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中國旱澇500年!

作者:由 青衫薄衣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9-06-24

雨熱同期是中國氣候的突出特點,最熱的時候雨水也最豐沛。這種氣候為農業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自然環境,孕育了中華文明,然而,氣候突變帶來的旱澇災害又嚴重製約經濟和社會發展。

從遠古時期,中國人就與旱澇做鬥爭。經常交替出現的洪澇與旱災,一直是我國面臨的主要災害。

我們蒐集、整理了《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佈圖集》等歷史資料及氣候資料,系統梳理出1470至2018年間的旱澇資料,試圖用視覺化的形式,展示549年來我國經歷的旱澇氣候變化規律,挖掘那些重大旱澇災害事件及社會歷史影響,為當代社會應對旱澇災害提供借鑑。

重慶奉節招待所牆上所刻“同治九年(1870年)季夏洪水至此。光緒九年仲秋立。”,說明當時洪水之大。(來源:《中國歷史大洪水》)

中國旱澇500年!

1929年香港旱災,市民在街頭輪流取水。(來源:中國氣象災害大典)

中國旱澇500年!

1931年,武漢發生大洪水。(來源:中國氣象災害大典)

中國旱澇500年!

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發生大旱災,夏秋兩季大部絕收,饑荒遍及全省110個縣。圖片為河南災區逃荒的饑民。(美國記者拍攝)

中國旱澇500年!

1954年長江中下游特大洪災導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受災人口1888萬人,京廣鐵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車。圖為加固加高後的漢口沿江防水牆。(來源:中國氣象災害大典)

中國旱澇500年!

1972年中國發生大旱,全年受旱面積3069。93公頃,北京、河北、山西、遼寧、吉林等8省市91座大型水庫蓄水量較1971年減少100。43億立方米。(來源:中國氣象災害大典)

中國旱澇500年!

1975年8月,河南省南部淮河流域出現特大暴雨,導致60多座水庫潰壩,近1萬多平方公里受災。圖為京廣鐵路遂平段被洪水沖毀。(來源:中國氣象災害大典)

中國旱澇500年!

我們發現,在這段距當代社會最接近也是社會變革最劇烈的歷史中,不管社會形態經歷幾度變遷,旱澇總是在或多或少影響著中華文明,例如朝代更替、人口遷移、經濟社會發展等。 旱和澇依然是我們無法迴避的重要自然災害。

格局:旱澇交替

中國地貌複雜,範圍跨度大,各地年降水量季節分配很不均勻,雨季集中在5到10月,這幾個月的降水一般佔全年總降水量80%左右,其多寡基本會決定當年旱澇狀況。

549年來,中國可謂旱澇頻發,幾乎每年都有區域性或局地性的旱災或澇災。

分佈不均的降水造就了多樣的旱澇格局。我國旱澇格局通常有6種類型,即全國旱、全國澇、南北方澇長江流域旱、南北方旱長江流域澇、北方澇南方旱、北方旱南方澇等。不同時期旱澇格局的相對比例有變化,但總的來說,

全國澇型格局多於全國旱型格局,北旱南澇型格局多於北澇南旱型格局

中國旱澇500年!

中國旱澇500年!

中國旱澇500年!

中國旱澇500年!

中國旱澇500年!

中國旱澇500年!

7我國旱澇格局中最常見的是“北旱南澇”,大約平均每4年就可能出現一次,也就是說大多年份南方易偏澇,北方偏旱。

容易發生澇災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旱災最易發生在華北平原及西北的陝甘寧地區。

最少見的是“北澇南旱”格局,大約平均每9年一次,17和18世紀就曾出現過。例如,清朝乾隆年間的1756-1757年北方持續多雨,連續2年“北澇南旱”的狀況在歷史上更為少見。

1950年以來,我國氣候總體維持“北旱南澇”格局。

不過,西北部乾旱、半乾旱地區近30年來降水持續增加,日漸呈現“暖溼化”傾向。

旱澇不均跟我國地域遼闊且季風氣候年際變率大有密切關係。夏季風的異常變動會直接導致降水的時空差異。當夏季風較弱時,雨帶長期在南方徘徊,導致雨季長、雨量大,可能形成澇災,同時造成北方雨季短、雨量少,可能形成旱災。這時就會出現北方偏旱、南方偏澇情況。反之,則會造成南方偏旱、北方偏澇。

趨勢:旱澇轉換

我國的旱澇格局並非一成不變,呈現準週期或者階段性交替變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轉換。

東部區域旱澇變化的準週期性更加明顯,以2-3年左右的週期為主,還有11年左右、22年左右、50-60 年左右以及80-100年左右的“世紀週期”。

中國旱澇500年!

影響:水旱中國

旱災和澇災歷來是影響中國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對以“靠天吃飯”為主的農業社會影響極大,往往直接導致農業減產或絕收,進而出現蝗災、河道變遷等次生問題。如果災害連年,則災荒會進一步加重,甚至影響社會變遷或朝代更替。中國歷史上多次發生的農民起義,很多是以旱澇導致的災荒為背景。

旱澇對人類社會的傷害各有不同。

旱災的致命性在於破壞力強、時間長且範圍廣泛,經常會造成大片絕產絕收,特大型災荒往往是由持續乾旱製造的。

明清時期旱災多發且致災重,多次出現連續3年以上、乾旱區域超過4個省份以上的重大幹旱事件。

尤為顯著的是明朝萬曆年間(1585—1590)6年大旱、明朝崇禎年間(1637—1643)7年全國大旱、清朝乾隆年間(1784—1788)5年旱災和清朝光緒初年(1875—1878)的“丁戊奇荒”大旱災

中國旱澇500年!

這些嚴重的自然災害導致劇烈的社會動盪,以1637—1643年發生的長達7年的全國大旱為例,這場波及南北23個省份的苦旱導致赤地千里,江河斷流,泉井涸竭,禾苗乾枯,顆粒無收,甚至發生人吃人的慘劇。災荒成為農民起義的導火索,內憂外患之下明王朝走向滅亡。歷史氣候學家認為,這可能是中國東部地區過去2000年最嚴重的一次持續性旱災。

同樣,“丁戊奇荒”也引發了社會變革,迫使大批山西百姓背井離鄉北上至內蒙古,河北、山東饑民大量逃荒到產糧較豐的東北,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大規模的災民遷徙潮“走西口”和“闖關東”,並持續至20世紀初。

總的來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基礎設施建設不斷進步、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和氣象服務能力持續提高,各部門防災減災水平提升,我們應對和防治旱澇等氣象自然災害的能力明顯增強。

因旱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數不斷下降,且當代社會並未引發像古代那樣的社會動盪和人口遷移。據統計,旱澇等氣象災害導致的死亡人數從20世紀80和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降至21世紀的2000人左右。

但不容忽視的是,隨著工業社會發展、城市化程序推進,旱澇災害造成的經濟影響更嚴重。1965-1989年,旱澇等氣象災害導致的平均直接經濟損失(2013年價格)為1192億元,而1990-2013年,這一數字躥升至3079億元,翻了2。6倍。

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絕對值呈上升趨勢。其中,洪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佔氣象災害經濟總損失的比重最大。

成因:季風和地形

旱澇頻發與複雜而特殊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有密切關係。

我國東部地區是全球最典型的的季風區之一,其中夏季風對旱澇有顯著的影響。夏季風有明顯的季節性北進和南退,在5月中旬和6月上旬影響華南地區,6月中旬北跳至長江中下游一帶,在那裡維持至7月中旬,然後再次北跳,影響華北和東北地區。8月下旬開始,夏季風開始從北方迅速撤退至長江流域,在9月上旬回到南海北部地區,完成一次夏季風南北向的季節進退過程。

中國旱澇500年!

夏季風的進退推動季節性大雨帶的移動。一般來說,夏季風強,大雨帶能推至較北位置,使北方地區發生洪澇災害而南方發生旱災,若夏季風弱,則北方易旱南方易澇。

此外,我國地形十分複雜,高原盆地錯落,高山河川縱橫,氣候型別多樣,旱澇的地區間差異極大。高大的山脈往往成為氣候的分界線,山地以及四川盆地四周和太行山等地的迎風坡一側都是多暴雨的地帶。同時,西部地區深入亞歐大陸腹地,來自海洋的水汽難以到達這一地區,因而降水偏少。

中國旱澇500年!

中國旱澇500年!

結語

中國天災之多,當屬世界之最。未來,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災害性天氣將更頻發,中國人將面對更兇悍更頻繁往復的旱澇天災,勢必需要以更科學有效手段應對大自然的挑戰。

《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應對重、特大旱澇等氣象災害的能力仍十分有限,應對大災的防災減災效果不明顯。因此,我們應把重、特大氣象災害尤其是旱澇的防禦,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內容。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應對旱澇災害的挑戰,除了要充分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我們還可以充分研究歷史氣候變化資料,認識氣候的過去、現代和未來,深入探索歷史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彌補現代觀測記錄的不足,同時為氣候預測提供更多依據,以便於更好地探索未來的前景,從而促進全社會防災減災水平。

標簽: 旱澇  災害  旱災  氣象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