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來跟我一起紙上談牛,欣賞古人筆下牛的形象,顯得那麼生動

作者:由 古樸朦朧氣息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02-28

牧牛童子是什麼酒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牛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埋頭苦幹的精神為世人所喜愛與讚美。新時期,我們更加謳歌“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時代精神,像“老黃牛”一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歌頌牛的詩篇,許多仁人志士和賢達偉人也每每以牛自喻。在十二生肖中,牛也是頗受畫家喜愛的題材之一。

我國古代關於牛的藝術品數不勝數。遠古的巖畫中即可見其蹤影,線條稚拙卻透出剛勁之氣。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龍山文化陶質牛頭,刻畫簡練,卻神氣活現。唐代韓滉所作的《五牛圖》可謂神作之筆,五頭牛姿態各異,活力躍然紙上。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牛賦也是千古名篇。大詩人李白的“自來鼻上無繩索,天地為欄夜不收”,高啟的“牛上歌唱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臥”。佚名的“風吹草低見牛羊” 。還有杜牧的“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家”。

來跟我一起紙上談牛,欣賞古人筆下牛的形象,顯得那麼生動

最著名的“牛”畫非《五牛圖》莫屬,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紙本作品

白居易的“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袁枚的“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都是對牛很高的評價!畫家徐悲鴻雖以畫馬見長,但他的《雙牛》《路旁牛》《白牛》《兒童和牛》之作雖然都是寥寥幾筆,卻畫得十分傳神。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句已家喻戶曉。郭沫若的《水牛歌》中寫道:“花有國花,人有國手,你是中國國獸,獸中泰斗”。著名畫家韓美林的牛畫也是獨具一格。

告別了庚子鼠年,我們邁入了辛丑牛年。回溯歷史,距今約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居民就已飼養了水牛。商周時期,牛作為祭祀品用以祭神,在青銅禮器中有不少牛尊。至漢代,牛已成為輔助人們耕種的動物,許多漢畫像石、畫像磚都對牛耕現象有所表現。敦煌莫高窟壁畫中也出現了很多牛的身影,如“白牛”“野牛”“耕牛”“二牛抬槓”。唐宋時期,牛作為一種物象被畫家群體描摹下來,展現出田園牧歌式的藝術風貌,牛的形象更加豐富起來。

來跟我一起紙上談牛,欣賞古人筆下牛的形象,顯得那麼生動

來跟我一起紙上談牛,欣賞古人筆下牛的形象,顯得那麼生動

唐 韓滉 五牛圖紙本設色20。8×540cm

唐代畫家韓滉的《五牛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以開啟手卷的方式徐徐展開,五頭形色不一、神態各異的牛展現於眼前,以中間正對觀者的牛為界,兩旁的四隻牛或低頭食草、或昂首前行、或回首相望,每頭牛目光炯炯,構成了既獨立又整體的五頭圖。宋元書畫家趙孟頫評價該畫:“五牛神氣磊落,稀世名筆也。”

來跟我一起紙上談牛,欣賞古人筆下牛的形象,顯得那麼生動

唐 戴嵩 鬥牛圖水墨絹本 44×40。8cm

韓滉的弟子戴嵩也擅畫牛,對牛的觀察細緻入微,造就了其寫生作品的魅力,後人謂之得“野性筋骨之妙”。《鬥牛圖》繪兩頭壯碩的牛相鬥的場面,一牛掉頭前逃,另一牛窮追不捨,低頭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後腿。牛之野性和兇頑,盡顯筆端。

來跟我一起紙上談牛,欣賞古人筆下牛的形象,顯得那麼生動

來跟我一起紙上談牛,欣賞古人筆下牛的形象,顯得那麼生動

明張宏畫牛圖卷(區域性)紙本 27。3×441。3cm

耕作

南宋陳旉所著的《農書》中指出:“農者,天下之大本,衣食財用之所從出,非牛無以成其事”,由此可知牛在古代農業生產中的重大作用,因此牧牛風俗盛行,以牛入畫的傳世作品也甚多,宋代、明代、清代都有類似的畫作,但牛在一年四季或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卻有些不同。

來跟我一起紙上談牛,欣賞古人筆下牛的形象,顯得那麼生動

明 戴進 春耕圖 絹本淺設色 61×37cm

古人的農作活動遵循著自然法則。春耕時節,農夫揮鋤勞作、放水灌田。田地裡,老農趕著耕牛拉犁翻地;河岸另一面的柳樹下,一老農正系草鞋帶,一頭牛臥地休息。春日下,農夫與牛配合得恰到好處。

到了近現代,牛依然是一個傳統而常新的繪畫題材。大家熟知的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潘天壽、傅抱石等畫家都有涉筆。徐悲鴻除以畫馬聞名之外,還善畫水牛,《牛浴圖》《村歌圖》《牧牛圖》等均為代表。這些作品沉澱著畫家溫暖靜穆的兒時記憶,鄉土氣息馥郁綿長,天真童趣瀰漫。將傳統粗筆寫意與西洋素描光影完美融合,水牛歡快鳴聲宛在耳畔。水牛也是李可染鍾愛並執著描繪的物件,從上世紀40年代初直至晚年,他一直在畫。

他欽慕牛的性格與氣質,將畫室命名為“師牛堂”。李可染筆下的牧牛圖創造出一派清新溫婉的田園意境,牛與牧童皆形神兼備,動靜相宜。代表作《九牛圖》,佈局舒展開闊,筆墨厚重沉雄,生命張力奔突迸射。此外,吳作人的牛融匯中西藝術之長,別創一格,自成一家。《犛牛圖》是其畫牛的代表作,全圖潑墨而就,以墨塊寫犛牛俯首賓士之貌,造像遒勁動感,極富視覺衝擊,筆墨濃淡之間,犛牛剛烈而威武的品格屹立眼前。

來跟我一起紙上談牛,欣賞古人筆下牛的形象,顯得那麼生動

清 黃慎(傳) 牛角掛書圖 絹本設色 184。8×99。4cm

國畫大師李可染形容牛力大無窮,可以載著人們出行,古時有許多名人騎牛的故事。《新唐書·李密傳》記載:“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車,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就是說,隋末唐初割據群雄之一的李密騎著牛前往緱山拜訪名士包愷,便將一卷《漢書》掛在牛角上,邊走邊讀。“吳門四家”之一的唐寅的《葑田行犢圖》就是描繪的這個故事,雖未畫出“牛角掛書”這一情節,但畫中題詩為“騎犢歸來繞葑田,角端輕掛漢編年。無人解得悠悠意,行過鬆陰懶著鞭”,展現出人物騎牛邊觀景邊前行時的悠閒。傳為清代“揚州畫派”之一的黃慎所繪的《牛角掛書圖》描繪的應當也是同一個故事。

來跟我一起紙上談牛,欣賞古人筆下牛的形象,顯得那麼生動

南宋佚名 盤車圖(區域性)絹本設色 109×49。5cm

牛的千姿百態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它們會馱運貨物、會載著人們一路走走看看、會幫助農家耕作,又會在耕作之餘,童子牽著它們活動於柳蔭、河岸、山林間,這些美妙的鄉村圖景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力證。

欣賞繪畫作品時,瞭解其技法、構圖的精妙固然十分重要,但只有理解畫中寄託的情感才能真正讀懂畫家的本意。畫家選擇以牛為主題,不僅因為牛在古時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力,還因為牛的身上蘊含了一些獨特的氣質——勤勉、敬業、樸實、執著……因為一個人無論其家世如何,想要世人的認可,身上沒有一股“牛勁兒”可不行啊。

今天,牛在我們生活中似乎並不常見了,只有前往鄉村,或許才能一窺其真容,但古人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也使得這些畫面流傳於今,使觀者共同徜徉於農家樂情懷之中。

2021年,新的一年代表了新的開始,

只要你下定決心,每一天都可以是新的開始,

不要總是想去的地方沒有去,想談的事情沒有談,想做的事沒有做。日曆一頁頁翻,時間一點點走,等待也好,迷茫也好,都不要把自己留在原地。踏出你的第一步,路就在前方!

辛丑年,祝福大家牛年吉祥!大吉大利!一年更比一年好!!!

標簽: 五牛  畫家  李可染  水牛  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