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負隅頑抗 | 為民除害反遭譏笑,齊宣王的“愛才”真相是啥?

作者:由 文史補給站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07-04

出自《孟子·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

比喻依仗某種掩護或保護,堅持抵抗,目前為貶義,比喻看不清形勢,頑固抵抗、垂死掙扎。

戰國齊宣王時期,齊國再次發生饑荒,人民受苦,希望國家接濟。孟子的一個弟子陳臻希望孟子再次勸說齊王開倉放糧,但又覺得老師有上次不成功經歷,這次不會再去嘗試。孟子果然不願再做無用之功,還講了一個馮婦打虎的故事。

負隅頑抗 | 為民除害反遭譏笑,齊宣王的“愛才”真相是啥?

馮婦雖善於打虎,但卻為文人所不齒,馮婦收手不再幹舊業。一次一群人追一頭老虎,老虎躲在一個角落,倚險頑抗,大家沒人敢上前。這時馮婦經過,大家懇求下就上前打死了老虎,雖得到百姓稱讚,卻再次受到很多讀書人的譏笑。

孟子是說,再去勸說齊王,不但沒有效果,返而會遭人嘲笑,自討無趣。

孟子是山東人,被尊為亞聖,力圖將儒家的政治理論和治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國家治理主張,思想裡重人民而輕國君,主張仁政,雖然深受各國尊敬,名聲斐然,但實際上卻在各國國君那裡處處碰壁。在孟子著作中,沒少勸說齊國國君,但效果並不好。

負隅頑抗 | 為民除害反遭譏笑,齊宣王的“愛才”真相是啥?

我們的印象裡,齊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國,富甲一方,怎麼會連連有饑荒呢?

實際上,齊國依山濱海,多丘陵,平原面積狹窄,自姜太公受封以來,充分利用了本地優勢——“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工商業發達。

國富沒用,在冷兵器時期,農耕才是國之根本。有土地和糧食就有人,有人就能擴張。

齊國意識到這一點,在農業和工商業上有所平衡。比如春季農耕季節,齊國就曾禁止官宦僱傭人力從事非農活動,還嚴禁僱工煮鹽,確保勞動力投入春耕。

但齊國的農業底子並不那麼讓人放心。齊宣王執政到第8年就已經出現兩次大饑荒,那麼原因僅是農業基礎不強嗎?

細細看來,根本原因還是頻繁的戰爭。

負隅頑抗 | 為民除害反遭譏笑,齊宣王的“愛才”真相是啥?

齊宣王五年,齊國攻下燕國,但遭到其它各國攻伐,齊國損耗甚多,糧食尤甚。

齊宣王八年,魏國攻齊。危急時刻,齊國大臣田盼建議齊宣王用贈送糧食拉攏宋國,使宋國保持中立,讓魏國不敢傾全力攻齊。本就糧食吃緊,還把有限的糧食送人,收成又完全靠老天,饑荒頻發就不足為怪了。

還有一個次要原因,齊宣王很有意思,大興稷下學宮,特別喜歡“文學遊說之士”,齊國儼然成了各諸侯國遊士們奔走的國際學術中心。齊國政府將國家財物大量投注在養士、尊士方面負擔很重。

負隅頑抗 | 為民除害反遭譏笑,齊宣王的“愛才”真相是啥?

而實際上,“人才濟濟”的齊國卻沒得到脫胎換骨的發展,原來,齊宣王只是擁有這些人才,而不喜歡人才們的“多嘴”。任你多有本事,你說的我都不聽,這種愛惜人才只是流於表面,成就齊宣王的“名聲”罷了。

明白了齊宣王的為人,也就理解了善辯的孟子為啥不願再去費那口舌。

標簽: 齊國  齊宣王  孟子  馮婦  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