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為什麼明清詩詞難出上品?

作者:由 匪石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9-01-29

為什麼明清詩詞難出上品?張儷騫2019-01-29 18:33:12

根據我的印象(我對這看得不多,也就是限於明詩三百首、清詩三百首,外加幾十百把首而已,感覺出來的印象),如果就七律來說(因為只有七律和七絕我通覽過全唐詩九百卷,但去年通覽的是七律,七絕的通覽大概是10年前的事了。)

1、前後四句往往不完整,這是主要問題。

2、中間兩聯其實有寫得很好的,但也不多。更多的是變化古人陳構,只是玩句法、技法(指修辭技法),新度不夠,讓人往往一看就有似曾相識感,並且有時候技法顯得很硬,是拙巧、低巧,不是華巧、高巧,不自然華麗。

3、比如說七律,中間四句其實更多靠才氣,前後四句靠的更多是功底。功底不夠,全篇就不完整,不完整,就形不成一個完整氛圍,和唐詩相比就差一檔或兩檔。

4、總體上,語句上有些俗詞彙(這是隨世代變遷而口語越來越影響詩造成的,少了唐詩的那種仿如不沾煙火的清雅氣),帶壞了全篇詩感。

舉子例子說,比如說這首,寫得是好,比我好,並且是流傳級作品,雖然不是傳世級作品,不能保證傳一千年兩千年(但有可能),但一、二百年應該問題不大(哦,現在已經有近200年了,還是改成二、三百年吧),不過我覺得我能看出其中某些不足的地方。

己亥雜詩 作者:龔自珍 (清)

秋心如海復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鬱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當腰。

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一川星斗爛無數,長天一月墜林梢。

七律。嶺梅(這是我的,作個比較,我沒他寫得好。我的問題也不少,這是肯定的,歡迎批評。)

道上重英雨不摧,雲邊自許暗香吹。羅浮酒碧佳人下,庾嶺風紅驛使歸。

寒露未銷枝上月,蒼山獨照雪中輝。茫茫四海春將動,一啟芳華在翠微。

秋心如海復如潮,

如海還好,如潮,有些生硬(我明白他的意思,如潮翻覆,但我就是覺得硬),這一句就顯得有點滑稽了(我的感覺,或者說不要如海,改成如別的,也許就邏輯通順。我是感覺改成如雨復如潮,都比如海好,我知道他要表達海的廣闊,或加上有時平靜?但總感覺不和諧。雨也不很理想,我就隨便舉個例而已,不必深究),

鬱金香對古玉佩

,感覺不夠高雅(我的感覺,恕我不詳論了,我就隨便一說,不是寫論文全面論證),主要是鬱金香感覺不應景,古玉佩,古字有點多餘的感覺,是硬對仗鬱金香(鬱金香是一個現成自然詞彙,古玉佩不是),這是5-2句式,如果用這種句式,詞彙意象要大,這兩個名詞感覺都不合。

氣寒二句

應該是全詩中氣勢最大的,但總覺句式顯得硬,突然從劍變成簫結合起來,感覺轉換甚快,落差太大(就是有這種感覺,不和諧。而半樓月影千家笛,萬里天涯一夜砧,笛和砧,這種意象很渾成)。最後兩句,

一川星斗爛無數

,其實這句不錯,我記下了供以後參考,不過並不是完全讚賞,總覺得意象雖好,但爛無數,這種詞彙顯得沒技法,不華麗(不過如果真要改,不是改爛無數,也許應當把一川星斗的句法加強,變成省略或倒裝句法,這只是我的一種感覺)。

長天一月墜林梢

,前面不是有一川了嗎,就讓我覺得這顯得思路稍微有點窄啊,上下句這麼近的距離重字,如果要依我說,不如改成轉字,長天轉月墜林梢。這意象是建立在月是配置在天輪上的一個構件(渾天說?),所以跟隨天而轉,比他的意象應該說是要多一點,我也不覺得這影響句式的流暢與結尾的氣韻。

以上對清人這首詩,我都能看出這麼多缺點。但對唐人詩如《唐七律精評》(孫琴安編著),我是挑不出什麼缺點的,當然,那是唐人七律的精級上檔作品(傑作)和精級下檔作品(佳作)的彙集,但全唐詩中的其他作品,如對唐人七律,我曾通覽,我一般只是在意境的重複度上能挑毛病,全唐詩九百卷,600卷之後(李商隱、溫庭筠之後),七律詩的意境與前人重複度大大增加,但在詞彙的高雅度(實際上詩的用詞一般是通雅)、意境的清雅度上,我是挑不出毛病的。也就是說:對唐人作品,總體上我只能挑挑意境不夠新的毛病,其他無甚可挑。有時候還能看到不夠華麗的毛病,但只是一種感覺,無法像明清詩一樣具體指出。

這首也是明末清初詩,但是是傳世傑作(我覺得這種詩應當千秋萬載流傳下去,如果不能,不是作者的錯,是世界的錯。李杜崔顥的傑作不過如此),比較一下,看人家的渾成華麗,君自己體會吧。

【虎丘題壁】(陳恭尹,嶺南三大家之一,這是真正的大家。)

虎跡蒼茫霸業沉,古時山色尚陰陰。半樓月影千家笛,萬里天涯一夜砧。

南國干戈徵士淚,西風刀剪美人心。市中亦有吹箎客,乞食吳門秋又深。

個人看法,這個地方只能是吹箎,不能是吹簫(網上有的錯寫為吹簫),不然意境大變,悲沉味沒有了。

以上只是個人看法,如果覺得說得不對,沒問題,理論上以您為準,實踐上請恕我不作爭論(我不喜歡爭論,我只是喜歡把意見發表出來供大家知道和參考就好,因為知道就會有印象,就能在遇到某些類似問題時作參考)。有一種情況例外,如果我認識到錯了,我會認真認錯並表示真誠謝意,感謝指導!不然您說我看就好,謝謝!

謹供參考,謝謝!

20190208日補充:為什麼說秋心如海復如潮,我覺得生硬,當時只是一種語感直覺,自己一時也說不清。早兩天想起來了,這裡補充一下,我覺得從內在邏輯上說,估計是因為海包括潮(也可以理解為河中的潮,不過那可有點生硬),而將一個被包括的的東西又拿出來再單獨說一道,就讓人覺得有點滑稽。所以,我覺得較好的做法應當是寫另一種不同類、不相包括的東西,就是這樣,僅供參考。

為什麼明清詩詞難出上品?騶虞2019-01-30 20:40:22

哪朝詩詞也難出上品。

為什麼明清詩詞難出上品?

為什麼明清詩詞難出上品?匿名使用者2019-01-30 21:21:45

一個一兩千年幾乎沒本質上進步,除了人口增多的國家,他的人民對“上品”詩詞的容納量有多少呢?過去的文字還在,過去的經濟關係、生產方式還在,舊的文學已經稱神稱聖,我們即使從讀者接納角度也可以想出,舊的世界裡產生的新文字又如何與前者並列、然後取代它。直到今天中國人還在推崇屈原,推崇陶潛,推崇杜甫,所有東西都在進步,只有古老的詩還高高在上,先人境地令人神往,卻永遠無人知道自己是否達到。古老的文字到處是秘密,後人把世界當做鑰匙,卻放棄了世界本身。

為什麼明清詩詞難出上品?李謫仙2019-02-10 10:27:04

你如果認識一個叫“朱熹”的人,你就有答案了

為什麼明清詩詞難出上品?洛筋2020-07-18 19:42:08

明清時漢語發展到近古漢語階段,音節數量大大縮減,同音字大大增加,多音節詞取代單音節詞,漢語失去了單音節詞為主的格局。以單音節為主的詩詞對唐宋人來說是街頭田尾信口拈來,對明清人來說更像是紙上的文字遊戲,脫離了現實生活,自然是難得有精品。

標簽: 七律  感覺  如潮  通覽  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