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儒家文化會傾向於培養出哪些人格特質?

作者:由 一隻魚的海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9-01

儒家文化會傾向於培養出哪些人格特質?一隻魚的海2022-09-01 08:33:33

“儒家文化”四個字,其實很沉重。不是輕飄飄的題主提到的這些人格型別。

儒家思想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沒錯,但儒家文化確有其可愛可敬之處。要看懂儒家文化,需得從老子、孔子處開始瞭解。老子提出的是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孔子從這裡接力,提出仁、義、禮、智、信。並以白“玉”的特質來形容儒家特質;謙謙君子,溫潤謙和,進退有節,應對有禮,不卑不亢。私以為孔孟之道,教人理解的是如何在社會的洪流中自持自制,努力成其為人,上可對天,下可對地,強調的是節制。關於”中庸“之道,我也並不以為是迂腐,認真研讀就會發現,這兩字指的是一種”度“,在度裡去平衡和掌控。孔子並不強調滅人慾,他的思想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為這樣的思想,能讓當時的人們不再淪落到被獸慾控制,而向文明更進一步。從那個時代的角度來看,他確實是先進的(在孔之之前的時代,當時的人們性觀念也很開放的。《詩經》中就可窺見當時的社會沒有過多的禮教管制,婚戀相對自由,天性更為野性。多餘的不說,可以自行查閱,包括六朝浮豔,在每一次斷代史上,都會出現非常嚴重的混亂,道德淪壞,倫常不再。儒家思想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的穩定劑作用。)關於他的思想,很大一部分其實已經失傳,《論語》只是他的弟子的記錄體。當然,也可以從中窺見很多他的思想。私以為他的思想很像一個星座”摩羯“的 屬性。是對生存的保護,以及對國家機器執行的加持和保護,讓人和國更加協調。

至於到程朱思想的宋朝,則是滅人慾的,是對人慾的否定。到這個時期,才能完全稱之為壓迫。但也不能完全否定程朱思想存在的合理性。古代的中國不是現代的工業社會,關起門,各過各的,互不理睬並不影響生計。在古代,靠的是自然農業經濟。集體力量是不容忽視的。儒家文化的傳承是有利於封閉個人私慾,保護集體利益的。個體的思想過於特立獨行,勢必會影響團體其它人。即便現代,我們也能感受到,個人主義至上帶來的思想侵凌和不舒服。因此儒家文化在宋朝程朱的理論之下,是更為壓抑的滅人慾。這種思想的壓制,自然會帶來人利的泯滅,或者說人性會扭曲,並在發展中把這種扭曲一代代壓抑下去。導致血性的淪喪,人淪為奴隸、工具;跟蝗蟲和螞蟻沒多大區別,並不存在太多的思想,因為有思想的都很難獲得生存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人容易極化為兩端,一部分是見風使舵,以利為先;一部分中忠誠、克己、誠信、孝順、務實。

非要從人格特質來說,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其實最容易出現榮格十六型人格型別的ISFJ型人格。在極端儒家文化的滲透下,人的思想會禁錮得越來越嚴重,會出現部分極端的人格,表面恭謙,但背後可能會另外找一個渠道自我發洩,類似太監的極端;生理本能的被剪除,勢必會帶來心理上的扭曲。但大部分人反而是麻木的,禮教的遵守者。信仰會帶來規整性和統一性,同時也會約束人學會循規蹈矩,砍掉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