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66種刻奇中的“自我感動術“:總有一種刻奇讓你淚流滿面

作者:由 新週刊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5-04

66種刻奇中的“自我感動術“:總有一種刻奇讓你淚流滿面

◎2012年10月,古巴,哈瓦那老城,掛滿切格瓦拉畫像的咖啡館。格瓦拉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了一種流行符號,他的頭像被印在啤酒、手錶、香菸、滑雪板、T恤衫甚至內衣上。(圖/東方IC)

上帝給了我們前衛的眼睛,我們用它來尋找刻奇。

統籌/楊楊 文/楊楊、宋詩婷、鄺新華、鍾瑜婷

《新週刊》第422期

●“不轉不是中國人!”之情感綁架的刻奇

具有同等煽動力的還有“是中國人就轉!”、“轉給你愛的人!”,這種不由分說的粗暴邏輯,在特定的時刻會像廣場口號一樣有魔力,裹挾著人情不自禁地加入。不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蠟燭][蠟燭][蠟燭]之微博點蠟黨的刻奇

馬爾克斯走了,吳天明走了,馬航失聯了……2014年,微博的集體悼念活動格外頻繁。點蠟、“馬航加油”、“我們在等你”,權威媒體還發布了九宮格圖片祈福法,360度無死角包圍,坐等馬航歸來。祝福,當事人未必能收到,但點了蠟燭,喊了加油,就是盡了一份心力。感動不到你,卻感動了我自己。

“東莞加油,東莞不哭,東莞挺住,為東莞祈福,今夜我們都是東莞人”,哇,還以為東莞地震呢。還記得6年前的全民口號“汶川加油”嗎?今天人們悲情的物件已遠遠超越苦難本身,他們的“悲傷”已毫無節操。對了,文章被爆婚外戀時,他們還會說“南都挺住”。

●“今夜,我們都是××人”之共情的刻奇

汶川大地震時,很多人隻身徒步進山救人,卻路遇危險,最終變成需要別人求助的物件。自從志願者成為高尚的標籤後,自以為高尚者總是抓住一切機會表現自己的志願行為,讓自己感動,也強迫別人一起感動。這,不就是讀詩會上的刻奇嗎?

上世紀60年代訪華的蘇聯詩人吉洪諾夫曾在詩中寫道:當北京人出來做廣播體操,把最後一個夢魘趕出睡鄉,城裡整齊的小巷大街,一下子變成了運動場。現在是沒人做操了,但仍然有著無數人喜歡觀賞開幕式。成千上萬人整齊劃一的動作蔚為壯觀,瞬間進入一種在龐大的集體裡消融小我的宗教般的氛圍。

●“與災區共患難”之志願者的刻奇

通往“幽默感”這一高階技能有很多道路,“轉發微博”是最便捷的。該組織的入門級暗號是“哈哈哈哈哈哈哈”,進階版暗號包括“23333333”、“最右/右邊——>”、“心疼右邊”……只要你說出這些暗號,彼此心照不宣。至於那些還在懵然詢問“笑點在哪裡”的低階微博er,呵呵。

他們的一套說辭可以套用以下格式:“__年__月__日,我們相識。__年__月__日,我們相愛。相愛第__天,我們做了什麼什麼;相愛第__天,我們又做了什麼什麼。各位,我想向我的戀人求婚,求一萬個祝福,請為我轉發/評論/點贊加油!”彼時彼刻,他們一定覺得自己擁有全世界乃至全宇宙最深刻的愛情。嗯,好吧。

●最愛團體操之廣場刻奇

只要你找到一位X世,就很容易在其微博的抱團轉發中找到其他Y世、Z世……三世五世小case,10世、32世勉勉強強,看,有人轉到285世!ID裡的數字像另類的苦難勳章。在石頭和雞蛋之間,固然要站到雞蛋一邊,但假如錯誤的雞蛋如此積極而決絕地撞向石頭,就難免令人生疑:莫非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程度成了雞蛋們論資排輩的籌碼?

“你們三次元的世界好複雜!”這句話必須不經意間說出才夠傲嬌。“三次元”即日語的“三維”,三次元的世界就是現實世界和“不那麼有趣的世界”。至於他們自己,當然是來自二次元的有趣、單純、充滿想象力的孩子。你不認同?哼,你們人類好討厭,代表月亮消滅你們!

●微博哈哈黨之幽默感的刻奇

週一吃素,別吃朋友,他們是站在道德雙重金字塔尖的人。一個典型的勸人吃素故事是這樣的:“這是一隻雄性小雞在地球上的最後一刻。它下面是一個粉碎機,它將活生生掉下去,就因為孵出時是雄性,對蛋業是無用的。它只生存了一會兒,和200萬隻雄性小雞一樣,但它不是垃圾,它是生命。”那素食餐廳幹嗎要把素食做成肉味兒的呢?

如果有人居然能超越道德金字塔尖,非放生者莫屬。鴿子、烏龜、大鯢……一切皆可放生。他們將二十元的溫室養殖動物認做價值千元的珍稀動物,不惜花錢購買而後放生。放生儀式也不能潦草,像放生烏龜,要在龜背刻字、龜腳繫繩,再放歸自然,而後他們被自己心中的博愛感動得無以復加。

●在SNS網站曬照片求祝福之“秀恩愛”的刻奇

他們在用生命愛貓貓狗狗。如果有人膽敢對貓狗不利,他們一定奮起維權:攔下裝載有大批貓狗的貨車,人肉虐狗虐貓者。如果有人發出反對聲,就將他的胳膊抓出血口。沒錯,貓狗是人類的好朋友,那麼,人呢?乖,先把醫藥費和貓狗錢付掉好嗎?

對一部分人來說,理想的生活是這樣的:住在山間,喝山泉水,吃野果,糧食蔬菜最好是自家種植——總之,一切都要天然的!你竟然吃含有新增劑的食物,用含有化學成分的化妝品,你這工業時代的野蠻人。可是,有什麼東西是不含化學成分的呢?另外,很多純天然植物有毒素,你造嗎?

●微博ID轉世之異見者自我悲情的刻奇

千萬不要和科學控辯論,他們能捉出你的每一個邏輯漏洞:相關就等於因果嗎?你說的“最討厭”、“比較討厭”和“有時候討厭”的程度間區別的p-vaule小於0。05嗎?你能找到“定量資料”導致“討厭”的生理機制或重複性嗎?——這些術語為他們通體罩上一層理性中立客觀的神聖光輝。

反科技群體總是憂心忡忡:電器輻射破壞健康,手機讓人們疏於溝通,核電汙染則關乎後世子孫——總之,科技就要把一切生活都毀了!事實上,他們自己的破壞性倒不容小覷:當初他們抵制PX,你不知道PX是啥,你沒說話;後來他們抵制核電,你用火電也行,你沒說話;後來他們抵制變電站,很容易就沒電用了,你想說話也上不了網了。

●“哼,你們人類好討厭!”之二次元文化的刻奇

美食家在食物中吃到的不是蛋白質和風味,而是叢林的神秘、大海的情懷及天地的饋贈。他們為那些散發原生態氣息的食品著迷,比如蕨根粑粑——殊不知,這些食物對都市人是獵奇,對當地人卻是無奈的充飢品——如果有大米、白麵、火腿腸,誰會吃這些“原生態美食”呢?

他們為著共同的情懷聚到一起:復興傳統生活方式,讓人的心靈找到真正的安居之所。他們脫下菲拉格慕、耐克或匡威,施施然步上木質樓梯,準備享受這些失落已久的傳統生活方式:聽琴、焚香、品茶……在古琴樂聲及檀香氣味中,他們輕啟朱唇問主辦方:這裡有Wi-Fi嗎?

●“別吃朋友”之素食的刻奇

不認識臺上絕大多數樂隊?沒關係!只要你敢於碰撞、捨得嚎叫,不時迸出一聲“Rock!”和亮出金屬禮手勢就好了——食指與小拇指豎起,拇指壓住彎下的中指和無名指。不過,朋克樂隊演出時最好不要亮出金屬手勢。瞭解常識很重要!至少以後音樂節或搖滾演出現場,你能避免遇到更多山寨的“我愛你”、蜘蛛俠或“非常6+1”。

無—冕—之—王。這四個字是媒體從業者的生命之光,慾望之火。他們幻想以筆為槍針砭時弊,以被追打、被封殺、被列入“黑名單”為榮(畢竟,哪個真正的英雄不會遭遇個把挫折呢)——只是,有時對方列黑名單的原因只是對報道中的事實錯誤感到憤怒。

●放生之博愛的刻奇

在每一寸空氣都流淌著文藝的空間,你可以讀小說,讀劇本,當然,最簡便的還是讀詩。讀詩的人相信生活因為鍍上一層詩意而更豐美,更相信剛剛誦讀的詩與自己的生活有神秘的接軌,甚至那乾脆是上帝把著作者的手為自己而寫作的。不過出戲的人不免憂心:究竟誰會先開口問出第一句“去哪兒吃飯”呢?

66種刻奇中的“自我感動術“:總有一種刻奇讓你淚流滿面

▲2014年3月21日,杭州天都城,農民在該住宅小區的山寨埃菲爾鐵塔下耕作。在中國,白宮、凱旋門、倫敦塔橋、歐洲小鎮等皆可山寨。(圖/CFP)

援引作家名言的陣地已經從中小學作文轉移到了SNS網站。村上春樹成諾獎熱門,很多人開始背誦“站在雞蛋一邊”;結果得獎的是莫言,苦於莫言沒有膾炙人口的名句,人們只好去其舊居拔蘿蔔;這次去世的是馬爾克斯,刷屏時刻又到了……這年頭,誰還不知道個把狄更斯的最好時代最壞時代、洛麗塔是生命之光慾念之火,以及,“多年以後”呢?

●“人肉出來剁死他!”之極端動保的刻奇

這年頭,如果你沒有網際網路思維,都不好意思從事餐飲業。最新躥紅的是“西少爺肉夾饃”,據說創業者經過各種除錯,確定了肉夾饃的最佳直徑為12cm。口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樣品叫“beta1。0版”,試吃叫“產品釋出會”,你能脫口而出使用者體驗,要互動,要扁平,要封測、公測、找bug……自由、洋氣的網際網路思維,囿於傳統的你不懂。

在社交網站上,和心靈雞湯一樣可怕的是曬孩子,比心靈雞湯更可怕的是發雞湯還要配一張孩子照片。有的父母愛孩子到了如此地步:給剛出生的孩子註冊微博,@自己的賬號並稱呼爸爸媽媽,然後登入自己的賬號轉發……孩子長大了,看著署名是自己的微博怎麼想呢?更重要的是:這讓友鄰們怎麼想?

●“這可是純天然的”之迷信天然的刻奇

他們是被禮儀書教導的標準模板:精確到露8顆牙的笑容,適當的目光交流,恰到好處控制與你的身體距離,說“咱們”拉近與你的心理距離……但總讓你感覺假。他們每一句話或每一個動作,彷彿都帶著目的,急切地望著你:看,我是不是很懂事兒,你是不是應該信任我?

這是被心靈雞湯灌壞的一群人。雞湯說,要懂感恩,於是他們經常感恩,而且將感恩曬出來:朋友幫忙修了電腦,感恩;朋友幫忙刷了牆,感恩;有安居之所,感恩;吃了美味的一餐飯,感恩;看著家裡的貓狗其樂融融歲月靜好,感恩……潛臺詞是:我是一個多麼懂事兒、識大體、懂得感恩、心地良善的人啊,還不快來點贊。

●“這不科學!”之理中客的刻奇

除了“快餐帖”,想不出還有什麼詞可以命名這類帖子:《男人看了會沉默,女人看了會流淚》、《給父母的89種愛》、《器官排毒時間,不看你就危險了!》……它們甚至算不上雞湯,充其量是油炸食品,成功從十多年前的BBS遷移到微博和朋友圈。其共同點包括:押韻多、排比句多、感嘆號多,在邏輯上常常經不起推敲。但就是有人無法自拔地轉發之。

每一刻都是獨一無二的:清晨醒來看到的第一束陽光、突然湧上的惆悵情緒、早餐吃的水果麥片下午的咖啡蛋糕……以及覆蓋所有角度的自拍。我們要發微博、發朋友圈、發啪啪……幾乎沒有什麼比“此時此刻”更緊要的了。當然,更緊要的是要收穫“贊”,這樣我們才能真的確認:我們是處在他人關注視野內、有存在感地活著。

●“科技毀掉生活”之反科技人群的刻奇

裸奔哥在望京街頭髮洩寂寞,在城鄉結合部牽繩遛雞,中年藝術家在杜尚的小便池裡撒尿,藝術從業者聚眾宋莊集體做愛……這年頭,但凡搞出點怪動靜,都能叫行為藝術。他們不是在胡鬧,他們在搞藝術。他們為每個怪誕的行為附上一個玄而又玄的解釋:離散、觀念性、地緣政治、後××時代……頂著“行為藝術家”的頭銜,睡個懶覺都是身體在場,思想缺席。

人人都有一顆“在路上”的心。從“北飄”到“藏漂”、“大理飄”,從“搭車去旅行”到“青旅義工”,一次旅行能讓他們找回久違的自己。洗禮後回到紅塵中,他們一邊做著公務員考試題,一邊在朋友圈秀納木錯的靜心之旅。不擰巴毋寧死。

●“吃的不是美食,是情懷”之人文關懷的刻奇

光腳穿球鞋,喜歡粗布麻衣,只愛棉質長裙,這就是前些年時尚的安妮寶貝風。現在她們改叫“森女”了,森女們見不得仿製皮草,恨不得把樹葉披掛在身上。她們的消費觀是“花最少的錢,過有品質的生活”,和簡約範兒女神在一起,你那扎眼的LV、Gucci還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從倪萍阿姨開始,綜藝娛樂節目不煽情就做不下去。縱觀近幾年的選秀節目,孤兒、殘疾人、抗癌鬥士比比皆是,最不濟也要出身寒門。編導用心編故事,選手演得投入,觀眾也哭得稀里嘩啦,臺上臺下沉浸在悲壯的氣氛中,收視率和眼淚的流量成正比。

●“聽琴、焚香、品茶”之復興傳統的刻奇

每場獨立導演見面會都是從訴苦開始的。他們都覺得自己很窮,他們必須很窮。因為,如果一個獨立導演很有錢,那就是向商業妥協了。因為有理想,所以我很窮;只要我很窮,就永遠有理想。這個邏輯不僅適用於獨立導演,也同樣適用於藝術家、作家,以及所有漂泊在北上廣的有理想又相對清貧的年輕人。

大方百貨的回力鞋和雪花膏,悅賓飯店的肘子肉和溜白菜,月份牌和羽毛扇……平時只有大爺大媽光顧的老店裡突然擠滿了Vintage潮人。他們總能從老物件中找到心靈的慰藉,即便那物件是剛從義烏小作坊裡新鮮出爐的。最近,一位據說是全北京最後一位修鋼筆的手藝人的大爺火了。復古愛好者們趕忙翻出小學後就沒用過的鋼筆,爭先恐後地拿去修理。

●“Rock”之搖滾青年的反叛刻奇

時不時就聽說誰誰誰得了抑鬱症。其實不過是偶爾失眠,偶爾感時傷秋,但那架勢,都像是拿到了安定醫院的診斷證明。著名的抑鬱症患者,遠的有伍爾夫、尼采、海明威,近的有三毛、張國榮和崔永元。抑鬱、失眠、神經衰弱不僅是富貴病,似乎也與才華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所以,讓我抑鬱吧,這是走進高貴精神世界的便捷途徑。

把列儂的頭像穿在身上就是向搖滾致敬,把隨便哪個明星渲染成安迪·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風就是向波普致敬,瓶瓶罐罐間加上幾個蘋果就是致敬塞尚,每隻畫不圓的鐘表都是獻給大師達利的。致敬顯得謙卑,也最不費腦力。致敬者心裡一定覺得,自己和大師達成了某種不可言語的默契,只有他才最懂他。

●“無冕之王”之自我英雄化的刻奇

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再當代,也繞不開“中國元素”這個坎兒。有些人生來有中國情結,有些人因為老外有中國情結,所以也培養了自己的中國情結。不管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藝術家談到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時,都一臉陶醉。老祖宗的東西給了他們靈感,也供養了他們。

謝霆鋒和張柏芝離了,王菲和李亞鵬離了,連文章都揹著馬司令約會小三兒了,又有一群人跑出來說“再也不相信愛情了”。這群人把名人的愛情捧上神壇,他們為愛神意淫出有細節有心理活動的愛情故事,男神女神的風吹草動都能撼動他們脆弱的愛情觀。

●“來誦讀吧”之文藝青年的刻奇

走在街上,總能遇到渾身掛滿大小物件的“修行人”。那些物件裡,有從尼泊爾帶回的檀木,從大昭寺請回的手串,從印度求來的開光寶物……除了洗澡都要戴著,出門前還得數一數,少戴了一串就整天心神不寧。他們相信,這些沾染了靈性的物件能帶給自己平安、財氣或者愛情。如果什麼都沒改變,那不是物件的錯,只怪自己沒照顧好它們。

他們熱愛繁體字和古文課本,他們在東京領悟了茶道的精髓。在他們心中,他鄉才是故鄉,只有在臺灣和日本才能找到純正的中國文化。茶要喝日本的,減肥茶要喝臺灣的,北海道的雪最潔白,臺北的雨最多情……站在中國的土地上,他們的鄉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66種刻奇中的“自我感動術“:總有一種刻奇讓你淚流滿面

▲2014年5月17日,深圳,草莓音樂節進駐龍崗大運中心。不認識臺上的樂隊沒關係,只要不時迸出一聲“Rock ”和亮出搖滾手勢就好了。(圖/東方IC)

●“最好最壞時代”之隨時名人名言的刻奇

《百家講壇》火了,孔子學院遍地開花,連天后前夫都把地產做成了書院主題。見識了西方的自由主義,他們開始懷念孔孟之道。他們走進國學沙龍和各式小學堂,穿上漢服,脫掉皮鞋,坐在席子上讀《論語》。當然,讀什麼並不重要,架勢做足才是迴歸傳統的關鍵所在。

汶川地震有“最美女教師”,車禍現場有“最美女導遊”,旅行途中有“最美女護士”,還有“最美消防員”、“最美司機”、“最美富二代”等。從“感動中國”到校園評選,“最美”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字。和“標兵”、“榜樣”相比,“最美”好像多了層含義:不僅肯定了品德,還表彰了外表。

●“肉夾饃也要beta版”之網際網路思維創業的刻奇

還記得這條微博 麼?“念稿子的人獲得掌聲,阿諛奉承的人獲得掌聲,講廢話的人獲得掌聲,但有一個人講完話,全場卻鴉雀無聲。沒有人為他鼓掌,我們在微博為他鼓掌!他是崔永元。”“他是×××”這個句式60年後依然流行。沒有人不知道崔永元,但“他是崔永元”裡的那個崔永元,大概已經不是我們知道的那個崔永元了。

“人人都鍛鍊,天天上操場,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這句著名的口號,是清華大學提出的。跑跑步、踢踢球都能和祖國扯上關係,清華學子的使命任重而道遠。大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小到“母校以我為榮”,中國式口號的精髓在於,讓活在其中的人沉迷於自我膨脹中。

●“我的寶貝,寶貝……”之秀孩子的刻奇

自嘲被認為是富有幽默感的表現。有些自我矮化源於自卑,有些自我矮化源於清高,多數人的自嘲不會戳自己的脊樑骨,自卑者少,清高者多。自嘲的同時,他們的內心升騰起一股隱秘的驕傲:說“我沒文化”的潛臺詞其實是你們誰都沒我有文化;說“我是傻逼”,意思是除了我你們都是傻逼。

從前,大家喜歡秀聰明,為了顯得天賦異稟,所有努力都藏著掖著。如今,大家改秀勤奮了。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幾個熱衷於下半夜髮狀態的工作狂:“獅子座沒資格說累”,“從天津到北京,一路風雨兼程”……他們活在“我在努力做一項崇高的事業”的自我感動中。可是,等等,好像哪裡不對:刷朋友圈的我們不是也在苦逼加班嗎!

●標準化社交分子之社交的刻奇

當單反成為街機的時候,有些人開始迷戀膠片相機。萊卡是終極夢想,在這之前,他們從二手“古董機”玩起。他們揹著老鳳凰、老海鷗、尼康FM2去掃街,拍小咖啡館和街邊的大爺大媽。在他們心中,膠片是一種態度,拍什麼不重要,快門的響聲夠清脆才重要。當然,這態度需要有錢有閒。

在地鐵口買套煎餅果子,在麥當勞裡點份外賣全餐,要麼乾脆不吃,這是多數上班族的早餐攻略。但有些人堅決反對。他們要煎蛋、煮麵、烤麵包,再配上幾顆提子和櫻桃,架勢十足地吃一頓早餐。而且還要日復一日地拍照上傳,秀早餐食譜和明媚的好心情。當然,還要附上一句話:“最幸福的事是和愛人共進早餐”——對,他們就是社交網站上的生活家。

●“要懂得感恩”之心靈雞湯的刻奇

企業年會成為社會膜拜現象始於度娘在T臺上的風騷,不過,真正讓全體員工亢奮的年會卻是馬雲在宣傳退休時的一曲《朋友》。並不是每個人都以自己的企業為榮,但至少在年會的某一刻,你會擁有一次歸屬感爆棚的巔峰體驗。即使沒有被灌醉,你也會熱淚盈眶地舉起酒杯說:今夜我們都是華潤人、三株人、三鹿人、巨人人……

從卡耐基到拿破崙·希爾,從陳安之到曾仕強,每一個成功學大師都有一套刻奇理論。陳安之說:“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衝。”只要每天早上起來對著鏡子裡的你微笑,然後說:你是最好的!你永遠是最好的!接下來,你將擁有打了雞血般的一天。

●“央視不敢報道的事實”之快餐帖的刻奇

“喬布斯說過……”、“我們應該向喬布斯學習的是……”,喬布斯說“活著為了改變世界”,於是創業者們都覺得他們是在改變世界;喬布斯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他們常掛在嘴邊。國內網際網路圈現在依然言必稱喬布斯,每當此時,神與喬布斯都與他們同在。

宗慶後大喊民族企業不能被達能吞併,牛根生哭求企業家朋友拯救蒙牛這家民族企業於與摩根士丹利的對賭中……從民國流行至今的“民族企業”刻奇,越來越得不到人們的認可了。三水健力寶沒有被外資收購就淡出主流了,所謂“no zuo no die”。

●記錄每一刻之刷存在感的刻奇

雷軍說,小米走的是人民英雄主義。陳年說,凡客走的是人民時尚路線,每個人都是平凡的過客。“人民”會使崇高感油然而生,會讓一筆賺錢的生意變成理想的事業。只是,以人民為生意的代表,主席同意了嗎?

每當公司業績不好,退休了的創始人就坐不住了,邁克爾·戴爾復出過,柳傳志復出過。許知遠說:我是這個時代的宗師。每當他想起自己還沒有成為這個時代的英雄時,就會傷心得熱淚盈眶。來自克利普頓星的超人,也有著拯救人類的任務。如果沒有超人,地球將會怎樣?

●遛雞、撒尿、集體做愛之行為藝術的刻奇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熱映製造了一個青春懷舊刻奇世界。過去的總是美好的,過去追過的女生總比現在追到的女生要好。懷舊是一種很治癒的刻奇,可以跟戰友同唱“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可以把兒子的頭髮剪得像年畫裡的小孩,也可以挎著“為人民服務”的綠布書包招搖過市……

66種刻奇中的“自我感動術“:總有一種刻奇讓你淚流滿面

▲2014年5月25日,南京,應屆大學畢業生穿著民國風情的學生裝,在校園內拍攝“最炫民國風”畢業照。(圖/東方IC)

附庸經典是件很文藝的事:園叫大觀園,酒叫杏花村,而龍門客棧幾乎存在於每一個旅遊景點。有人按林沖的生平走了一遍,有人把大觀園克隆到現實的莊園中。當然也有高雅些的,湊三人在桃樹下結拜,吐了一口痰然後相約:“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再不旅行就老了”之“在路上”的刻奇

即使穿的不是夏奈爾,也可以讓自己在衣服的包裹下顯得很有feel。印在T恤衫上的標語,使29元也能穿出各種文藝範。可以警告人“don’t touch me”,可以表白“I want you”,也可以活在“只吃飯不洗碗”的幸福感中。刻奇也是可以穿的。

網際網路精神往往被標籤成自由主義及重構社會階級的途徑。在遊戲中帶領一群70後去打怪的可能是一個初中生,17歲的高中女生做個線上畢業紀念冊網站可以年入數百萬美元,每一個屌絲創業者夢想著掄起錘子把大企業打敗,就像當年的無產階級要顛覆整個社會一樣。

●森女、粗紋麻布、光腳穿球鞋之簡約範兒的刻奇

微博大V喜歡活在一種公益與為民請命的臆想中:他們有人會拍下擁擠的公交車,以督促政府解決交通問題;也有人定時釋出美國大使館的PM2。5資料,捧著價值十多萬的相機站在禁止停車的高速路口拍照,開著大排量的SUV監測被汙染的空氣質量。

靈脩有很多專業類課程,以深圳某靈脩課程為例,他們曾組織學員到泰國學習“涅槃火焰鍊金術”,還有像“靈氣治療宇宙能量的自然流動”這樣的課程。冥想之前,錄音會指導你想象自己在沙灘上聽潮水的漲落聲,或者漂浮在樹林裡聽小鳥的叫聲。哪怕你實在感受不到藍天白雲,你也不好當著同學和老師說你睡著了。

●“我最慘,請選我”之娛樂節目的刻奇

設計是一種刻奇消費,設計變成品牌以後,更成為刻奇的輻射源。當你用的是蘋果的手機,穿的是無印良品內衣,背的是EMOI生活的休閒包時,你就擁有了三種設計匯聚的力量,設計感在血液中穿梭,讓你感到自己從頭到腳都被重新設計過一樣。

戶外運動是一種神奇的精神自我感動行為。陳坤徒步穿越20公里的叢林,以顯示行走的力量;翟墨用10個月單人駕駛無動力帆船漂越太平洋,以顯示忍耐寂寞的力量;而攀登到8848米時,將自己公司的旗幟舉起來留影簡直是必選動作:王石、黃怒波、張朝陽……不過,登完珠峰後沒多久,張朝陽就抑鬱了。

●“因為有理想,所以我很窮”之秀清貧的刻奇

為《金陵十三釵》叫好的觀眾看到令人熱血噴薄的畫面:堅毅的神槍手,充滿正義感的外國人,善良崇高的妓女,單薄弱小的學生,以及永遠沒有人性的日本人。他們心情沉重,抹著眼淚,情感得到了徹底的洗禮——啊,原來人性竟如此偉大!他們在女主的感召下,幻想出了一種極其高尚的、精神昇華的價值。

關於刻奇有很多解釋,其中之一是:從街頭蒐集垃圾。就像孩子喜歡在街上搜集一些石頭、樹枝,大人們喜歡蒐集一些破爛,作為他們一生某一時刻的紀念。要為這種紀念找一種具體的參照物,非旅遊景點紀念品莫屬。不過,你在歐洲買的紀念品,很可能是Made in China,都來自生產旅遊景點紀念品的“聖地”:義烏。

●東西都是舊的好之媚古的刻奇

你一直為這一天的到來緊張不已。那一天,你會在燦爛的陽光下往雲朵裡扔學位帽。你會到女生樓下迎接幸福的潑水。你還會跟系裡的女神表白。是的,你終於畢業了。事實卻是:你的學位帽狠狠地砸到了挽著高富帥的女神,你被隔壁班的女生潑了一桶水,結果兩個班的女生差點打起來。當然,你還是畢業了。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晚上好!(點頭)歡迎收看馬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那用力拖長尾音的語調從電視機裡傳來,語調鏗鏘、一張一弛,叫人緊張又興奮。主持人還可能會講起一個極具奉獻精神的勞模故事,節奏恰到好處,聲音低沉又突然高昂了起來,來一句“朋友們,你們說是不是啊?”。臺本上恨不能加上“此處會有掌聲”。

●我是抑鬱症患者之妄想症的刻奇

看,我們是最清醒的一群人,我們看清了刻奇,窺破人性奧秘。如果你不認同,你一定是矯情的刻奇者。反刻奇也是一種刻奇,這一條即是完美自證。Q。E。D,證明終了。

本文刊發於2014年7月1日《新週刊》第422期。

66種刻奇中的“自我感動術“:總有一種刻奇讓你淚流滿面

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週刊

●“向××致敬”之致敬的刻奇

@新週刊

new-weekly

●老祖宗的東西吃得開之中國元素的刻奇

for iPhone / Android

http://www。

neweekly。com。cn/

標簽: 刻奇  他們  微博  __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