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作者:由 布衣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8-12-22

當初讀這本書的契機,是在貴乎看到了這麼一句話“法國生產理論,美國拋售理論,第三世界消費理論”,其用市場經濟下的生產關係來解釋當今資本運作下的世界,雖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但也並非全無道理。由此引起了我對歐洲史的探索,起初我的興趣僅是侷限在發生的事件,對於事件背後的整個社會環境,思想本質卻知之甚少,所以一本邏輯清晰、整體性強的入門書籍來解釋和聯絡各個時間點是不可或缺的。

序言部分

歐洲文明源於希臘,經過羅馬帝國、中世紀到近代歐洲。第一個感想是慶幸,因為中國文明始終沒有中斷,沒有如作者在書中所言的“繞一圈回來”(回到希臘)的問題。第二個感想卻是悲哀,中國文明由於沒有中斷,因而沒有反思的機會,也就沒有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那種再生的動力。第三個感想是自豪,原來歐洲的幾次文明變革,動力都來自中國: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第四個感想又是悲哀,中國人的發明“繞一圈回來”,卻是歐洲列強的船堅炮利。

推薦序是由臺灣歷史評論家公孫策所寫的,文中他簡練的把中西文明的興盛總結為科技突破與知識大量釋出的結果,並指明瞭讀史的實用性——用前人在過去情境中犯過的錯誤來規避今人面對相似情形中的風險。

同時,他還給出了讀此書的兩個建議:

對照地圖,讀史兼讀地理;

查閱工具書,對照同時期的中國與亞洲。

引言部分

所有故事都有情節:開頭、中間、結尾。以這個定義來看,文明並不是一個故事。如果我們認為文明的演變必然有跌宕起伏,我們就會被其中的故事性吸引,雖然它遲早會走到結局。我們的目的是從中找出歐洲文明的基本元素,看這些元素如何透過時間重新組合,從古舊中形塑出新的樣貌;看舊有的東西如何屹立不倒、風雲再現。

作者在引言中敘述,這本書不會讓讀者對歐洲有非常具體深入的瞭解,而是對歐洲做了框架性的介紹。整本書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從六個角度進行提煉和分析。

混合

——集合古希臘和羅馬文化、基督教、日耳曼蠻族的戰士文化的中世紀(古典時期 - 14、15世紀),至神性到理性,科學和浪漫匯聚的近代歐洲;

爭戰

——東羅馬帝國滅亡(1453年,標誌著中世紀的結束)前的一千年;

民主

——由古典時期開始,中世紀,乃至近代歐洲的極權與民主、制度的變化;

基督教

——皇帝與教皇的定位、紛爭與關聯;

語言的變遷

平民百姓的生活面貌變化

歐洲,是個混合體部分

(一)

古典時期

歐洲文明發端之初,組成元素有三:

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相互相容

(a)信奉

多神論

(b)以

理性和數學邏輯

的思維描述世界,古希臘創造了幾何學,羅馬人學習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古希臘城市和殖民聚落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公元1世紀時的羅馬帝國疆域

2。

猶太人的基督教擴大為全世界的宗教

(a)猶太人是

一神論

者,習慣用宗教來約束道德

(b)耶穌將基督的教義由道德約束擴大為宇宙大愛

(c)耶穌死後,保羅將基督教推廣到猶太人以外的羅馬世界,信教不必行割禮

(d)君士坦丁大帝首先承認接受基督教,隨後

基督教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

,並且在帝國滅亡後也得以保留下來,

教會成了羅馬人的教會

(e)基督教會

將古希臘和羅馬學術保留下來

,並且加以善用,為自己的教義辯護

(f)“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就有了信仰與世俗權力相對分離的啟蒙

3。

日耳曼蠻族的入侵帶來戰士文化

(a)公元476年,毀滅西羅馬

(b)日耳曼首領實行分封制,將土地分給各個戰士,獲得土地的戰士逐漸壯大自己的力量,以至於國王無法對其絕對控制

(c)好戰之人成為騎士,後發展成為紳士文化

(d)日耳曼人接受並支援基督教,被灌輸“正義”的理念去討伐非基督者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三個組成元素之間的關係

(二)

中世紀向近代過渡

思想禁錮

所有文化思想均為基督教服務。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文獻由於傳教士的不停謄抄得以儲存,而教會的文獻卻始終不對公眾開放。

2。

文藝復興(15世紀)

(a)許多學者不在使用神學,而是嚮往希臘和羅馬創造這些知識時的世界

(b)承認基督教,但不將其作為生活的全部

(c)承認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文明是經典的,無法超越的,以至於西方制定西元時,會分成公元前和公元后

(d)歐洲社會開啟漫長的世俗化過程

3。

宗教改革(16世紀)

(a)直接攻擊基督教會,利用《聖經》批判教會,強調基督教並不是羅馬人的宗教

(b)日耳曼的王族保護馬丁·路德並創立新教教會,後傳到北歐,中心教義是“因信稱義”

4。

科學革命(17世紀)

(a)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牛頓提出萬有引力

(b)數學是科學的中心,這個世界的執行規則可以用數學來表達

(c)唯有答案簡單,才能近乎正確

5。

法國啟蒙運動(18世紀)

(a)發揮理性,將它運用在政府、道德觀念、神學和社會的改造上,讓知識領域裡沒有層級之分

(b)相信進步,反對迴圈

(c)機械單一死板,導致法國大革命後產生了一系列的反思

6。

浪漫主義(18世紀末,19世紀初)

(a)以德意志為首的人對啟蒙運動進行反思,人為的文明成了束縛和侷限,著重崇尚情感,返璞歸真

(b)現代社會對文化的興趣和尊重發端於此:知識分子開始蒐集民俗文化

(c)催生了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這個觀念在當今世界裡依然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混合體分裂、撕扯、困惑的過程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古典時期、中世紀、近代劃分的時間軸

古典情懷今猶在部分

(一)哲學

蘇格拉底:質疑一切,任何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認為一般人的意見並不具備理性基礎;

柏拉圖:我們在世間的所見所感,只是存在於另一個崇高靈魂界中的完美形體的影子;

亞里士多德:提出三段論,兩個正確前提出發推出結論的方法。

(二)醫者

希波克拉提斯:我要竭盡全力採取我認為有利於病人的醫療措施,不能給病人帶來痛苦與危害。

(三)法律

《查士丁尼法典》:所有致力於公義的社會都應該遵循這套以自然為源的終極規範,用以修訂它的法律。

爭戰一千年部分

入侵西羅馬帝國的主力為日耳曼民族。由於人口爆炸等原因,歷史同期中國、印度等也均遭到了匈奴等的入侵。第一波的衝擊加速了羅馬的衰落,隨後匈奴西遷引發了第二波攻擊,西羅馬於公元476年滅亡。

盎格魯、薩克森和朱特這幾支日耳曼民族從羅馬人手中搶到了英格蘭,原住民凱爾特人則被迫遷移至蘇格蘭和威爾士。

東羅馬帝國繼續存活,並在古希臘城市拜占庭(即君士坦丁堡)建立首都。

法蘭克人(亦屬於日耳曼民族)建立了法蘭克王國,並在查理大帝治下擴張領土,但在查理死後,立刻分崩離析,領土東邊是法國,西邊是德國。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除今天的法國,德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的部分割槽域也都在它的版圖之內

阿拉伯商人穆罕默德建立了伊斯蘭教,教義與基督教一脈相承,承認耶穌為先知,同時宣稱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先知,並在短時間內攻佔了中東(包括東羅馬帝國大部)、北非和西班牙。穆斯林學習古希臘和波斯學術,同時將其傳至西歐。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穆斯林的進佔

現在,我們要對這三次征戰的結果做個歸納。第一,在西歐,日耳曼民族、古羅馬和基督徒因此融於一爐。第二,整個英格蘭被日耳曼蠻族佔領,之後又迴歸基督教信仰。第三,在伊斯蘭世界(中東、北非和西班牙),基督教完全隱沒,但希臘學術被儲存下來,且被傳播到歐洲。

來自北歐的維京人透過水路侵擾西歐,後在當地定居,被基督教同化,其中諾曼底當時為諾曼人的定居地。十世紀後,歐洲受到外界的入侵幾乎消失,得到了穩定發展。

逐漸穩定的西歐基督教徒開始組織力量對抗穆斯林。他們花了四個世紀將西班牙的穆斯林趕走,同時開展了十字軍東征,最終目的是奪回聖地耶路撒冷。

東羅馬帝國持續衰落,最終於1453年被土耳其人滅亡,侵略者在這塊土地上建立了奧斯曼帝國。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外敵入侵事件的時間軸

民主意識的開始部分

(一)

古希臘

直接且高壓的民主,與現代的代議民主相對;

發軔于軍隊,兼職士兵的希臘人民在屢次戰鬥中提升了自己的話語權;

伯里克利強調任何人有責任關心公共事務,人權的觀念幾乎為零。

(二)

羅馬時期

羅馬王國(王政時代)

傳統的君主制國家。最後暴君塔克文被驅逐,布魯圖斯建立了羅馬共和國。

2。 羅馬共和國

三權分立:王權(兩位執政官)、元老院(貴族)、平民

共和制度最精髓的展現是:你必須將所有的私人束縛、個人包袱置之度外,全心全意只以公眾利益為念。最後凱撒企圖獨裁,被貴族暗殺,其養子屋大維(後稱第一公民奧古斯都)平定混亂,建立了羅馬帝國。

3。 羅馬帝國

奧古斯都作為第一任羅馬帝國皇帝,保留了共和體制,公民大會照舊,執政官依然民選,“皇帝”沒有世襲。

中世紀的政治制度發展——民主、君權、教會三者的紛爭和關聯

(一)

中世紀政治制度的建立

中世紀的基本制度建立於國王和下屬的契約關係。國王用分封的方式來換取下屬的效忠,後來,封建土地成為了繼承,而君王的權力則受到了削弱。

由於國王的話語權較少,政治商榷需要三個地位的人來參與,並且各司其職:神職人員(禱告),貴族(打仗),平民(勞作)。

當城鎮經濟發展起來後,君王的管理措施是地區自治,管理者由當地自由選出,但必須上繳一定的賦稅。再後來,國王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監視管理,也委派專人到地方。

(二)

英國的君主專制化和光榮革命

中世紀後期,長矛、弓箭的使用增強了步兵的戰力。國王也得以招募軍隊來擴大戰事並鎮壓臣民。因此需要大量的軍費支出。

英國在進入斯圖亞特王朝後,君王和國會之間始終存在衝突,君王想要更多的控制權和話語權,但是又需要國會支援以獲得更多的財政稅收。最終,矛盾在宗教方面爆發,宗教改革後,新教佔據了主導地位,但是君王仍然擁護天主教,導致革命爆發,查理一世被處死,克倫威爾實行軍事獨裁,後政權歸還給查理二世。後面的幾位君主與國會的矛盾依舊不可調和,導致詹姆斯二世被迎為新王,國會被解散,而財政的收入由法國信奉天主教的路易十四資助。

詹姆斯二世對於天主教的擁護和獨斷依然威脅著大臣。國會發動了不流血的革命,將詹姆斯二世趕下臺,另立威廉三世為新王,同時頒佈了

《權利法案》

,對君主的權力進行了限制並強制規定其信奉新教,並增加了議會和個人的權利。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英國王位繼承

(三)

法國大革命

約翰洛克的《政府論》為革命提供了一套理論基礎,即人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為契約關係。人民生來有自由、財產,政府是人民僱傭來管理保護他們財產的。

英國的光榮革命、法國的啟蒙運動引燃了民眾的革命激情。連年的財政虧空逼迫路易十六進行財政改革:向貴族徵稅,數額與普通民眾一致。

後來國王召集三個階級(平民百姓,神職人員,名門貴族)開議會,平民為了權利的訴求,發表了網球場誓言,並簽署《人類與人民權利宣言》,要求統治權歸民眾所有,並逼迫路易十六服從。路易十六拒絕,引發了激進分子的又一輪革命,國王被推上了斷頭臺,革命黨雅各賓派搞起了獨裁極權,民主變了味道。

(四)

法蘭西帝國

路易十六被處死後,奧地利等國組成反法同盟,發動反法戰爭,其一是法國革命黨人強烈推行民主,以至於對歐洲大陸其他專治國家都抵制;其二是拿破崙在大資產階級的支援下於1799年的第二次反法戰爭中發動了霧月政變,解散法國議會,自任第一執政

拿破崙不是信徒,換句話說,他不相信上帝。他篤信機會和命運。但他明瞭人民和信仰的深固關聯,深知宗教對於維繫士氣和秩序有多重要。早期的革命分子是啟蒙運動培養出來的小孩,對管理宗教缺乏這樣的尊重。要說造成法國社會分裂,讓人民對革命越來越敬而遠之的主因,什麼也比不上攻擊天主教會。革命黨人霸佔教會土地,設立了一個教皇拒絕承認的、敵對教派的國家教會,拿破崙決定要終止此舉所導致的仇恨與分裂。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羅馬帝國發展時間軸

(五)

教皇與皇帝的角力

歐洲的皇帝和國王之間沒有實際的從屬關係。國王由日耳曼部落首領轉化而來,繼承講究血緣關係;而皇帝這個稱號,從羅馬帝國而來,沒有世襲,需要教皇加冕。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身處羅馬的教皇為了尋求庇護,利用自己的權威封庇護者為羅馬皇帝,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期間被封的國家依次為東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王國)

權力的爭奪

:教會擁有很高的權威和名望,總部設在羅馬,在歐洲各地都有分部。地方教會擁有大量的土地以及財政收入,引起地方官員貴族的覬覦,他們插手教會事務,收取賄賂,私自任命地方主教。教會和皇帝承認彼此的存在,但是都想奪取對方更多的權力,所以一直處於相互制衡的狀態;但東羅馬帝國卻是皇帝和主教於一體(皇帝任命主教)。

卡諾莎悔罪事件

: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和德意志國王海因裡希四世(亨利四世)的權力爭奪。格里高利七世堅持所有主教必須由教皇任命,而亨利四世堅持反對。格里高利七世將亨利四世開除教籍,後者失去了教會的保護和民眾的支援,王權岌岌可危。隨後,亨利四世到義大利北部城市卡諾莎,在教皇城堡外等待了三天,表示懺悔,最終被赦免。但是亨利四世隨後加強了王權,用暴力的方式將教皇趕出羅馬。

衝突的後果

:雙方都不願將權力交給對方,導致很多地方獲得自治的機會,於是在中歐(德意志和義大利地區尤為明顯)出現了很多小型的王國和公國。而在那些中央管轄較弱的地方(義大利北部),爆發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語言的變遷部分

印歐語系在歐洲大陸的主要分支有:日耳曼語系、希臘語系、斯拉夫語系、羅曼語系;

希臘古典時代,希臘語一枝獨秀;

羅馬時代,拉丁語隨著帝國的擴張而擴散至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

日耳曼入侵,羅曼語系仍存,日耳曼語僅佔領英國和德國;

羅曼語系由其通俗開枝散葉,多成分支;拉丁語仍維持其官方、貴族和正式的身份;

現代英語是日耳曼語吸收了一部分諾曼語的詞彙(主要是羅曼語系的法語分支)而成型。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

歐洲語言分佈

平民百姓的生活面貌變化部分

九成五的人住在鄉下;

經濟發展並不是羅馬人推動革新的重點,以一套法典及一種效率卓然的軍事組織將整個帝國維繫於不墜,才是他們的治國精神所在;

犁田是男人的事。收割則是男女老幼都要參與,而且因為安全收割期很短,農民得從城鎮招募臨時工,就連本地計程車兵都可能走出軍營前來幫忙;

所有的人都為收成擔心。談天氣是一群人在憂心自己的命運;

囤糧和賦稅印證了從農民身上壓榨金錢,是文明的基石;

法國大革命後,法國農民變成土地擁有者,再也不受任何地主的牽制,從此土地所有、共治生活的觀念根深蒂固,也讓今後的法國農業永遠成了無效率可言的小規模經營;

英國農奴制告終之後,發展出地主和佃農之間的商業關係,並進行農作方法的改革,這兩項促成了農業生產力的大躍進,後稱為農業革命。

結語部分

“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屬於國王”

,這是歐洲自由和繁榮的基石;

皇權和教權分散,歷史遺產多元。

整本書看罷,難免會進行東西方橫向的比較,個人看來歐洲歷史和中國歷史有太大的不同,又有好多相似之處。在歐洲,國王的最大威脅來自於土地貴族,為了使後者俯首稱臣,國王尋求城市商業階層作為聯盟,不過這從長遠來看,無疑是在給自己培育更大的敵人。中國的封建帝王也並非毫無威脅可言,正是皇帝與士大夫集團的矛盾對立,才給了宦官、外戚等旁支奪權的機會。不同的發展路徑,造成了歐洲國家各個領域精英林立,所謂開放的社會,實則是沒有絕對優勢力量的出現,大家勢均力敵的結果。與此相比,封建中國的歷史及其留給我們的,就是相對單調的結果。

總的來說,這本書與我們熟悉的歷史教材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思維方式和敘述方式是正向的,透過還原歷史場景,事件的推進中找出內在的聯絡,它的所有邏輯是歸納、推理、總結出來的,所以其邏輯也是結論性的,而不是預設性的,這與我當初對歐洲史的探索歷程是一致的。其次,從全書的結構來看,它由整而分再合,透過立體而又有層次的視角對同一物件進行分析研究, 不僅帶來具體的知識和見解,同時也教授了讀者認知歷史的方法。

另附一張取自豆瓣的思維導圖,方便讀者查缺補漏

【筆記】《極簡歐洲史》 v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