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中國歷史百位名人排座次NO11朱熹

作者:由 pip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11-26

朱熹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並做註釋。將近800年的時間,“四書”成為學生啟蒙教育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宋明理學,又叫做道學,在將近800年的時間裡,絕大部分中國人遵循理學的原則來思考問題。即使到了今天,例如我們常說的“沒有天理”,就仍然源自於理學思維。

有的學者也把理學稱為新儒學,或者叫做後孔子學說,顯示了它和孔子的儒學既有傳承關係,又具有新面貌。

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簡言之,在他之後的世紀裡,他的影響力也許超過了孔子。如果只用兩個人來為中國歷史劃界,可以選擇漢武帝和朱熹,把中國歷史大致分為漢武帝前和漢武帝后,以及朱熹前和朱熹後。

為什麼要出現理學?顯然,對於今天的很多中國人來說,理學是已經滅絕的歷史陳跡,只有忙於寫論文交差的文科學生才去研究它。

在朱熹的時代,情況遠不是這樣,理學是一種讓人興奮的思潮,研究理學的人,能夠雪夜相對暗爽一整宿。

既然把理學稱為後孔子學說,那麼理學和孔子學說的差別在哪裡?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孔子的學說不是為皇權服務的,而理學是為皇權服務的。

在孔子生活的時代並沒有皇帝,周王室衰落而諸侯坐大,禮崩樂壞。孔子強調尊卑有序,但他並沒有把等級觀念神聖化。孔子具有嚴肅的社會責任感,他希望透過振興禮樂來恢復民眾失落的信念,孔子學說中包含的觀點,和後來流行的“三綱五常”有很大區別。

孔子之後出現了皇帝,皇帝們其實遵循的是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的方案,這套方案基本上是韓非子設計的,經過了歷代皇帝和皇帝智囊團的改進。皇帝專權後需要一套理論鞏固皇權,防止別人都來做皇帝。

於是西漢董仲舒對孔子學說進行了關鍵性的篡改,他發明“君權神授論”,把儒家學說正式改造成為為皇權服務的工具。

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時代,“君權神授”理論被無數次的篡位戳得千瘡百孔,所以宋太祖統一中國後,理學應運而生,為鞏固皇權做出了卓越貢獻。

朱熹從哲學的本體論上,論證了皇權專制的絕對性、永恆性和合理性。

他認為理是宇宙的根本,天地萬物都是由理所產生的。有理就有氣,氣化流行,發育萬物。天地萬物,總的來講,歸結於“理”。

所以朱熹認為“未有天地之先,畢竟先有此理”。這種說法令人聯想起從西方哲學中從柏拉圖到康德、黑格爾的傳統。

儘管柏拉圖和康德都認為在物質世界之外存在一個更高階的範疇:柏拉圖認為現實物質世界不過是這一最高階正規化的投影,康德則定義了一個不可知的物自體,然而從柏拉圖到康德的哲學中,都由此匯出的是對真理的高度敬意。康德對“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的敬畏,引申出的是對人類尊嚴和人類自由精神的讚美。

但朱熹卻幾乎恰好相反:他從永恆的“理”推匯出皇權是永恆的。皇權專制就是“理”的集中體現。

所以朱熹說:“未有君臣,先有君臣之理”(見《朱子語類》卷一),在皇權制未產生之前就有皇權制之理。不但如此,“萬一天地山河都陷了,畢竟理都在這裡。”(《朱子語類》卷一)。後來北宋的天地山河果然都陷了,皇權專制的“理”果然還在那裡。

朱熹理學對於人性的見解同樣與多數現代人的觀念相左。

他認為仁義禮智信等道德具有先天的社會性,人人都具有。他將人性分為“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具有全部天理的人性是“天命之性”,構成人之形體的氣與理相雜合的人性是“氣質之性”。

“天命之性”是無形的,只有藉助於“氣質之性”才能表露出來。“天命之性”天生是善的,“氣質之性”有善有惡。

他在這“兩性”的基礎上又提出“道心”與“人心”的問題,認為人人都有人心和道心,人心和道心兩者雖截然不同,但道心只能透過人心而顯現出來,它常受人心的私慾所矇蔽。

朱熹將人的欲求與人的本質截然相對,“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慾亡;人慾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慾夾雜者”(《朱子語類》卷三)。所以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口號:“存天理,滅人慾。”

在朱熹的全部哲學中,人類尊嚴和人類自由精神在皇權面前是沒有分量的;而人類的慾望則成為人類羞恥的源泉,尤其是性慾。

從這兩點來看,朱熹理學或許最適合於性慾衰退的奴隸。

朱熹熱愛教學和寫書,拼命擴大他對年輕人以及後代的影響。他創辦了白鹿洞書院,那兒是他的主講壇。另外,他在嶽麓書院、問津書院、東林書院、首善書院都講學。他的著述極為豐富,有近三十部之多,還有他的學生編的《朱子語類》。他的著述內容涉及哲學、倫理、歷史、政治學、文字學、文學理論等等。朱熹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對後世影響最大,成為學生啟蒙教育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他一生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四書、闡釋四書,他著的《四書集註》可能是後來近800年閱讀人數最多的書。

標簽: 朱熹  理學  皇權  之性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