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你真的瞭解“清淡飲食”的涵義嗎?

作者:由 牛媽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12-22

在養生中,吃什麼是一大重點,畢竟我們身體內的血液、淋巴液,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血津液,每天在體內流動迴圈,裡面是什麼樣的,跟我們吃的食物息息相關。

正確的飲食方法就是清淡飲食,這也是我們經常聽中西醫大夫建議的,但什麼是清淡飲食呢?

你真的瞭解“清淡飲食”的涵義嗎?

食物都是有味道的,中醫歸納的是酸、甜、苦、辣、鹹五味,這五味也是五氣,五臟也是五氣聚合而成,相同性質的氣會自然靠攏,因此這五味分別入五臟,具體來講,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這就是食物入經入髒的原因。因此,常食五味可以補益五臟的健康。

你真的瞭解“清淡飲食”的涵義嗎?

但中醫是講中道的,過與不及,都會同樣產生傷害。

你真的瞭解“清淡飲食”的涵義嗎?

甜味入脾,那種甘淡的甜味對脾有補益作用,而一旦過甜就會在脾裡釀痰生溼,妨礙脾的運化。而且還會給胰腺造成負擔,引起血糖問題。因為脾土克腎水,過甜的味道讓脾氣以一種不正常的姿態被激發起來,就會戳傷腎氣。腎主骨,因此會引起骨骼疼痛甚至不能站立,還會使頭髮脫落。

酸味入肝,對肝臟有收斂的作用,滋補肝陰,過酸則會導致肝氣偏盛,因為肝木克脾土,反而抑制脾胃的功能。脾主肌肉,其華在唇,所以能使肌肉變厚皺縮,而嘴唇也會掀起。

辛味入肺,有助於宣發肺氣,但辣的食物吃得過多,導致肺氣過多,金肺克木肝,從而剋制肝氣的疏通,傷及肝臟。因為肝主筋,其華在爪,所以會引起爪枯。而且辛味太過也會耗傷體內的陰液,讓身體呈現陰虛火旺的狀態,對於失眠的人更是火上澆油。

苦味入心,能降心火,但吃得過多,反而導致心氣偏盛,火心克金肺,就容易傷害肺臟。肺主皮毛,因此多食苦會造成面板枯槁、毛髮脫落。

鹹是至陰之味,與腎臟相通,補益腎陰,但鹹吃得多損傷腎臟,導致腎氣偏盛,水腎克火心,從而剋制心氣,影響到心臟的功能。鹹味屬寒,吃多了也會引起血液的凝滯、淤堵,由此引發三高的問題。

所以過與不及都是生病的原因,只有五味適量且均衡,即每種味道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而且每種都要有一些,調配得當,才能對五臟起到補益的作用,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指出:“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

過去多是吃不飽造成的生病,多是虛病。現在都是吃的太、五味過重造成的病,也是虛病。

其實每種食物本身就有自己的味道了,這種味道已經足夠了,不需要我們再額外新增作料。因此

中醫裡常講的清淡飲食,就是吃食物本來的味道。即便調味,也是點到為止,少油、少糖、少鹽、少辣或不辣。

你真的瞭解“清淡飲食”的涵義嗎?

你真的瞭解“清淡飲食”的涵義嗎?

五味過量不僅會殺伐五臟的正氣,還會讓我們的喪失味覺,《老子》中有一句話叫“五味令人口爽”這個“爽”不是好字,是敗壞的意思,也就是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吃得多了,人的味覺也會麻木。味覺一失靈,就失去了和食物的連結。

我們去飯館吃飯的時候,當一盤加了很多佐料菜上來後,我們覺的好吃的地方往往不是食材本身,而是佐料調出來的味道,所以很多飯館不去注重選好的食材,只一味地調味,甚至還會用不合格的食材,反正加了那麼多佐料,人們再也嘗不出食物的好壞了。

你真的瞭解“清淡飲食”的涵義嗎?

而且味覺麻木了,一般的食物吃得沒味,就會尋求更重的口味,以前是麻辣、香辣,現在是超級辣、變態辣,這樣一來就會攝入更多的味道,給五臟帶來更大的傷害,形成惡性迴圈了。

你真的瞭解“清淡飲食”的涵義嗎?

有些人可能要說,清淡的食物不好吃啊,那隻能說我們已經離自然太遠了。

前兩天我在我們的“控糖健康生活專項群”裡講清淡飲食時,隨便一文,大家就想到了不少曾經嘗過的自然之味,如開水焯過的海帶自帶鮮香、全麥饅頭慢慢嚼會有淡淡的甜味、剛收割的小麥用清水煮後清香的麥味,還有烤過的小麥、剛從地下挖出來的花生、烤玉米、烤白薯、烤土豆、烤麵糰、自家種出來的水果蔬菜……這些自然之味散發著悠遠的清香,帶給我們美好的回憶,遠不是現在的那些麻辣小龍蝦、麻辣香鍋能達到的。

你真的瞭解“清淡飲食”的涵義嗎?

口味變重了,還能調回來嗎?我之前在 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一個國外男子堅持一個月控糖,剛開始很不適應,但快一個月的時候,竟然習慣了低糖生活,身體再沒有對甜食的渴望了。不光是甜味,其它味道也如此,只要我們堅持一段時間少油、少糖、少鹽,不辛辣的清淡飲食,味覺就會被重新啟用,口味就能重新變得清淡,到那時,我們就不會再執迷於重口味飲食帶來的快感,會發現食物原本的味道才是最可口的。

如果想吃得更高階點,最好連食物生長時的化肥農藥都不加,如果我們能一直這麼吃下去,就是最好的養生。

標簽: 五味  味道  食物  清淡  五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