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對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的簡析

作者:由 若曦兒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3-14

人活著有什麼意義?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所接觸的一切是不是都是虛假的?……

當產生如上疑問之後,說明你開始陷入反思,開始陷入對生命、存在的價值、真相……的思考和質疑。這本質上是一個哲學問題,對於這類問題,我們可以透過形而上學和形而下學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和思考。但我們的文化氛圍更多的是關於形而下的,更多接觸的是唯物主義和實事求是(實證主義),而形而上的一般都會被視為虛幻的和脫離現實的。

所以剛開始我們所認同的意義一般意義上來說是——生命的過程本身就是意義(吃喝拉撒睡,老婆孩子熱炕頭……)、理想、信念、目標、人生追求、權力、地位、金錢、報答父母、報效祖國、愛人民、愛社會……這些所謂的人生意義和價值追求有錯嗎?是的,沒錯。非常的現實,非常的唯物!!!

但有些人的思想卻不會停留在此,因為人們終歸會走向死亡!!!所以有很多人會產生關於人生意義的疑問。

產生疑問的原因:

1。你可能遭受了挫折和意外,理想和現實產生了巨大的落差,在激烈的競爭環境和殘酷現實下,你深感自身的侷限和無能為力。你失去了實現如上所謂人生意義的各種追求的能力和現實環境,或者有一種被社會和世界所拋棄的感覺,然後一切都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2。或者可能存在精神類疾病——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空心病……而這類精神疾病會成為一個導火索,導致個人開始思考一些非常“深邃的問題”,由此導致對個人意義和萬物存在的思考和質疑。

3。或者可能擁有“至誠”的人格屬性,即一個人性格十分純真,嫉惡如仇,對世俗社會和現實生活的諸多陋行和惡相深惡痛絕,不願與之同流合汙,所以產生逆向思維,對人、社會、自然、宇宙……的價值和意義進行審視和質疑。

4。你可能天生具有比較強烈的哲學思維,喜歡刨根問底,追根溯源,開始將這種思維動力訴諸於形而上,造化、本源、“道”……或者幾經思考你會認識到:與浩瀚的宇宙、漫長的歷史發展軌跡相比人類自身存在的渺小,相比之下的微不足道,易致空無所空。

5。現存的理論基礎無法滿足你,當你拒絕盲從和羊群效應時,你必須得對自己的三觀做出合理的解釋,必須回答哲學三問: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假如你是一個無神論者,如果想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無神論者,就必須搞清楚它是什麼?你屬於哪一類?……當你無法達到邏輯自洽時,你也會對此產生疑問。基於現代思維對古代思維的批判,你可能會陷入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而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一個在邏輯上很難打破,另一個也是理性主義的體現。

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基於一個人反思的能力和動力。何為反思?

1。反覆思考、反覆思考……,追根溯源,尋求邏輯的嚴密性。

2。反身思考,對原有的觀點和知識產生質疑,以懷疑的目光去看待自己所接受的各類資訊。

反思的過程是一個解構和破壞的過程,一旦陷入真正的反思,就必須要做到又破又立,最終樹立一個全新或者完善的三觀,這是一種狀態。而另外一種狀態就是:沒有找到或者找不到所謂的真相和意義,那麼就陷入了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

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是一個哲學觀點,認為世界,特別是人類的存在沒有意義、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質價值。與其說它是一個人公開表示的立場,不如說它是提出的一種針鋒相對的意見。

虛無主義有時被認為是對於真理不存在的信仰。這種信仰在其最極端形式下很難被證實。

雖然有些人認為虛無主義包含著一種自相矛盾的謊言:如果真理並不存在是真的,“真理並不存在”本身就不是真的,以此來論證虛無主義的錯誤。對此更復雜的解釋是,真理也許存在,但在現實中不可觸及。但事實上,以上的論證並沒有任何說服力。因為以上的論證是基於一個被我們稱之為“排中律”的隱含假設(即“一個命題要麼是真理,要麼不是真理。”這一命題),也就是說在反駁虛無主義的“真理不存在”這一命題之前,先假設了“排中律是真理”。所以這種論證過程其本身是一種強詞奪理的迴圈論證,虛無主義既然反對真理的存在性,當然也同樣反對“排中律是真理”這一假設。

所以,以上對於“虛無主義的自相矛盾”的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也有人認為虛無主義者意識到真理雖然存在但在實踐中不可達到,所以虛無主義者將尋求真理的行為看成是徒勞的。

懷疑主義:

懷疑主義是哲學上對客觀世界是否存在、客觀真理能否被人們認識表示懷疑的學說和體系。希臘文該詞的原意指反思、猶疑、懷疑,亦指面對彼此衝突的陳述的一種懷疑或猶豫不決的狀態。

懷疑主義和認識論是不可分的。如果沒有認識論(思維能否認識存在),也就不會有懷疑主義。也就是說懷疑主義存在的客觀原因恰在於認識所必然具有的主觀性和條件性。認識畢竟是人的認識,因此主體對於認識的影響不僅不可忽略而且其影響甚至可能是決定性的。主體的時代侷限、社會立場、認識角度、知識結構、個體經驗以及主觀意志和情緒這些諸多因素都會干擾我們的認識的真理性,以至於最後我們根本無法達到真理本身,而只能無窮逼近真理,因為人不是上帝,以上的那些影響認識的因素是每一個活著的人永遠都無法根除的而只能儘可能的減少。最簡單的物理測量,不管使用多麼精密的測量儀器,誤差也必然存在,我們只能最大限度的接近真實而永遠無法達到真實。這也是極限論的基本思想。

哲學中有兩種有著本質區別的懷疑主義:

不可知論:

不可知論的懷疑主義的代表有皮浪和休謨。皮浪主義主張對一切事物施行“中止判斷”,以懷疑為目的,這是徹底的懷疑主義。這種懷疑主義只有破壞性而沒有建設性。皮浪本人也承認,他連自己的懷疑也要懷疑,這種懷疑主義難以自恰。休謨的懷疑主義是以狹隘經驗論為基礎,無法解決數學和邏輯這些絕對性知識的問題,最後也只能陷入不可知論的泥潭。其斷言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範圍,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

許多流派從不可知論出發對科學真理的客觀性予以否定,否認了實踐使主觀符合客觀的強大作用,排除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排除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學理論。

把懷疑主義作為一種理論形態(課題化)引進哲學中的是皮浪。皮浪雖然承認現象的存在,但是他否定現象的真實性。既然現象沒有任何真實性,那麼我們就不能從現象中得到任何的真實的認識。我們既不能判斷我們的感覺是真的也不能判斷我們的感覺是假的,因此他主張對一切問題實行“中止判斷”。

皮浪還認為對於每一個命題都可以提出一個相反的命題與之對立,二者具有同樣的價值和效力,一切獨斷論都是不能成立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皮浪的懷疑主義的確是對自然哲學的獨斷論的反叛。不過皮浪也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相信任何事物 ,不做任何判斷,把外在的世界看作與自己完全不相關,從而保持內心的寧靜。我們把這種懷疑主義叫做徹底的懷疑主義。

皮浪把感覺和認識的相對性過分到誇大,他的懷疑主義過於極端了。他本人沒有什麼著述,他對懷疑主義觀點的論證也不多,其成就僅僅在於奠定了懷疑主義的理論形態,而且還是以一種空前極端的形態的懷疑主義。

可知論:

可知論的懷疑主義的代表有笛卡兒。笛卡兒的《第一哲學沉思集》中的第一個沉思就是從普遍的懷疑開始的,把一切打倒,重新建立。這種懷疑主義的懷疑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且這種懷疑主義不但是哲學必不可少的而且對哲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沒有這種懷疑,不可能有近代哲學的產生。而懷疑精神則是積極的、推動科學發展的動力。懷疑精神不僅是科學發展的動力,也是哲學發展的基礎,這最明顯地體現笛卡兒的普遍懷疑精神上。

笛卡兒懷疑一切知識乃至外部世界的存在,並有此推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題,從而奠定了自己整個學說的基礎。笛卡兒的懷疑是為了更好的確信,使理論有更牢固的基礎。歷史上哲學體系之間更替、科學史上不同正規化之間的更替都以這種懷疑精神為基礎。這種懷疑與理性有著內在的聯絡,如果沒有這樣的懷疑,理性就不是真正的理性,它和理性和科學是不衝突的。

熵增定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許多科學家曾試圖創造永動機,以打破宇宙能量的模式,但都失敗了,因為能量守恆,每種力量都將在運動中消耗。孤單系統總是傾向於熵增加,並最終達到熵的最大值,即系統處於最亂和無序狀態。熵增將使宇宙由有序變為無序,並最終毀滅。

對於熵增,薛定諤曾經說過,生命誕生的本身就是一種“逆轉熵增”,但因為熵的不可逆轉,生命就會發生死亡,人類自身也會透過化學反應,釋放熱量返回宇宙,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熵增,但人類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足以抵抗熵增。

可以說就是因為熵增,宇宙中的事物才走向了消亡。人類會衰老死亡;恆星會因燃料耗盡而“死亡”,成為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而行星,會被恆星生命結束時變成的紅巨星吞噬;甚至黑洞,也將持續蒸發,直至最終爆炸而消亡!

熵增法則之所以令人絕望,是因為熵增法則揭示了宇宙演化的本質,它註定了時空命運不可避免的消亡,宇宙萬物最終都逃不過熵增的“腐蝕”。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會隨著時間而衰變,即使是太陽,也會在未來的日子裡耗盡所有能量,走向毀滅。舉例來說,地球,正是因為太陽給地球提供了巨大的能量,地球上的的生物才能存在。一旦太陽失去光芒,這充滿生機的地球也就只有一個結局:變成一個沒有任何生物的死寂星球。

任何事物都逃不過熵增定律,所以科幻大家劉慈欣說:“死亡是唯一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裡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將消失,只有死神永生。

結論:

任何事物都逃脫不了熵增定律,生命有終結的時候、人類的族群也有終結的時候、我們所處的環境乃至宇宙萬有都有消亡的時候。

所以說這種“失敗主義”和“悲觀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人們陷入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一切都沒有意義,一切皆是虛妄。

反思要有破有立,為了避免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又要如何“立”呢?

1。逃避法:不去思考,繼續追逐自己暫時的夢想和追求,以生命享受的過程麻醉自己,將死亡拋之腦後,也拋棄對所謂的人生意義和真相的追求。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能比較容易做到,但是對於那些善於反思和糾結於反思的人,過程可能十分痛苦。

2。直面現實法:既然熵增定律無法避免,死亡是不可規避的一環。那麼就直面現實:人生本就沒有意義,一切終歸虛妄。繼續追逐自己的生活,貧富貴賤,高官爵祿,不過黃粱一夢,頗有一股看破紅塵之意。

3。迴歸宗教:樹立全新的價值體系和真相觀念。以無限取代有限,徹底打破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無神論所追求的,有神論也可以追求,只不過有神論多了一種深層認知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其實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的產生就是一種挑戰傳統價值和倫理觀念的學說,可誰知道藥效過猛,遭到了反噬。一般意義上,無神論者也是反對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的,比如馬克思主義。)

至於宗教如何運用和選擇?恕我不能過多贅述,可以參考一下天啟一神教宗教觀、奧卡姆剃刀理論、馬恩宗教觀等進行理性分析。(不過雅利安輪迴系宗教恕我不能苟同,也不要陷入宗教虛無主義:求仙問道、牛鬼蛇神、宿命論……一味出世,了卻紅塵,沒有所謂的“兩世吉慶”。)

這裡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國外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

至於如何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由和權利,其他人無權干涉。每個人都是頭一次走這一遭,沒必要學人裝深沉;只要自己活得明白,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這就夠了。

————————————————————————

至於我個人的選擇:

那就是形而上和形而下我都要,所以我是穆斯林,信仰伊斯蘭教,追求“兩世吉慶”。

因為我們處於無神論主導的國家,所以避免不了這文化思維和由此教育形成的三觀,但世界何其廣闊,並非只有一種觀點和解釋,人如果走不出思維定式,只能原地打轉。

人有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追求本源、價值和真理的權利,如果一個人連哲學三問都回答不了,那人生就是無意義,不管你承認與否,因為自然界其他動物根本不用思考人生的意義、世界的本源、真理、人性……動物們的意義無非就是為了生命延續和生存而活著,並不需要在乎其他的一切,如果人們認為自己和動物有的區別,除了自身存在的差異外,其他的區別又在哪裡?

或者提出一個殘酷的問題:如果你的生命遭遇了意外或者突然絕症纏身。彌留之際,你否能夠做到坦然赴死、毫無牽掛、毫無後悔?

人們賦予了自己所創造的一切事物的價值和意義,比如手機、汽車、麵包……這些事物存在的意義由他們的創造者定義,無非就是為了服務人類。當我們追求自己人生意義的時候,向我們的創造者——父母詢問,我們的父母又會向自己的父母追問,如此追根溯源,是否最終只能向人類的創造者發問。

不過還是那句話——你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只要你無怨無悔即可,他人無權強迫和干涉。只要你對自己的信仰負責,願意承擔選擇的後果即可。

《古蘭》“除你的主的本體外,所有被造物都將嘗試死亡的滋味。”

“人人都要嘗死的滋味。在復活日,你們才得享受你們的完全的報酬。誰得遠離火獄,而入樂園,誰已成功。今世的生活,只是虛幻的享受。”

“你們無論在什麼地方,死亡總要追及你們,即使你們在高大的堡壘裡。如果他們獲得福利,他們就說:這是真主所降賜的,如果他們遭遇禍患,他們就說:這是你所召致的。你說:禍福都是造物主所降的,這些民眾,怎麼幾乎一句話都不懂呢?”

————————————————————————

各位如有其他見解,歡迎評論區交流。

如有紕漏,還望指正。

標簽: 懷疑  主義  虛無主義  真理  皮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