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力士額珠本自有,眾生法身皆具足

作者:由 禪宗文化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7-03-04

力士額珠什麼意思

力士額珠本自有,眾生法身皆具足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參學,2000年後,遵母音老人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開啟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能成就佛道,這是大乘佛教的一貫說法。佛教表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的具體方式很多,概括起來,可分為兩類,一是直指;二是隱喻。

第一,直指的方法。所謂直指,就是不借助於宗教形式,直截了當地指示“眾生的心性”,令眾生“見性成佛”。譬如《華嚴經》上說:

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這一段經文,分明是說,佛與眾生,本來是沒有什麼差別的。眾生本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是由於顛倒妄想的緣故,所以,不能證悟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如果離開妄想執著,如來智慧自現。所以《華嚴經》上說:“我當以聖道,令諸眾生,永離妄想,於自身中,得證如來智慧,與佛無異。”一大藏教,三乘方便,無量法門,只為眾生識得本有,向外更不得一法。不得一法,也不捨一法。若得一法,即多一法。若舍一法,即少一法。有得有舍,有增有減,就不是“佛法的第一義”。諸法如如,生滅幻化,心如圓鏡,隨緣盡現。胡來現胡,漢來現漢,明來現明,暗來現暗。胡漢明暗,一齊當前,圓明心性,隨緣遍現。胡漢明暗,一時泯卻,心性妙體,絲跡不留。故謂之“心性常清淨,普含一切法”。禪門教化,或直說,或繞說,或瞬目,或揚眉,只為學人識得自己——親證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

《大般涅槃經》上說:

佛告迦葉,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較力相撲,而彼力士,以頭牴觸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時有明醫,善知方藥,即知是瘡,因珠入體,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時,良醫尋問力士:卿額上珠,為何所在?力士驚答大師醫王:我額上珠乃無去耶。是珠今者為何所在?將非幻化,憂愁啼哭。是時,良醫慰喻力士:汝今不應生大愁苦,汝因鬥時,寶珠入體,今在皮裡,影現於外。汝曹鬥時,嗔恚毒盛,珠陷入體,故不自知。是時,力士不信醫言。若在皮裡,膿血不淨,何緣不出?若在筋裡不應可見。汝今云何欺誑於我?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瞭顯現。力士見已,心懷驚怪,生奇特想。善男子,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能親近善知識故,雖有佛性,皆不能見。

佛教無一法可傳,也無一法可得。傳法的人,無一法可傳,只是開示學人,如是識得自己。得法的人,也無一法可得,只是如實地識得了自己。除此之外,向外更不得一法。所以黃檗禪師說:

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歷千萬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法。如力士額珠隱於額內,向外求覓,周行十方,終不能得。智者指之,當時自見,本珠如故。學道人迷自本心,不認為佛,遂向外求覓,起功用行,依次第證果位,歷劫勤求,元不成道;不如當下無心,決定知一切本無所有,亦無所得,無依無住、無能無所,不動妄念,便證菩提;及證道時,只證本心佛,歷劫功用,並是虛修;如力士得珠時,只得本額珠,不關向外尋求之力。

佛教所說的佛法,人人本來具有,無關外求之事,就象力士額珠,隱於額內,向外周行十方,遍尋一切處,皆不得本額珠。若能息妄,返觀自鑑,則見額珠如故。及得額珠時,只得本額珠,無關向外求覓之功。佛法傳承,也象力士額珠,只須返觀自見,不須向外求索。若亦不見,須假他緣。待見之時,只見本心,向外更無一法可得。

標簽: 一法  力士  如來  眾生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