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愛慾之死》-現代社會對愛的解構

作者:由 鄢波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9-27

從尼采在1882年宣佈上帝已死之後,xx之死的論調層出不窮,有對荒蕪的懼怕,有對虛無的靈魂的迷茫,也有對愛慾之死的惋惜。

《倦怠社會》的作者韓炳哲就有這麼一本小書,名字就是《愛慾之死》,最近讀完,感覺很有意思,稍作摘抄和評論,以饗讀者。柏拉圖認為:愛慾指引者靈魂,靈魂三分為慾望,激情,理性。靈魂的每一部分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快樂體驗,並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美。

沒有他者的獨特性就沒有愛慾

書中首先探討了愛情的終結,很多人認為愛情死於無休止的選擇自由和完美主義癥結,在一個不設限的,充滿可能性的世界,愛情變得不可能。然後韓炳哲的觀點更有意思,愛情的消亡不僅僅是對他者選擇的增多,也是他者本身的消亡。愛慾的載體是他者的獨特性,但是現代社會充斥著對比和比較,歸類,標準化,消費社會力求消滅他者的差異性和可消費性,那麼沒有了獨特性,自然很難生髮出愛慾。愛慾是一種超越了工作績效和能力的,和他者之間的關係,核心是“無能為力”,愛情的一個條件就是在他者面前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因為獨特性就意味著自我主體的不可實現。如果一個人生成他佔有、把握和認清了另一個人,那這個人就不是那個他者。

愛情變為消費

韓炳哲在《倦怠社會》中就曾提出過,現在已經從規訓社會發展為功績社會,人在得到自由的同時,會不斷地向內剝削自己,並且比被他人剝削效率更高。所以在功績社會,愛被簡化為性,屈服於強制的績效和產出。性是績效。性感是可以持續增加的資本。具有展示價值的身體等同於一件商品。他者則是性喚起的物件。所以很多人的愛,不是為人所愛,而是供人消費。愛情被馴化為一種消費模式,不存在風險,避免任何消極和否定,但是沒有消極面促成了愛情的枯萎,成為了可以消費,可以計算的享樂主義的物件,人們滿足於追求同好者的舒適,放棄對他者的渴望,那就無法得到真正的愛情。

生命力的缺乏

如果一個社會中,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僱主,就會盛行苟活經濟,將愛和死對立的經濟學。社會中僅存徒勞的生命之焦慮,唯一的目標是確保在無序中苟活下來,擔心無法苟活的焦慮,會奪走生命中最後一點生命力。沒有充足的生命力,自然也沒有愛慾的土壤。

愛慾的去神聖化

色情的吸引力在於將性和創造生命剝離,所以它的傷風敗俗之處不在於它含有太多的性,而是它其實和性無關。(這段話和“一切都和性有關,除了性本身,性只和權利有關”有異曲同工之妙)現在社會將愛慾世俗化,變得色情化。世俗化意味著去儀式化和去神聖化,變為溫暖親密和舒適刺激的體驗,那麼神聖的愛慾也就蕩然無存。

想象力和期待

前現代社會資訊匱乏,那個時代人們往往高估他人,將他人理想化,而如今資訊和選擇的急劇增加,消費文化刺激了想象力和期待,讓人在白日夢中游走。同質化的透明社會,沒有了秘密和謎題,沒有了神秘感和獨特性,就沒有對他者的想象。當代藝術和文學的危機就是想象力的危機,也就是他者的消失,愛慾的垂死。沒有獨特性的邊界,新的邊界就是金錢構築的籬笆,錢消除了本質的差別,又自我構築出排他的界限,也消除了對他者的想象。

就和韓炳哲其他的書一樣,韓炳哲發現了問題,但是從來沒有解法,哲人的侷限就在於能看的明白想的明白,但是無力改變。

我個人覺得隨著時代的發展,自由主義和虛無主義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擁躉,每個人在追求自我的實現,超驗性的愛情,神聖的愛慾確實是一定會死,不僅僅是這些,家庭,婚姻,宗族這些對個體的束縛都在瓦解,責任消亡,享受永存。在社會的上升階梯徹底封死之後,消費主義雖然因為娛樂至死和磨滅獨特飽受詬病,但是同時讓現在的人活的比從前都快樂,哪怕淺白,哪怕空洞,但是快樂本身就足夠有意義。也許經濟發展帶來的個體解放就是費米大過濾器的真相吧,雖然愛慾之死會帶來靈感失序,理性萎靡,但是和人們獲得的自由比起來,也許也不算什麼代價。

標簽: 他者  愛慾  愛情  獨特性  韓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