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動漫

催眠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作者:由 心理思維 發表于 動漫時間:2022-11-12

催眠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催眠,在世人的眼中充滿了神秘,也充滿了誤解。大眾接觸到的催眠幾乎都是從電影和娛樂節目中看到的,而這也是其神秘與誤解的淵源。在影片《無間道3》裡,劉德華被陳慧琳催眠,說出了自己埋藏心底的秘密:“我不想做黑社會,我想做個好人。”

這似乎在告訴人們,催眠可以讓一個人暴露自己最深的隱私。

催眠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在影片《雙雄》裡,鄭伊健被黎明催眠,主動開啟保險箱,把儲存在裡面的鑽石拿給了黎明。這一幕被攝像頭完整拍下來,鄭伊健真是跳到黃河都洗不清了。

催眠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這似乎在告訴我們,催眠師可以完全控制被催眠的人,想讓別人幹啥就幹啥,即使是對自己不利,或傷害自己的事情。

在美國一檔名為《絕對好奇:洗腦實驗》的節目裡更是出現打個響指百名被試者統統瞬間睡著、產生幻覺忘記自己姓名,以及當眾脫衣和被操控殺人等驚掉下巴的神操作。

催眠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事實上,這些電影和娛樂節目中對催眠的演示和描述都是假的,帶有娛樂成分的,也是真實催眠不可實現的。那麼真實的催眠是什麼樣子的呢?

一、催眠本質是什麼?

01

催眠是放鬆與專注的過程;

02

催眠,最早發源於古埃及,祭司為人祈禱、吟誦、焚香、觀念、持咒,是治癒身心疾病的神奇療法;

03

催眠也是人類文明最早的心理療法。

催眠的本質,是

繞過意識的阻抗與潛意識進行溝通。從潛意識層面,改變我們的身、心、意念。

當你的意識知道或者想要的部分跟潛意識想要的是一致的時候,成功和快樂就會變的自然和簡單。

你的意識想要健康,希望自己每天可以去鍛鍊,你的潛意識主管的身體卻總是不願意配合;你的意識百分之百希望能好好地完成那個重要的演講,但它卻無法控制潛意識中的恐懼和退縮。

大多數人的做法只是試圖加強意識(頭腦認識的智慧)的影響力去對抗潛意識的“阻力”,許多人一輩子都活在這種意識與潛意識的抗爭中,很難做到身心合一,這種嚴重的內耗大大地影響了我們生命的品質。

懂得運用潛意識力量,才能夠真正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擁有智慧

催眠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二、催眠,既古老又現代的複雜人類現象

說它古老是因為其出現的年代可能遠早於你的想象。據考證,人類在一萬年之前就會利用紅土和陶土舉行類似催眠術的儀式。而

關於催眠儀式的文獻記載則出現在3000多年前的古印度

。中醫四大經典之一的《黃帝內經》中也有“黃帝曰:餘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的記載,

祝由術就是最早版本的國產催眠儀式了

。此外,

幾乎在任何古老文明的巫術、宗教或儀式中都會留下催眠術的印記。

在人類對自然和自身認識都不足的年代,祖先們發明了各種儀式來降低人本能的焦慮感,催生了許多解釋人類心理和療愈機制的理論。

催眠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祝由術

在歐美,很早就有人傾力研究催眠。記錄較早的是18世紀在巴黎有一位喜歡心理治療的奧地利醫生名叫麥斯麥爾的“催眠”,他能夠透過一套複雜的方法,應用“動物磁力”治療病人,其中包括能使病人躺在手臂上面。並用神秘的動物磁氣說來解釋催眠機理,按現代理解那就是一種暗示力。據傳法國政府準備出很多錢購買他的治療方法,但他都不肯,這可能是由於他自己也不清楚。後來,一位蘇格蘭醫生布雷德對該現象發生了興趣,能夠給手術病人引起麻醉,於19世紀提出“催眠”—一詞,並對催眠現象作了科學的解釋,認為是治療者的所引起的一種被動的、類睡眠狀態,並借用希臘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詞改為“hypnosis”(催眠),使得催眠術有了廣泛的傳播,至今一直沿用這一術語。後來,在前蘇聯生物科學家巴浦洛夫帶領一班人多年系統深入的研究下,催眠有了長足的發展,催眠真正成為一門有理有用的應用科學。現在,在很多國家有名望的大學、醫院裡,都設有催眠研究室,並積極開展著把催眠應用於醫學、教學、產業等領域的可行性研究。

催眠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說催眠現代是因為其活躍在當下最時髦的腦科學圈,涉及心身療愈、意識科學等領域。現代心理學家認為催眠是開啟人類心扉的鑰匙,能夠解決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治癒許多疑難雜症。

說其複雜是因為涉及學科較多。文化人類學、社會學、考古學、精神醫學、心理學等都與催眠術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至於腦科學、神經生理學、康復醫學什麼的,光聽名字就感覺很複雜。

三、催眠是一種單一意念

催眠術既不是跳大神,更不是讓人犯困的神秘力量,而是人進入一種單一意念的狀態(mono-ideoism)。這是一種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單一內容上的狀態,卻又不像考試時那般緊張。用四個字簡單概括一下就是

心無旁騖

。當你全身心地投入於電影大片、手機遊戲或者迷人的風景中時,你便已經處於一種被催眠的狀態了,即便周圍有一定強度的干擾,你也很難察覺到。恩格斯認為,被催眠就是服從於施術者的意志。也有學者認為催眠是一種人際互動,是被術者對施術者的暗示產生的想象性體驗。總之,催眠是一種意念行為,催眠不是迷信,更不是催睡。

催眠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四、催眠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也許你認識一些可以在自習室中連續奮戰25個小時的學霸,以及可以一週加班8天的工作狂,其實他們都是催眠高手,只不過他們都是在自我催眠。當我們遭遇病痛的時候會進入一種恍惚狀態,這種狀態下身體可以免受一些痛苦,得到更好的恢復;而當deadline臨近的時候,我們又會進入一種痴狂狀態,工作效率瞬間爆表。這一得一失都屬於廣義上的催眠,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催眠本能,遵循趨利避害的原則,既可以讓人昏昏欲睡,也可以讓人能量充沛。

催眠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五、催眠治療是一種“利而用之”的科學

美國心理學會第三十分會——心理催眠分會(Society of Psychological Hypnosis)的成立標誌著催眠邁進了科學時代。心理催眠分會的使命是為催眠治療去昧並讓消費者接受這一療法。我們很難用幾句話去定義催眠這一複雜的生理、心理現象,只能簡單地說成一種無意識“利用”行為。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催眠治療的目的不是為了把所有患者都治療的“一樣正常”,而應該追求每個患者經過催眠治療後都能在現有條件下覓得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生活的方法。過於追求“矯枉”便難免“過正”,強扭的瓜一般都不甜。對於一些比較執拗的患者,從他的邏輯出發拐到促進其改變的道路上,實現利而用之,或許是更為實惠更為先進的催眠治療哲學。催眠的精髓不在於矯正,在於“利用”。

-END-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

心理學專業技能證書專案網

標簽: 催眠  潛意識  催眠術  治療  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