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潛夫論》卷9本政詩解3惟賢知賢衰世爵惡義士清高不交奸佞

作者:由 琴詩書畫情醫易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10-15

《潛夫論》卷9本政詩解3惟賢知賢衰世爵惡義士清高不交奸佞

題文詩:

成帝以降,自至於莽,公卿列侯,下訖令尉,

大小之官,且十萬人,皆漢所謂,賢明忠正,

貴寵之臣.莽之篡位,惟安眾侯,劉崇東郡,

太守翟義,思事君禮,義勇奮發,欲誅

莽.

功雖不成,志節可紀.以十萬計,能奉報恩,

二人而已.由此觀之,衰世群臣,誠少賢也,

官益大者,其罪益重,位益高者,罪益深爾.

是而

曰:治世之德,衰世之惡,常與爵位,

自相副也.孔子曰國,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國無道且,富貴焉恥.詩

經有曰:

皎皎白駒,

在彼空谷,巧言如流,俾躬處休.言衰世士,

志彌潔者,身彌賤

也,

佞彌巧者,官彌尊也.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同明相見,同聽相聞,

惟聖知聖,惟賢知賢.今當途人,

既不能,

昭練賢鄙,然又卻於,貴人風指,脅以權勢,

之屬託

也,

請謁闐門,禮贄輻輳,迫目前急,

則且先之.

此正士,之所獨蔽,而群邪

佞,

之所党進.周公

之,為宰輔也,以謙下士,

故得真賢.祁奚

也,之為大夫,舉讎薦子,

故得正人.今得位徒,依女妹之,寵以驕士,

借亢龍之,勢以陵賢,而欲使

其,

志義之士,

匍匐曲躬,以事己

也,

毀顏諂諛,以求親後,

乃保持之,則貞士

也,

采薇凍餒,伏死巖穴,

中而已爾,豈有肯踐,其闕而交,其人者哉?

【原文】

自成帝以降,至於莽,公卿列侯,下訖令尉〔1〕,大小之官,且十萬人,皆自漢所謂賢明忠正貴寵之臣也。莽之篡位,惟安眾侯劉崇、東郡太守翟義思事君之禮,義勇奮發〔2〕,欲誅莽。功雖不成,志節可紀〔3〕。夫以十萬之計,其能奉報恩〔4〕,二人而已。由此觀之,衰世群臣誠少賢也,其官益大者罪益重,位益高者罪益深爾〔5〕。故曰:治世之德,衰世之惡,常與爵位自相副也。

【註釋】

〔1〕續漢書百官志雲:“縣萬戶以上為令,不滿為長。尉大縣二人,小縣一人。”

〔2〕漢書陳湯傳雲:“策慮愊億,義勇奮發。”

〔3〕漢書元后傳雲:“莽為攝皇帝,改元稱制,宗室安眾侯劉崇及東郡太守翟義等惡之,更舉兵欲誅莽。”義見翟方進傳。○鐸按:劉崇與相張紹謀誅莽,語在莽傳。

〔4〕“奉”下脫一字。按救邊篇雲:“凡民之所以奉事上者,懷義恩也。”此當雲“奉上報恩”。○鐸按:邵本臆補“國”字。

〔5〕鹽鐵論褒賢篇雲:“其位彌高而罪彌重,祿滋厚而罪滋多。”

【原文】

孔子曰:“國有道,貧且賤焉,恥也;國無道,富且貴焉,恥也〔1〕。”詩傷“皎皎白駒,在彼空谷”〔2〕,“巧言如流,俾躬處休〔3〕。”蓋言衰世之士,志彌潔者身彌賤,佞彌巧者官彌尊也。方以類聚,物以群分〔4〕,同明相見,同聽相聞,惟聖知聖,惟賢知賢〔5〕。

【註釋】

〔1〕論語“國”俱作“邦”,此避高祖諱。列女傳柳下惠妻傳亦作“國”。

〔2〕白駒。(光亮皎潔小白馬,空曠山谷留身影。)

〔3〕雨無正。(那能言善辯之輩,靠能說會道一套套如流水,做了不倒翁永遠處高官位!)

〔4〕易繫辭上傳。

〔5〕分、聞、賢韻。韓詩外傳五雲:“同明相見,同音相聞,同志相從,非賢者莫能用賢。”漢書元后傳:‘成帝謂王章曰:“惟賢知賢,君試為朕求可以自輔者。”’魏志杜襲傳:’襲曰:“夫惟賢知賢,惟聖知聖。”’蓋本此。

【原文】

今當塗之人〔1〕,既不能昭練賢鄙〔2〕,然又卻於貴人之風指〔3〕,脅以權勢之屬託〔4〕,請謁闐門〔5〕,禮贄輻輳〔6〕,迫於目前之急,則且先之〔7〕。此正士之所獨蔽,而群邪之所党進也。

【註釋】

〔1〕○鐸按:“當塗”注見明闇篇。

〔2〕○鐸按:文選月賦注引埤蒼:“練,擇也。”爾雅釋詁:“柬,擇也。”“練”即“柬”之借。

〔3〕“卻”當為“劫”,“劫”與下“脅”字同義。禮記儒行雲:“劫之以眾”,鄭注:“劫,劫脅也。”“劫”亦作“■”。劫、■、卻字形相近,莊子田子方篇:“盜人不得■”,釋文:‘元嘉本作“卻”。’誤正類此。“風指”有二義。漢書何武傳雲:“大司空甄豐承莽風指”,顏師古注:“風,謂風采也。指,意也。”王莽傳雲:“莽色厲而言之,欲有所為,微見風采,黨與承其指意而顯奏之。”風,讀如字。孔光傳雲:“莽所欲搏擊,輒為草,以太后指風光,令上之。”嚴助傳雲:“乃令嚴助諭意,風指於南越。”顏氏並讀“風”為“諷”。後漢書宦者傳雲:“蔡倫受竇後風旨,誣陷安帝祖母宋貴人。”章帝子清河孝王傳雲:“使小黃門蔡倫考實之,皆承諷旨,傅致其事。”西羌傳雲:“王莽輔政,欲耀威德,以懷遠為名,乃令譯諷旨諸羌,使共獻西海之地。”皆用“諷”本字,此“風旨”當讀如字。

〔4〕漢書鄒陽傳雲:“脅於位勢之貴。”蓋寬饒傳雲:“上無許、史之屬,下無金、張之託”,顏師古注:“許氏、史氏有外屬之恩,金氏、張氏自託在於近狎也。屬,讀如本字。”按屬、託同義,顏說非也。尹翁歸傳雲:“徵拜東海太守,過辭廷尉於定國。定國家在東海,欲屬託邑子兩人。”佞幸淳于長傳雲:“鳳且終,以長屬託太后及帝。”外戚傳:’孝武李夫人病篤。上曰:“夫人病甚,殆將不起,一見我,屬託王及兄弟。”’後漢書竇融傳雲:“年老,子孫縱誕多不法,遂交通輕薄,屬託郡縣,幹亂政事。”馬援後嚴傳雲:“典郡四年,坐與宗正劉軼、少府丁鴻等更相屬託,徵拜太中大夫。”翟酺傳雲:“權貴共誣酺及尚書令高堂芝等交通屬託。”楊震傳雲:“外交屬託,擾亂天下。”又云:“屬託州郡,傾動大臣。”白虎通三綱六紀篇論朋友雲:“生不屬,死不託。”分合言之,其義一也。

〔5〕韓非子八奸篇雲:“有左右之交者,請謁以為重。”漢書申屠嘉傳雲:“門不受私謁。”史記汲鄭列傳贊雲:“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漢書作“填”,顏師古注云:“填,滿也。”○鐸按:朱駿聲雲:‘“闐”字本訓當與“填”略同。’

〔6〕說文雲:“轂,輻所湊也。”湊、輳古今字。後漢書郎顗傳雲:“今選舉皆歸三司,非有周、召之才,而當則哲之重,每有選用,輒參之掾屬,公府門巷,賓客填集,送去迎來,財貨無已。其當選者,競相薦謁,各遣子弟,充塞道路。開長奸門,興致浮偽,非所謂率由舊章也。”○鐸按:明闇篇:“天下輻湊。”輳,俗改旁字。

〔7〕禮記大傳雲:“聖人南面而聽天下,所且先者五”,鄭注:“且先,言未遑餘事。”

【原文】

周公之為宰輔也,以謙下士,故能得真賢〔1〕。祁奚之為大夫也,舉讎薦子,故能得正人〔2〕。今世得位之徒,依女妹之寵以驕士〔3〕,借亢龍之勢以陵賢〔4〕,而欲使志義之士,匍匐曲躬以事己,毀顏諂諛以求親,然後乃保持之〔5〕,則貞士采薇凍餒,伏死巖穴之中而已爾,豈有肯踐其闕而交其人者哉〔6〕?

【註釋】

〔1〕鹽鐵論刺復篇雲:“昔周公之相也,謙卑而不鄰,以勞天下之士,是以俊乂滿朝,賢智充門。”事詳說苑敬慎篇及尊賢篇。○鐸按:亦見荀子堯問篇、尚書大傳、韓詩外傳三。

〔2〕襄三年左傳。○鐸按:亦見晉語七、呂氏春秋去私篇、新序雜事一。

〔3〕韓非子詭使篇雲:“女妹私義之門,不待次而宦。”

〔4〕後漢書雲:’陰興,光烈皇后母弟也。帝欲封之,興固讓。貴人問其故。興曰:“貴人不讀書記耶?亢龍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謙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婦眄睨公主,愚心實不安也。”’○鐸按:依箋例當雲“後漢書陰識後興傳。”

〔5〕漢書元后傳:‘王鳳雲:“御史大夫音謹敕,臣敢以死保之。”’楚元王后向傳:“上數欲用向為九卿,輒不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故終不遷。”顏師古注:“持,謂扶持佐助也。”荀子解蔽篇雲:“鮑叔、甯戚、隰朋仁智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祿與管仲齊。召公、呂望仁知且不蔽,故能持周公,而名利福祿與周公齊。”楊倞注:“持,扶翼也。”晉書山濤傳雲:“時人慾危裴秀,濤正色保持之。”石鑑傳雲:“時大司馬汝南王亮為太傅楊駿所疑,有告亮欲舉兵討駿,鑑以為不然,保持之。”

〔6〕漢書鄒陽傳雲:“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籠於威重之權,脅於位勢之貴,回面汙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親近於左右,則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標簽: 傳雲  衰世  漢書  知賢  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