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勢(起)

作者:由 魯遜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9-03-26

朋友說咱的想法得分享一些,興許能幫到一些人,反正藏著也不會升值。

實際上只是個戰⑤渣,真要拿什麼出來也不現實。接觸的東西多了後,對於學識本身更不好下定論,也就明白一些敬畏之心是必要的。

‘一’和‘勢’是我比較喜歡的概念(道+概念是最想說卻不能說的),以後它們會經常出現,沒個十來年是補不全的。

這次說點勢相關的,不知道以後會寫多少就不放編號。

勢,複雜的整不起,估計也沒人看,就簡單些。

勢能,關於勢,這個片語還是比較準確的。是一個具有力量感的狀態性字眼,動靜態的東西先略。

在一間課堂上,老師對著學生布置了一些作業。我作為其中一個 個體,假設我有1╱10的表達不滿慾望機率。那麼10個我,就可能會出現1個我直接表達不滿 ,這裡的前提就是每個人對作業的反應與‘我’保持一致性。

這種看不見,實際存在的東西(機遇或是風險什麼的),都可以劃到勢的範疇裡。

設身處地站在其他人角度上看待,可以看作(每一個基礎概念都有萬向性)就是基於勢的應用。這種就是將不可見的勢轉化為自身可以感知的勢,以便找出風險。

在最後一根稻草落到駱駝身上時,加上之前積累‘風險勢’,勢完成了由不可見向可見的變換,於是駱駝被壓倒了。

知道這點後,也可以利用勢的特點完成可見向不可見的轉換。

週末宅在家,長輩已經完成了勢的積累,走出房間正準備說教。這個時候看到你在打掃大廳衛生,這種聚起來的勢就會瞬間被抽離一部分,從而阻止長輩由想法(有了出房間的初始說教行動)轉為行動(正式說教)的程序。

現在我們讓這件事緊張一些,已經開始說教了。這裡要說到勢的一個特點,具備一定的流動性(輿論導向很好的說明這點)。我們加個盾牌,盾牌夠硬,勢透過盾牌後就會減弱。幸運的話,勢由於這點損耗,重新轉為不可見,此事揭過。要是越過盾牌,勢還是可見狀態,那就說明盾牌無效。

用例子來說,就是這時候祭出盾牌,比如被老媽說教,迴應我做了xx,老爸說我現在可以這樣的。有時候就可以擋下來,當然也會出現盾牌破裂的情況,老爸也被拉入說教範圍(ಡωಡ) 。再換個堅硬的盾,我做完了xx,老師允許我這樣的。只要成立,這個盾一般很難被老媽擊破。

加盾牌是一種比較被動的方式 ,還有利用流動性做個導流的法子。導流也是轉移的另一種說法,用更重要的事將老媽引入到沒有‘積累勢’的渠道上。這樣就可以避過一劫,除了這個還有互相傷害(用勢對抗勢)的法子,慎用。

這次就這些。

標簽: 盾牌  說教  可見  老媽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