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從孵蛋開始手養鸚鵡的準備事項

作者:由 明義歸山藏雲間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5-29

家裡兩個牡丹鸚鵡實在太會生,一窩接著一窩下蛋。我們自己已經孵育了三窩,多出來的小鳥都轉送了朋友鄰居。考慮大家都希望瞭解手養鸚鵡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就簡單整理了一下。

第一階段孵蛋

如果有母鳥,可以交給母鳥孵。沒有母鳥或母鳥棄窩的情況下可以買個孵蛋機。某寶或pdd都有賣。

這一階段沒什麼要操心,孵蛋機注意別斷電,萬一停電,提前準備熱水袋保溫。一般下蛋後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鳥寶寶會破殼而出。每天早上起來關注一下即可。如果是孵蛋機,需要及時拿出來到保溫箱並準備餵奶。

第二階段餵奶

餵奶第一天就可以開始。我們要準備:

1。住所:保溫箱帶溫控和溼度計,墊料,消毒水

保溫箱注意一定要有溫控和溼度計,雛鳥每週的溫度和溼度都要注意。特別乾燥的要開加溼器。下圖是不同階段雛鳥需要的溫度溼度要求。

從孵蛋開始手養鸚鵡的準備事項

墊料墊在保溫箱裡,建議用木絲或木屑,鳥窩墊料搜一下都能買到。拿回來酒精噴一下,太陽下消毒最好。

雛鳥每天都會拉便便,所以替換墊料和消毒免不了。消毒水主要預防抑菌感染雛鳥,可以買專用鳥用消毒水,直接噴身上也沒事那種。注意兌換水的比例,寧願稀一點也別太濃。建議清洗的時候雛鳥拿出來放一個紙箱,下面有熱水袋保溫,做過渡。保溫箱消消毒後,換上墊料,等溼度到理想範圍(噴完消毒水溼度會到99%)再把雛鳥放回來。兩三天建議消毒一次。

2。吃喝:鸚鵡奶粉,量杯,餵奶勺,溫度計,電熱墊

鸚鵡奶粉建議用凡爾賽A21,一隻雛鳥到斷奶至少要250g。萬一不夠又一時買不到,可以用小米,綠豆,玉米,燕麥,黃豆按1:1:1:1:1打成粉,鍋子裡幹炒八分熟,混在一起來替代。

奶粉量得自己把握,雛鳥隨出生日期胃口也會越來越大。餵飽的標準就是嗉囊鼓鼓得漲起來,表皮透明薄薄一層。第一週每天都會變化,以後每週為單位調整。

調奶粉用到量杯和溫度計。量杯,奶勺和溫度計用開水燙一下。奶粉用60度水(燒開後冷卻)衝。先放奶粉,熱水倒入後攪拌,越小的雛鳥越稀,慢慢往燕麥糊的感覺調。稀稠度要根據下面列出的間隔時長,結合時間到了雛鳥嗉囊是否空了來調整。最後溫度控制在38-41℃之間,所以電熱墊或任何加熱用具都需要。溫度計要注意溫度在範圍內,冷了要加熱,熱了要等涼了,否則都會誘發嗉囊炎。

0-2周齡大,3-4小時餵食一次;

2-4周齡大,4-6小時餵食一次;

4-6周齡大,6-8小時餵食一次

餵奶前儘量確認雛鳥嗉囊空了,否則容易積食誘發嗉囊炎。如果雛鳥嗉囊有硬塊不能消化,可以喂點溫水,然後用手指肚按摩嗉囊軟化。如果實在長時間還沒空,可以喂,但必須保證一天至少有一次完全嗉囊空,比如趁晚上。

餵奶用奶勺,放到雛鳥嘴邊它自然會搶,而且有強烈得上下啄動,保持勺子別掉。注意奶糊不要流到雛鳥身體上,及時擦拭。喂的過程中注意溫度範圍,要有耐心,特別多隻鳥。

第三階段斷奶

雛鳥40-50天會進入斷奶期,可能對奶糊興趣減弱。這時可以準備小米或滋養丸,用熱水泡軟後放在保溫箱裡,或調和在奶糊裡給雛鳥喂。

隨著雛鳥能吃下小米和滋養丸後,慢慢減少餵奶次數到一天只有一次,同時加入鳥糧讓小鳥適應。有條件可以在這階段放點乾淨的菜葉和水果(清洗掉農藥後擦乾)讓小鳥接受。

日常餵養

斷奶後,小鳥就要準備換籠子了。隨著保溫箱溫度和外界一致,可以經常讓雛鳥出來玩。此時雛鳥可以飛行,室內可以隨便它玩。適應外部環境和溫度後就可以讓小鳥待籠子了。晚上回保溫箱,適應幾天後就可以完全用籠子了。

準備物品:鳥籠,站槓,墨魚骨,消食球,藥品,益生菌,清潔刷,消毒水

1。鳥籠:用方的,不要圓的。食盆可以方便更換,底盤可以抽出,底網可以拆卸。籠子邊上預留多口,方便以後掛繁殖箱,鳥窩,洗碗盆之類。基本100左右的很好了。

2。站槓:磨砂或花椒木,磨嘴用,多備點可以替換。籠子自帶那種光木杆或塑膠杆別用。

3。墨魚骨,消食球:常備,給鳥補鈣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用。墨魚骨要能串起來的。

4。常備藥:凱鴿1-5號,肝精,電解質一套備著。電解質可以多備,同下面益生菌。

5。益生菌,電解質:都是兌水喝的,可以一週用一次,增強免疫力,幫助消化。

6。清潔刷,消毒水:都是每日清洗籠子時用。保持鳥籠清潔是防止鸚鵡生病的最好辦法。

其它:每天可以讓鳥嗮嗮太陽,但別太長時間。風大了要注意著涼。一旦小鳥有頻繁張嘴,羽毛鬆散,無精打采,及時送保溫箱保暖,加電解質水補維生素。但區分想睡覺的狀態(睡覺一打擾就會警覺,而狀態不好就一直那樣)。

標簽: 雛鳥  保溫箱  嗉囊  消毒水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