也就是同治五年出發的,第二年春天才進入雲南。也不知道同治三年的這支探險隊是哪裡冒出來的。1866年那支探險隊的報告我沒找到中文版,就不多評價了,但我在別處查到的引用這份報告的內容全都是白話文。即便確實有這句話,也不能確定造成“十室九空”結果的是清軍、投靠清軍的馬如龍部還是瘟疫。法國探險隊從越南入境,就算碰上回兵,碰上的也應該是滇東南的馬如龍,而不是遠在滇西的杜文秀。

結論:

第一,明朝從來不故意挑撥回漢關係,從不蓄意製造教派紛爭,反而是一直主張回漢通婚,促進雙方融合。

第二,與明朝世俗政權緊密結合的格底目派軍官和經學家們始終掌握著中國伊斯蘭教事務的主導地位,擁有最強的話語權,並得到漢族知識分子的普遍理解和支援。清朝粗暴地摧毀了這一體系,卻不懂得如何管理宗教、如何爭奪話語權,任由各種教團私下無序發展。

第三,門宦高層形成封建特權,卻不像明代的衛所軍官那樣必須依靠君權才能生存。門宦能夠有效動員大量人力、財力,形成了事實上的以宗教為號召的割據勢力。明朝的回族軍官即便擁兵自重,依託的也是回漢蒙等各族混雜的軍閥勢力,不會以宗教為號召。

第四,陝西人口大量增長,生態惡化,導致資源爭奪的鬥爭日趨嚴重。

第五,從18世紀開始,瓦哈比派興起,也影響了中國的宗教局勢。

標簽: 目派  格底  回族  清軍  門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