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溺愛型家長會給孩子帶來什麼?

作者:由 蟲洞APP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12-26

溺愛型家長的一個重要的心理根源是自戀,他們把“內在的小孩”透射給了自己的孩子,透過不斷地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一切需要來滿足自己。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確實需要成人的給予與幫助,但隨著年齡的長大,這種需要就會逐漸減弱。溺愛型的家長則不顧兒童成長的這種規律,始終都要給予孩子超過其所需的物質和幫助。

溺愛型家長的主要行為特徵是:

1。 給予孩子特殊待遇,把孩子當作家庭的中心;

2。 物質上過分滿足孩子,而不顧孩子是否真正需要;

3。 不給孩子提要求,很少或根本不給孩子立規矩;

4。 一切事情包辦代替,行立坐臥都要照顧致微;

5。 嬌寵袒護,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吃一點點虧。

我們給這樣的家長畫像的話,一定會是“奴隸”、“殉難者”、“護犢子”等形象。

他們常說的話有:“我疼都來不及呢,還能讓孩子……。”,“孩子還小……”,“只要是為孩子,花多少錢都值……”,“別擔心,有媽媽呢……”,“你幹不了,等你長大吧……”。

或包辦、或縱容的溺愛,帶給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阻止了孩子身心正常的成長。因為這樣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否則他們就失去了“愛的物件”,他們對自我的愛就無法投射了。

溺愛像是一個“愛的陷阱”,這種“愛”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也讓相當多的孩子因為這種“愛”而不願違抗家長的意願。家長成為了孩子的奴隸的同時,孩子也成為了“愛”的奴隸。

孩子從小享受“小皇帝”般的特殊待遇,成為了家庭的絕對中心,這種現象在我們特有的獨生子女家庭中最為常見。不僅父母圍著孩子轉,連祖輩也是圍著孩子轉。這樣長大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與他人是平等的,不知道自己在享受愛的同時也該去愛他人,因此就會變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對他人漠不關心。

溺愛型家長的包辦行為,必然以自己而不是孩子的感受為基礎,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使孩子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因為父母的行動常常告訴他們:孩子,你的感覺,你的想法,你的選擇都是錯誤的。於是,孩子們對自己的感受無法判斷正確與否,也就無法建立自信。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只會從別人那裡認識自己,尋找答案,從而必然要迷失自己。

有些溺愛型家長是以放縱孩子的行為為特徵的,這樣長大的孩子於是就會成為心理學上所稱的“他人的地獄”。在這樣的孩子心中,不存在所謂的“規矩”,一切資源都是為我服務的。他們在與人交往時,不懂得負責任,不願意承擔後果,一旦受到“委屈”便會蠻橫無禮,撒潑打混,因此很難結交好朋友或找到合作者。而這種境遇反過來又使他們變本加厲地認為大家都是在跟自己對著幹,因此會對周圍進行騷擾、對抗、製造麻煩,成為問題孩子。

溺愛型家長會給孩子帶來什麼?

標簽: 孩子  家長  溺愛型  長大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