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戩榖壺言:關於一廠壺的斷代與標籤

作者:由 林錦春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17-07-12

李昌鴻紫砂壺現今市場價是多少

前面開篇文章已經說過“玩壺不懂一廠壺,事半功倍多糊塗”。既然我們認為一廠壺如此重要,那就來聊聊一廠的斷代與標籤問題。

宜興紫砂工藝廠是建國之後匯聚宜興紫砂頂尖人才與傳統技藝的中心,也是建國後人才培育的起點,正是有了這段歷史,傳統紫砂文化才能在此匯聚並得到延續與發展,才有了今天紫砂工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況。

1952年2月,裴石民、吳雲根、朱可心、施福生、範正根、邵六大、範祖德七人組成立湯渡生產合作社。因戰亂百廢待興,紫砂器開始恢復生產,並設立紫砂工藝班,由一家家的小作坊轉成合作社生產方式,此為宜興紫砂工藝廠前身。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顧景舟收徐漢棠、李昌鴻、沈邃華、粟鳳英、高海庚為徒。此時期合作社生產的壺一般落「宜興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印款。印款為楷書圖章「宜興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出品」。字款自右向左鐫刻,不同於現今自左向右。上為「宜興」字款;中為「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字款;下為「出品」字款。該印款除加入紫砂工廠從業人員使用,凡向民間訂壺、供坯者亦使用此印款。印款沿用至「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半年之後。

1954年底至1955年,蜀山、前墅一帶紫砂行業實現合作,組建「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成立之始仍沿用「宜興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出品」印款。至半年後,開始使用「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出品」印款。印款為楷書圓章「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出品」。字款自右向左鐫刻。上為「宜興」字款;中為「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字款;下為「出品」字款。該印款除該社社員使用,凡向民間訂壺、供坯者亦同使用其印款,直至1958年四月建立「宜興紫砂工藝廠」為止。

1958年4月國營宜興合新陶瓷廠和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合併辦公,廠名正式定為“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平常大家所說的一廠也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

1958年至1966年,文革前期

此時期生產的壺形以水平壺為主,泥料以紅泥為主。此時期的紅泥泥性強,壺形做工佳,雖藉助了磨具,但是手工痕跡仍然較明顯。燒成後作品紅潤,討人喜歡。此時期的落款以六字款為主,荊溪惠孟臣{包含「四腳溪」、「大溪」、「小溪」}、「宜興惠孟臣」、「荊溪南孟臣」等。40、50年代部份章與60年代是相同的,可以用「土」及「工」來加以區分。40、50年代的土基本上與60年代是十分接近的礦土,差別在練土及養土的程度。40、50年代的石黃(小黃點)含量較高,60的石黃含量就少很多了,不過60年代的因為練土的時間較長,故土較細緻,二者窯燒後的感覺在未泡養前基本上都是粉粉的,但40、50年代的比較像30歲熟女的面板,雖細但不是那麼嫩,60年代看起來粉,摸起來比較像小baby的面板,比較細嫩。在作工部份,40、50年代的一眼看是個「粗」字,但細看就是「手工感」明顯,那種粗礦自然的修整與後期的差別很大,60的手工感在各個細部都還看得到,但作工質量上已比40、50年代的要優上許多了!

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

此時我國爆發文化大革命,紫砂壺的生產也受到了,工人們一邊要生產,一邊要批鬥,心思不在做壺上。此時“抓革命、促生產”開始廣泛而頻繁地出現在報刊和社會生活中。在那個時期“促生產”不是為了提高質量,而是為了提高產量。此時大家做的都是同樣造型的紫砂壺,主要用於泡大碗茶。因為大家會發現文革時期的壺一般容量巨大,但做工粗糙,缺乏藝術性。也正是因為這樣本人對文革時期的壺沒有什麼感情,但是往往很多商家會炒作文革概念,以稀少,泥料佳為噱頭。60末的章款開始出現中國宜興,且慢慢取代了之前的六字章,四字款中國宜興的章非常多,46章、37章,正方章,豆乾章,鑰匙中等等。

1977年-1982年,平時所說的綠標期,臺灣也稱雞蛋標

宜興紫砂工藝廠出廠的產品開始貼上標籤是從1977年起,當時十年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百廢待興,“提高產量為國家賺取外匯”成為當時國家發展的主要目標,一廠紫砂壺的生產自然也是以創造外匯為主要目的。

為了配合此目標,一廠做了幾個重要變革,首先需要開發更多的壺形,此前生產的壺形以水平壺為主,這個時期開始花貨開始增加,現階段熱門的82小品等花貨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其次是修改磨具,提高生產效率。磨具的改變雖然使得生產效率提高,但卻使得這個時期的壺手工痕跡漸失,壺的精細度也收到了影響。

有了可以大批次生產的產品,就可以出口賺取外匯了,當時的市場與臺灣、香港、日本及東南亞為主,一廠的產品基本上全部被香港四大港商包銷再轉到臺灣日本等地。為了配合國際貿易的規範與要求,一廠開始印製“MADEIN CHINA”的標籤,並貼在壺身。

戩榖壺言:關於一廠壺的斷代與標籤

同時70末80初兩岸關係緊張,臺灣禁止進口大陸生產的所有產品,紫砂壺自然也受到影響。當年還出現許多銷到臺灣的紫砂壺壺底「中國宜興」被磨掉的情形。此時期的臺灣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民間熱錢湧動,是宜興紫砂壺的最主要銷售地,當時甚至還有人戲稱“軍隊不能反攻大陸,就先收購大陸國土(紫砂土)”。為了解決此問題,一廠開始配合壺商的要求,將「中國宜興」底款改為「荊溪惠孟臣制」亂六章及「荊溪姓制」四字章等章款,減少賣到臺灣時的困擾。上面所說的綠標,有些在轉銷臺灣時在香港就被撕掉,因為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無標產品,也就早就了後面的無標期。

1983年-1986年,無標期

這個時期的紫砂壺本人認為是綠標期的延續,就像上面綠標期介紹的一樣,為了配合臺灣禁止進口大陸商品的規定,有些綠標在香港轉銷臺灣時被撕掉。此時期的泥料因為拼配開始呈現多元化,著名的甲子泥,年糕土均在此時期出現。

1987年-1992年,方圓標時期(短短几年用了四種標)

「方圓牌」的商標是1981年由譚泉海等人設計並由一廠註冊的商標。當時因為紫砂二廠的設立,一廠為了與二廠的產品有所區別,設計了「方圓牌」商標,將其印章包裝壺的紙盒上。此時期的產品延續了綠標期的壺形,並將其發揚光大。在標準壺方面,白標期的磨具較綠標期有了較大改進,精細度提高了不少,但是手工味就基本上絕跡了。在土胎方面,白標期的土胎較無特色,不過有部分土胎也還不錯,仔細挑選還是能挑出不少平價精品。而在花貨部分,白標期已經進入了千姿百態的時期。由於80初開始允許陶手使用自己的名字作為底款,促使陶手盡情發揮創意,創作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也正是因為這樣宜興壺開始進入了百花齊放的新世界,與之前標準壺時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期的章款以個人名款為主,百家爭鳴。

戩榖壺言:關於一廠壺的斷代與標籤

紙質白標是上面沒有塑膠膜,約在87-88年間使過

戩榖壺言:關於一廠壺的斷代與標籤

戩榖壺言:關於一廠壺的斷代與標籤

【一般市場此標多見】

戩榖壺言:關於一廠壺的斷代與標籤

【之所以稱其為“黃綠白標”是因為在使用後不久印刷好的金質退色造成的】

1993年-1997年,鐳射標期

所謂鐳射標就是指1993年至1997年一廠民營化之前使用的鐳射紙圓形標。其目的和白標一樣是用來區分一廠和其他各廠產品的,而為了進一步增強防偽功能,改進為鐳射標。

此時期的壺不管是標準壺還是花貨,在磨具和做工上都較一般,泥料也不如前期作品。這可能跟經濟的發展有關係,此時期的好土好工都跑去創作更具附加值的名家壺,使得普通商品壺不受重視,這造就了名家壺的崛起,同時也預示著國營一廠走向衰退的宿命。

戩榖壺言:關於一廠壺的斷代與標籤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綠標之後,壺形的造型開始有了較多變化,一般性的商品壺原則上越早期修整越好。土胎方面原則上也呈現這種情況,越早期的純料比例越高,越後期拼配和新增氧化物的泥料越多。因此如果您出入壺界或者只是想找一把不新增化料的壺作為簡單泡茶的工具,個人推薦可以從綠標期或者白標期的壺著手,一方面價格較為平易近人,另一方面土胎表現良好,純料比例較高。也正因為這樣本人玩壺的界限一般在白標期之前,鐳射標時期只買一些名家壺,至於一廠民營化以後的壺基本上我是不碰的。

標簽: 宜興  一廠  標期  紫砂  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