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為什麼古代要輕徭薄賦節約民力呢?

作者:由 綠影藍刀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3-18

因為經濟原理和財政理念不一樣。

現代政府的財政理念源自宏觀經濟學,把財政收支當作一種主動的調控手段。

舉個例子,如果某廠今年生產了價值1億元的產品,增值部分(除去原料成本、折舊)5000萬,支付薪酬4000萬,資本家獲得利潤1000萬。工人的4000萬,花了3600萬,存了400萬。資本家的1000萬,花了400萬,存了600萬。這樣一來,市場增加了5000萬商品價值,卻只增加了4000萬購買力。

因此,從宏觀經濟來說,購買力總值是永遠小於商品總值的(這就是馬經裡剩餘價值的含義),這會導致宏觀的、永恆的生產過剩,帶來經濟危機和蕭條,

解決的辦法,一是讓資本家拼命花錢,一分不剩地花錢。二是國家出面,以赤字的形式貸一筆款然後花出去。用國家提供的額外購買力,來(暫時地)抹平生產過剩,延緩經濟蕭條。

一句話,現代政府搞基建,是為了刺激經濟,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是為了以工代賑,讓人民手裡有更多的錢,去買市場上過剩的商品。

那麼,為什麼這個政策在古代國家行不通呢?

雖然古代也有以工代賑的概念。但封建王朝的經濟問題是社會性過剩嗎?

沒有社會化生產,沒有赤字調控(古代國家只會加稅填平赤字),服徭役更不會增加人民收入和社會購買力。

除了同樣修基建,兩種行為有相似處嗎?

注:為了簡化模型,此回答沒有詳述基建本身帶來的經濟效益。同時這一效益也存在邊際效應。

標簽: 4000  購買力  赤字  基建  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