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怎麼評價海大富?

作者:由 洛卡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12-31

怎麼評價海大富?洛卡2021-12-31 20:08:58

剛剛看了新版《鹿鼎記》,不知道是先入為主還是別的什麼原因,還是覺得陳小春版的比較好,新版的好差。關掉播放器的時候正是海大富瞎掉,於是想起來海大富這個角色的複雜性,怎麼評價海大富這個角色?

怎麼評價海大富?2014-12-29 16:37:22

琢磨了好久,寫點吧,反正沒人看

以下正文

海大富在原著《

鹿鼎記

》中出場,是在

3、4、5、6

回 ,屬於出場比較早的人物,同時也令人深刻

關於他的資料是非常少的,看過金庸小說的,沒有不覺得海大富是壞人的。他一出場就好像有一股陰 風吹過,讓人禁不住要起一身的雞皮疙瘩。他老奸巨猾、居心叵測、城府極深, 光說他在韋小寶身上動了那麼多的手腳,就該被一腳踢入壞人的陣線,永世不得翻身。

這個人物的象徵意義極強,充滿了灰暗的黴味,代表著皇室宮閨中的那種不可告人的醜惡隱秘的一類勢力。暴政和專制獨裁的封建王朝,正像此人一樣,練功過猛急於求成而在內部出現深刻的危機,身患重病,要不停的服藥,而且服的還是毒藥,服多了一點就會送命。

金老身世背景的原因,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下了很多功夫,對清史稿考究的很細緻,其編造亦有出處,絕非一味不負責任的天馬行空一陣亂寫,倪匡也是對這本書讚譽有加。

他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

海大富出場時,臉色蠟黃,弓腰曲背,連連咳嗽,說起話來尖聲細氣,活像個癆病鬼。但其與茅十八交手的時候,卻反震茅十八數步,可見這個老太監原來是一流的高手

海大富是個厲害的角色,他武功極高還在其次,最可怕的是

深沉陰險與極端冷酷。

印象最深刻的是,海大富明知韋小寶將錯就錯,自己也將錯就錯,他一早就知道小玄子是誰,但不告訴韋小寶,借韋小寶的手,一點一點探知康熙學的是誰的功夫,弄明白“神秘殺手”是誰,在後來與太后交手,熟悉太后流派,佔了先機

說到太后,海大富夜訪慈寧宮的時候,與假太后毛東珠的口舌較量,更顯出這個老太監的陰森可怕。他嘴上說:

“奴才海大富,給你老人家請安來啦!”

但語氣殊無恭敬之意。他說是要告密,卻欲言又止,把盛氣凌人的皇太后牽著鼻子走。毛東珠雖非等閒之輩,又自恃皇太后的身分,可是在海大富面前屢次失態,一會兒喘氣,一會兒發怒,儘管厲聲惡語,卻始終遮掩不了她內心的虛弱。而海大富則在恭敬中顯出他的成竹在胸,運用他的邏輯推理,句句緊逼,把毛東珠逼到無路可走的地步,最終被迫出手。儘管海大富死在太后的純鋼蛾眉刺之下,但這場惡戰的真正勝利者卻是海大富, 因為他無論在氣勢上還是謀略上都佔盡了上風。

海大富的戲並不多,但他與太后較量的一場戲,卻是 《鹿鼎》中最為精彩的一幕。比如他明知自己的眼睛是韋小寶弄瞎的,居然不動聲色;又比如他早知教康熙武功的是高手,卻故意不露自己的武功套數,教韋小寶的武功錯漏百出。毛東珠與海大富,兩人眼睛一明一盲,但實際上海大富料敵甚明。可惜他機關算盡,居然被一個不懂武功的韋小寶害了性命。倘若他雙眼不瞎,那麼慈寧宮的生死之搏,死的應該不是海大富而是毛東珠了。

比如海大富叫韋小寶去和人賭錢,韋小寶贏了錢高高興興地回來,海大富就教育他:

要借錢給溫家兄弟,因為錢要借給對自己有用的人。

這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其實是人生官場職場的一條金科玉律,當然我們的老祖宗也早就總結過這麼個經驗,叫做

市恩

,賣好處給有用的人,人家自然會用你想要的東西來回報你。韋小寶雖然讀書不多,卻是個一點就通的天才,他後來不僅借錢給有用的人,還知道了賣面子給有用的人,和有用的人講義氣,這就是借錢這一句話的舉一反三了。海大富興之所至隨口的一句點撥,都讓韋小寶受用無窮。

他是一個太監

海大富是先帝順治的僕奴,海大富和順治有主僕之情,海大富把順治當做非常重要的人,而順治還是把他當奴才,深感受傷,但到死還是忠心耿耿,他在看到韋小寶和康熙玩的很好之後,說了這麼一句話

:“你是什麼東西,真的能跟皇上做朋友?他今日還是個小孩子,說著高興高興,這豈能當真?”

在新版的鹿鼎記裡面,計春華老師是這麼說的

“我有句話你可要記著,今後皇上要是在說好朋友什麼的,你可千萬不要附和,你算什麼東西,真能跟皇上做朋友,他現在還年輕,說著高興,你豈能當真?你要是在這樣胡說八道,小心你的腦袋!”

當我讀到這一點的時候,心裡有一股悲涼,海大富知道自己要忠於什麼,也知道自己的悲哀所在,卻依然盡心的為自己的主子辦事,這個陰沉可怖的老太監,與毒藥、化屍粉等事物為伍,絕對不是個可愛人物,然而他一生完全在不可告人的宮廷隱秘及陰謀鬥爭的黴暗氣息之中度過,他的陰沉冷酷,不過是正常的自衛反應。

順治因董鄂妃逝世而出家,出家之前,念念不忘要為被害的妃子報仇,吩咐海大富暗中查訪,真兇一經查出,馬上由他處決。順治皇帝出家之後,海大富就彷彿單單為完成順治的心願而活,他急於練成更高的武功,就是為了對付這位潛伏深宮之中的

神秘殺手

,對他來說,別人的意義,只是在對於助他完成任務的利用價值。

ps:他教韋小寶的武功,都不是殺招,像大慈大悲千葉手

他是一位好老師

前面也說到過海大富對於韋小寶的指點,韋小寶能有後來的境遇,不僅賴於天分,海大富教他的東西也是功不可沒。不僅不能說海大富是韋小寶的敵人,其實海大富是韋小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老師。如果沒有海大富以他數十年宮中首領太監的職場經驗,傾囊相授,言傳身教,哪有日後韋小寶的舉重若輕、飛黃騰達呢?

他也是唯一一個將韋小寶玩弄於鼓掌之間的人,最後卻也因韋小寶而死

海大富從小進宮,透過正常途徑一步步爬上最後的位置,在宮中幾十年風

雨歷練,他的成長過程,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職場新人成長史。

要說最好玩的海大富形象還是吳孟達的海大富,但是也是二萌到最不像的,最起碼他會開心點

怎麼評價海大富?

怎麼評價海大富?

怎麼評價海大富?

怎麼評價海大富?

如果韋小寶向海大富道歉,他會怎麼對待韋小寶呢

怎麼評價海大富?2015-01-27 11:53:09

感謝邀請。

作為順治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海大富沒有因此而獲得相匹配的功名利祿,而只是默默無聞地忠君之事,死而後已,忠誠之純粹比陳近南更甚,畢竟陳近南在臺灣位高權重。

縱觀金庸武俠小說,陳家洛等紅花會群雄豹隱回疆,袁承志等人遠赴海外,這是身的歸隱。身的歸隱需要桃花源,但是,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時代,桃花源已經少之又少,回疆還是與中原接壤,所以,陳家洛等人走得黯然;袁承志等人聲稱要到海島上做化外之民,雖然走得慷慨,但是,海島似乎也不適合住得太久。

郭靖人生中的桃花源不是桃花島,而是襄陽,正是襄陽成就了郭靖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如果說陳家洛、袁承志是身的歸隱,那麼,郭靖則是找到了心的寄託,寄託於以民族大義形式出現的倫理道德,正因為如此,郭靖的出現具有一種強烈的轉折意義。

楊過的出現是對郭靖的這種意義的反思和延續,反思的是倫理道德,延續的是對心的寄託的尋找,楊過的寄託是愛情。楊過之後,張無忌、蕭峰的寄託也是愛情。

到了《笑傲江湖》,江湖上的各個角落幾乎都充斥著爭權奪利的刀光劍影,愛情的面目也變得可疑起來,於是,令狐沖來到了綠竹巷,悠揚的琴聲迴盪開來。令狐沖的寄託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藝術,透過藝術獲得傲視權勢、超越現實的審美自由。

《鹿鼎記》中連藝術都難以寄託,所謂避席畏聞文字獄是也,那時的藝術已經成為御用藝術,煞有介事的《英烈傳》其實就是統治者給老百姓洗腦的劣質教科書,宣揚的倫理道德與郭靖信奉的倫理道德難以相提並論。

沒有寄託的人生就是虛無的人生,什麼都可以幹,什麼都無所謂,沒有任何底線,朝野皆然,從這個意義上說,北京紫禁城內的帝王將相與揚州妓院裡的嫖客娼妓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都是名利場上的玩偶,在名利的狂歡中嗨到死,而韋小寶就是虛無人生的集大成者。

金庸的江湖道義在《笑傲江湖》已經崩潰,武俠小說完全可以戛然而止,偏偏金庸要以更加決絕的姿態完成自己的反思,於是就有《鹿鼎記》,江湖也徹底解構。江湖已經不是江湖,成了一口烹煮麋鹿的政治鼎鍋,江湖人物更是嘴臉醜陋,猥瑣不堪。

可能是金庸自己都覺得有些過分,要有所補償,所以,在這樣所謂的江湖中出現了有亮色的江湖人物,比如胡逸之,將自己的人生寄託於柏拉圖似的愛情中。胡逸之的出現未嘗不是金庸在封筆前夕對曾經嚮往的道義江湖、江湖人物的緬懷。

再比如就是海大富,海大富也是來自所謂的江湖。以武功才智而論,海大富不是等閒之輩,卻難以留在江湖,人到中年入宮,這似乎又印證當時的所謂江湖已經完全是混混們的世界。引而申之,海大富對順治的忠誠也可以認為是一個真正的江湖人物的堅守。

順便說一句,海大富以毒藥醫治疾病,金庸反思的不但是專制制度,還是中國傳統文化,因為反思文化才是金庸一以貫之的主題。簡單地說,雖然金庸對海大富不乏肯定,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大廈已傾,獨木難支,海大富的忠誠、堅守在當時已經沒有實質意義,徒累自身,令人感慨。

怎麼評價海大富?2017-10-23 17:06:01

樓上的各位說了很多,很全面也很好,但都是金庸寫出來的明線,我來補充一下海大富身上的暗線。

書裡明說了海大富是成年後淨身,有個八歲兒子不過死了,海大富的武功是崆峒派的,而且會少林派的武功。這些反推過來,可以給海大富做個人物畫像。

海大富不可能是旗人,因為清廷有制度禁止旗人當太監。崆峒山在四川,所以海大富可能是漢人,也可能是苗人、僚人、羌人。他姓海,但不一定叫“大富”,“大富”多半是進宮後起的名字。

他一身功夫,也不可能是宮裡學的,所以他入宮淨身前一定是江湖人士。

所以可以推測,海大富是漢人或南方民族的,有可能是四川或西南各省的。從小習武,拜入崆峒門下,但此前可能學過多個門派的功夫,學的較雜。海大富年輕時應該是明末戰亂,生活不易,但他一身功夫,當時在江湖上大概還是有些分量的,絕不是入門級的人物,所以對江湖上的派別、規矩都瞭解。

戰亂之際,年輕的海大富有沒有參軍,看來沒有,所以他當時不是南明人馬,不是李自成的人,也不是吳三桂的人。應該是純粹的江湖人士。

這麼一個武林人士,怎麼壯年淨身當了太監?類似的例子有一個,就是一百年多之後的八卦掌祖師董海川(沒有不敬之意),董海川入宮也是諸多猜測,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受太平天國委派,為了刺殺咸豐忍辱入宮,後來太平天國失敗了,刺殺的事情就沒有了下文;另一個說董海川打死人犯了官法,需要償命的那種,被官府通緝走投無路,於是進宮當太監躲藏。

如果把這種猜測套到海大富身上,為刺殺清廷皇帝而入宮,情理說得通,但與海大富為人不符,畢竟海大富忠於順治;於是只剩下為避禍而入宮。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武林高手打死人似乎不算回事,官府通緝更不算事,不會為這個躲避入宮,所以只能是被官府捉住了,淨身入宮抵罪;或者得罪了更大的武林對頭,在江湖上容身不下,於是淨身入宮。

入宮之後的事情,上面各位都說了,書裡也有,就不多說了。

標簽: 海大富  韋小寶  江湖  金庸  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