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有多少人誤讀了《虎媽戰歌》

作者:由 我想這樣愛你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9-06-07

昨天跟兩個朋友吃飯,聊著聊著就聊到了《虎媽戰歌》。真巧,今天讀到蔡朝陽老師的公號文章《非常美,非常罪——令人無語的《虎媽戰歌》》,文中說,他夜讀中信出版社推出的中文再版書,看到135頁,實在讀不下去了,“骨鯁在喉,想要摔書而起”。

非常理解蔡老師的感受,因為他願意去體會在虎媽強勢控制之下兩個小女孩的痛苦,自然感到不忍卒讀,甚至想憤而摔書。

我不知道中文版的《虎媽戰歌》是什麼樣的,但因為前一兩年出於好奇之心,我曾在亞馬遜上買了一本英文版,一口氣讀完。當然我英文沒那麼好,連滾帶爬地讀完,這本書很吸引人,我是一個並不認同虎媽教養理念和手段的人,但竟有閱讀的快感。

當時的讀後感是:國內媒體報道此書時所渲染的,好像並不是這本書本來要表達的意思啊(再次勵志三分鐘:一定要學好英語!!!)。這不是一個虎媽展示“戰績”和“戰果”的成功故事,而是一個有些苦澀的敗下陣來的“失敗”故事。在我讀來,虎媽是用一種帶點苦澀、帶點自嘲的幽默、甚至帶著點自省的筆調在寫她與兩個女兒的故事。

英文版封面上這段話,我想比較能說明:

This is a story about a mother, two daughters, and two dogs。

This was supposed to be a story of how Chinese parents are better at raising kids than Western ones。

But instead, it’s about a bitter clash of cultures, a fleeting taste of glory, and how I was humbled by a thirteen-year-old。

原諒我蹩腳地翻譯一下:這是關於一個媽媽、兩個女兒和兩隻狗的故事。這原本應該是講述中國父母比西方父母更好地教養孩子的故事,但其實,是關於有些苦澀的文化衝突、轉瞬即逝的榮耀,以及我如何被一個13歲的孩子“降伏”。(英文好的同學請指正哈,尤其be humbled怎麼翻更準確?)

有多少人誤讀了《虎媽戰歌》

沒錯,書裡確實寫了她自己如何逼著孩子練琴,誓要讓她們達到卓越等等的“虎媽”故事,但書的後半部,則寫到小女兒Lulu如何發起對媽媽的“起義”,最終在她13歲那年,一家人旅行到莫斯科紅場(但願我沒記錯),她跟媽媽爆發了一場“戰鬥”,而這場戰鬥以她的勝利告終,也一定程度上震動了蔡美兒。

虎媽接受了自己的“敗仗”。Lulu隨後果斷放棄了媽媽讓她苦學多年、並且已經頗有所成的小提琴,轉而選擇了網球運動。

再看看書中這張插圖的說明文字:

有多少人誤讀了《虎媽戰歌》

圖片是一家人在外旅行,虎媽逼著Lulu在旅館裡練琴。她給自己用的形容詞是“mean”。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自己儘管不認同虎媽的理念和手段,卻還真有點喜歡這個虎媽,哈哈。

試問,有多少父母敢於承認、曝光和接受自己的敗仗,並且進而與孩子修補關係?

然而別有意味的是,國內媒體多有關於虎媽理念手段的報道和渲染,卻為什麼很少提到Lulu的“起義”和虎媽的“敗仗”?

難道是因為讀者們多半都只想讀到一個嚴苛教育催生“優秀”孩子的故事?

彷彿虎媽果真提供了一個言之鑿鑿的例項,來證明嚴厲果然能造就“優秀”?

且不說什麼是優秀,且不說“優秀”的人是否就一定幸福,且不說為人父母是否就有權利為了達到所謂“優秀”而對弱小的孩子濫用權威,也且不說虎媽的兩個女兒儘管要面對媽媽的嚴苛,但也浸泡在美式的教育環境和整體教養氛圍下,而且美國語境下的“虎”,與中國語境下的“虎”,還真不完全一樣……

這些都放在一邊不論。

我只是感慨:如果試圖以虎媽狼爸式手段去培養“優秀、成功”的孩子,在我看來,多少像是參與一場賭博。

任何一場賭局,總有人勝出,總會有贏家。我們容易被贏者的光鮮所吸引,而忽略輸者的落寞。那個贏者,就會成為吸引更多人投入賭局的誘惑。

我們看到了媒體上“成功”“優秀”的虎媽的女兒,看到了被“狼爸”逼出來的郎朗和董卿,可又有誰能看見,有多少被虎媽狼爸式教育傷害的孩子,躲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裡掙扎、消沉、默默舔傷。

而且即便是那些“贏者”,我們也只是看到了他們的光鮮一面而已。

標簽: 虎媽  Lulu  優秀  故事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