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古代帝王死後為什麼要口含“玉蟬”?

作者:由 蟬行天下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18-02-19

玉晗蟬能佩戴嗎

蟬在古代是一種靈物,古人認為蟬性高潔,“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蟬在最後脫殼成為成蟲之前生活在汙泥濁水之中,等脫殼化為蟬時,飛到高高的樹上,只飲露水,可謂出汙泥而不染,故而十分推崇。

由於蟬都是棲息在高大的樹木枝頭,只吃露水樹汁而不食人間煙火,所以用其來比喻人之清高、高潔的品德。從能力來說,因為蟬能上天入地神出鬼沒,故而古人認為蟬是不死的,是可以通靈的聖物。從史料所記和現代考古發現來看,古人的“崇蟬”情結非常濃厚。

古代帝王死後為什麼要口含“玉蟬”?

蚱蟬

《史記·屈原列傳》或許給出了答案:“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其中的“蟬蛻”一詞,又稱“蛻變”,成為“脫胎換骨、精神昇華”的一種象徵。早在新石器時代已出現了玉蟬,1989年在內蒙古林西縣境內“興隆窪文化”遺址上,曾出土了距今約8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玉蟬,這樣的玉蟬在遼西紅山文化遺址、浙江良渚文化遺址等許多古遺址上都曾出土過。

這些早期玉蟬形制古樸,線條簡單,但器身都有穿孔,明顯是供人們佩戴的。從漢代開始,人們都以蟬的羽化來喻之重生。在死者的口中放置玉蟬稱為含蟬,意指其精神不死,會復活重生。若是身上有蟬的佩飾,則表示其人清高、高潔。所以說,蟬是生人的佩飾,也是亡者的葬物。

蟬文化在漢朝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玉蟬做得更精緻好看,蟬翼上脈紋纖細秀麗造型生動。這一時期,古人已不再滿足於生前佩戴玉蟬,死後要口“含蟬”。在死者嘴裡塞東西的風俗出現於先秦,叫“含殮”,所含之物稱為“含口”,也稱“口頭實”。據唐杜佑《通典》:周制“天子、諸侯飯粱含璧,卿大夫飯稷含珠,士飯稻含貝。”到漢代普遍流行起“口含蟬”,就是因為蟬的“轉世超生”意象,寄託了生者希望死者不朽、獲得新生的良好祈願。據有關考古記載,乾隆皇帝死後口中便含了一枚白色的和田“玉蟬”,這當然在是希望象蟬一樣羽化重生,再次統治大清的江山。

古代帝王死後為什麼要口含“玉蟬”?

玉蟬

與此同時,佩戴玉蟬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以蟬裝飾的帽子稱“蟬冠”,是身份的象徵,腰間佩蟬叫“腰纏萬貫”,胸掛玉蟬稱為“一鳴驚人”,在一片樹葉上的蟬,被喻為“金枝玉葉”。蟬型工藝品最早是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到了商朝時,人們都將蟬作為佩飾日常佩戴,那時的蟬造型古樸,雕刻粗獷,材質主要以玉石為主。

戰國以及漢朝時期,蟬的製作工藝和造型設計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漢代時的玉蟬,雕刻刀法簡練,但是粗獷有力,刀刀見鋒,有著“漢八刀”之盛名。並且表面打磨的平整乾淨,線條挺秀,尖端銳利,鋒芒必現,邊緣處如刀切一般,不會有崩裂和毛刺現象,蟬尾部甚至會有刺手的感覺。

古代帝王死後為什麼要口含“玉蟬”?

剛蛻變的蟬——製作玉蟬的楷模

南北朝時期,玉蟬的仍舊是沿用漢朝時的造型,但是因為當時戰火四起,玉石資源緊張,玉蟬大多都以滑石來製作,細節部位更加寫實,和漢朝時的相比較,更加逼真。到了宋朝、明朝時,玉蟬的蟬翼更為圓滑,尖端處沒有刺手感。這也是一個可以用來分辨真假的特點。清代的玉蟬雕刻的最為精緻,眼睛較為細長,蟬翼脈絡清晰,蟬足屈曲,裝飾性更強。

作者:馬仁華(動物養殖研究員)

作者單位:安徽蕭縣華鑫特種動植物科技開發公司

標簽: 玉蟬  佩戴  漢朝  蟬蛻  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