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謹言慎行:健康老年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作者:由 協和醫學雜誌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5-10

近年我們會聽到這樣一種說法,“美國人吃阿司匹林同吃補品一樣,相當於中國人口中的多喝熱水”。

謹言慎行:健康老年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圖片來源於協和醫學雜誌頭條號)

的確,阿司匹林是美國人的常備藥品,甚至心情不好也會服用一兩粒,西方人亂用阿司匹林的現象早已成為話題。

近日,關於阿司匹林的三篇研究論文在

NEJM

同期發表,備受矚目。

三篇分別是:

1。《阿司匹林對健康老年人全因死亡率的影響》

2。《阿司匹林對健康老年人心血管事件和出血的影響》

3。《阿司匹林對健康老年人無殘疾生存的影響》

這3篇文章出自同一研究團隊——the ASPREE Investigator Group,該團隊建立的ASPREE(The Aspirin in Reducing Events in the Elderly)試驗是一項國際性初級預防試驗,旨在探究每日服用100 mg阿司匹林腸溶片是否能延長老年人的健康壽命,研究設計型別為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2010年至2014年,共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招募到19,114名7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些受試者無心血管疾病、痴呆或身體殘疾。試驗於4。7年後結束隨訪。

3篇文章分別觀察了阿司匹林對健康老年人群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及出血、無殘疾生存的影響。

研究隨機分配9252名受試者服用阿司匹林,9589服用安慰劑, 受試者中56。4%為女性,8。7%為非白人,11。0%既往定期服用阿司匹林。隨訪期間有1052例死亡。

結果顯示,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並不能使健康老年人獲益。

這樣的結果無疑讓我們感到詫異,老年人到底該不該繼續服用呢?這樣的研究結果可信度如何?

我們特邀北京協和醫院中心實驗室吳志宏主任及中心實驗室-統計與生信平臺趙楠博士對此進行專業解讀、評析,為廣大群眾解疑。

三篇文章的研究價值

1、 既往無資料證實小劑量阿司匹林對沒有心血管疾病、痴呆或身體殘疾的健康老年人是否有益,這項大型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

首次

給出了證據並回答了這一問題,更全面地展現了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對健康老年人的益處和風險。

2、 阿司匹林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消炎藥物,心臟病發作後立即給藥可降低死亡風險,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助於預防高危人群心臟病、缺血性卒中以及血栓的發生,降低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尤其是直腸癌),因此阿司匹林似乎成為一種萬能藥。這3篇文章備受矚目,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由於該研究

首次

打破了既往對阿司匹林“神藥”的定義,讓我們重新審視“萬能藥”——阿司匹林。

3、 研究人員長期跟蹤隨訪了19,114名70歲以上健康老年人,而且依從性較高,這非常難得的,且如此大的樣本量在以往報道的RCT中更是少有,是此項研究最有價值的地方之一。

研究侷限性

1、 雖然干預的總體依從性較高,但在以心血管事件為主要結局指標的研究中,試驗結束前只有三分之二的受試者堅持服用隨機給予的干預藥物,因此結果可能會低估阿司匹林對心血管疾病的保護作用,即阿司匹林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可能會比文章中報道的更低。研究者在文章中並未介紹意向治療分析(ITT)和符合方案分析(PP),而這在實驗性研究中是必須的,如果進行過這樣的分析則可以部分估計依從性對結果的影響。

2、 此研究的中位隨訪時間為4。7年,雖然較其他研究長,但有研究提示,阿司匹林對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保護作用是在4~5年後產生,也就是在本試驗停止後

[5]

。因此,我們不能排除阿司匹林對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的保護作用會在第5年或之後出現。

3、 該試驗所關注的人群限於70歲以上老年人,因此我們並不能推斷上述結果對70以下老年人是否“適用”。且受試者為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老年人,也不能認為小劑量阿司匹林對其他國家地區的老年人是否有益。

4、 由於只有11%的受試者進入試驗前經常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因此ASPREE研究結果的影響還需進一步調查,以確定經常使用阿司匹林進行疾病預防的健康老年人應該繼續還是停止使用該藥。

5、 第1篇關於阿司匹林與全因死亡率的研究顯示,癌症是阿司匹林組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阿司匹林組癌症相關死亡率高於安慰劑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癌症患者是一類特殊群體,相比於其他疾病,他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狀況更差,服用藥物的種類和劑量亦與其他患者相去甚遠,最終死亡由多種因素決定。因此,對癌症相關死亡的結果尚需謹慎解讀。

需要重新審視和思考的問題

西方人存在亂用阿司匹林的現象,故我們並不能排除此研究中很大一部分受試者(包括安慰劑組)在進入試驗未曾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如此看來,該試驗中安慰劑對照的可靠性有待進一步考量。

專家建議

ASPREE試驗為阿司匹林對健康老年人的影響提供了新的證據。

我們無需對此項研究的系列結果感到詫異,因為研究物件、分析方法等多種因素都會使研究結果產生波動,且任何一項縝密的設計也都存在一定侷限性。

因此,我們在評價和解讀一項研究時,切不可只看重其報告的結果,而應當帶著審視的眼光,結合研究本身的背景和條件,綜合分析研究的方法和結果,從而才能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

本文作者:北京協和醫院中心試驗室 趙楠 ,文章來源於協和醫學雜誌微信:xieheyi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