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宜興紫砂珍賞》讀書筆記

作者:由 全拉瑞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17-11-20

1-1。供春同時代的四大家:董翰、時鵬、趙梁、元暢。

1-2。時大彬開創打、圍、接技法,備受後人推崇。

1-3。惠孟臣與時大彬同時代。

1-4。陳鳴遠的贗品很多。

1-5。陳鴻壽,字曼生,他認為“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位”。

1-6。顧認為曼生十八式為後人構建,並非真實。

1-7。程壽珍是邵友廷的養子,主要做掇球、仿古、漢扁,也用“冰心道人”。

1-8。“藝術品不一定是實用品,但實用品宜藝術化”。

1-9。“民族文化的發展不能捨源逐流,唯有不忘本,肯開拓,才能不斷提高,永無止境”。

2-1。紫砂的學術名稱是“含鐵質粘土質粉砂岩”,主要成分是水雲母,混有高嶺土、石英、雲母屑和鐵質。

2-2。龍窯-倒炎式窯(1957)-隧道窯(1973),茅草-煙煤-重油。正確的燒製窯溫在1090度-1180度,氧化焰氣氛。

2-3。紫泥部分引數表。

3-1。徐秀棠認為,東坡提樑由蘇東坡設計,屬於牽強附會。

4-1。吳經提樑是目前能夠完全確認的最早的紫砂壺(1533年,嘉靖十二年),是一把模具壺(半身木模)。吳經是嘉靖年的一個司禮太監,可見紫砂壺在明朝已有一定地位。

4-2。項聖思乃清代花器大成者,作品桃形杯為乾隆時期逸品,可惜存世作品極少。顧稱其作品為“傑作”,“砂藝陳設品流派中的代表性力作”。

4-3。程壽珍的掇球壺乃其代表作品。格調獷樸,甚至有左右不對稱的情況,但是粗中有細,“每一面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