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作者:由 萊託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2-08

洪武皇帝朱元璋,一生從最底層的農民升到天下最尊貴的皇帝,歷經無數坎坷,才終於得到天下。對於這樣的一個人,自然往往具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但同時也有很大的陰暗面,為中國歷史添加了一筆濃厚的黑暗。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元朝並不是因為朱元璋而滅亡

真實的蒙元崩潰根本原因不在明,更不在朱元璋,而在天災與內亂,元朝內部軍閥內亂。

中原地區的紅巾軍失敗主要是因為察罕帖木兒的反擊,以及紅巾軍內耗。察罕帖木兒被叛軍刺殺後,元朝的內部軍閥集團開始陷入內鬥。當朱元璋在南方幹翻其他軍閥時,北方還在內鬥。由於內鬥,元朝廷根本就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戰鬥力最強的擴廓帖木兒王保保在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率25萬大軍北伐元朝時,也因參與元廷軍閥內戰被元順帝削去爵位、削弱軍權。粗略來說,就是因為內鬥才讓朱元璋幾乎沒打什麼像樣的戰役就佔領了大都。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明朝官方和朱元璋本人都不認同“驅逐韃虜”

明朝修的《元史》,稱劉福通為妖人,紅巾軍為妖寇,紅巾起兵就是亂“,反,元軍攻打紅巾軍為討伐。

“至正十一年:潁州妖人劉福通為亂,以紅巾為號,陷潁州。福通與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鬱、王顯忠、韓咬兒復鼓妖言,謂山童實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國主。福通等殺白馬、黑牛,誓告天地,欲同起兵為亂,事覺,縣官捕之急,福通遂反。山童就擒,其妻楊氏,其子韓林兒,逃之武安。蕭縣李二及老彭、趙君用攻陷徐州。李二號芝麻李,與其黨亦以燒香聚眾而反。蘄州羅田縣人徐貞一,名壽輝,與黃州麻城人鄒普勝等,以妖術陰謀聚眾,遂舉兵為亂,以紅巾為號。命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知樞密院事,及衛王寬徹哥總率大軍出征河南妖寇,各賜鈔一千錠,從徵者賜予有差。命知樞密院事老章以兵同也先帖木兒討河南妖寇。”

朱元璋也多次表明造反不是自己“本意”

“昔者朕被妖人逼起山野,朕本淮右布衣,暴兵忽至,誤入其中。”

“元綱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傑何有乎仁良。”

登基後對功臣的屠殺

朱元璋為了子孫皇位處心積慮的大肆屠戮為他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將。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羅織罪名處死胡惟庸,事隔十年,又以胡案連坐李善長。手法之殘忍,行為之歹毒,七十多歲的李善長被賜死,家屬妻女弟侄家口七十餘人被殺。

陸仲亨、唐勝宗、費聚、趙庸、鄭遇春、黃彬、陸聚、金朝興、葉昇、毛麒、李伯昇等一大批大臣被定義為奸黨。此案連坐受誅者達三萬餘人(《明史》:“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餘人”)。

三年以後的藍黨大案。不僅藍玉一族被誅淨,還牽連到武臣曹震、張翼、朱壽,吏部尚書詹徽等,被誅者達一萬五千餘人(《明史》:“族誅者萬五千人”)。朱元璋利用胡、藍大案,殺了四萬五千人之多。

前後延續十四年,誅殺大量元勳宿將。其中朱元璋的親侄朱文正,此外功臣馮勝、周德興、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父子、王弼、謝成等或被賜死,或被鞭死,或被砍頭。

對文臣和文人的殘害

朱元璋其人本流氓無產者出身,野蠻愚昧暴戾天性使然,不僅屠戮功臣,還時常屠戮朝中文臣和民間文人。如李仕魯因上書言事被朱元璋令衛士將其摔下殿階,李仕魯腦漿塗地。陳汶輝因進言得咎,恐懼被抓進錦衣衛牢獄受酷刑,只好自投金水橋而死。

大臣葉伯巨以漢初吳王濞七國之亂和西晉末年八王之亂為鑑,告誡朱元璋分封逾制。忠言逆耳,朱元璋非但不聽葉伯巨之勸,反而罵他是離間骨肉,立即派人把他抓來關入牢獄(《明史》卷一三九《葉伯巨傳》)。

有一部分文人不願當朱元璋的王朝的官,有的逃往漠北,有的隱居深山等辦法,躲避朱元璋的徵調。典型的如貴溪儒士夏伯啟叔侄倆,斬斷手指,誓不出仕。朱元璋把他們逮到南京拷問,後下令把叔侄倆押回原籍,處以死刑。當時許多不願和朱元璋合作的文人都落了個殺頭沒產的下場。

朱元璋不僅文化素養不高,道德素質更低。他極度仇視知識份子,其殺害知識分子之多為曠古罕見。

明初四傑競都被朱元璋害死,高啟:腰斬於市。楊基:被讒奪官,謫輸作,竟卒於工所。張羽(羽自知不免,投龍江以死。(不是自盡,是被錦衣衛捆住扔到江裡)、徐賁:下獄瘐死。【據《明史文苑傳》記載當時知名文士死於朱元璋之手的有一長串的名單,如謝隸、蘇伯衡、傅恕、王彝、張孟兼、杜寅、王蒙、王洪等等】。

【象山縣教諭蔣景高以表箋誤被逮赴京師斬於市。

處州教授蘇伯衡以表箋論死。

蘇州經歷孫右;曾為藍玉題畫,泰安州知州王蒙嘗謁胡惟庸,在胡家看畫,王行曾作過藍玉家館客,都被殺。

郭奎曾參朱文正軍事,文正被殺,奎也論死。

王彝坐魏觀案死;同修《元史》的山東副使張夢兼、博野知縣傅恕、福建僉事謝肅都坐事死。

曾在何真幕府的趙介,死在被逮途中。

曾在張士誠處作客,打算投奔擴廓帖木兒的戴良,畏罪自殺。

不死的,如曾修《元史》的張宣,謫徙濠州;楊基罰作苦工;烏斯道謫役定遠;顧德輝父子在張士誠亡後,並徙濠梁,都算是十分僥倖的了。

由於朱元璋的誅殺,搞得朝廷人人自危,京城官員每天去早朝前,總要與家人訣別,交代後事,及至傍晚平安歸來,便閤家歡欣,認為又多活了一天。這種氣氛異常恐怖,不能用“伴君如伴虎”來形容了,只能用“伴君如伴魔”。

君主如此憑“天威”隨意誅殺臣僚,對整個明朝政治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開啟特務政治先河

為了實行君權獨大,朱元璋不惜採取特務手段,偵緝臣僚私下的言行。這一方面是由於他處處猜疑多慮的性情所致,但更重要的是他出於控制臣僚的目的。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把負責警衛的親軍都督府的儀鸞衛改為錦衣衛,授以偵察、緝捕、審判、處罰罪犯的大權,這是一個正式的軍事特務機構,開了明代廠衛特務統鶐治的先河。

朱元璋讓錦衣衛在朝廷上執行廷杖的刑法,使不少大臣慘死杖下。在地方上,各府縣的關津要衝之地,朱元璋還設定了巡檢司,有巡檢和副巡檢,都是從九品官,帶領差役、弓兵,警備意外,負責把關盤查、緝捕盜賊、盤詰奸偽。但是即使這樣,似乎對廣大民眾仍不能達到約束的目的。於是裡甲便被賦予執行檢查的任務。裡甲內的百姓不能隨便外出,如果到百里之外,必須事先向地方政鶐府領取路引,倘無文引,必須擒拿送官,而且裡甲有責任瞭解所屬百姓,對無正當理由外出的要報告官府,不報者以連坐處置。

廢除宰相製為明朝亂政埋下伏筆

殺完功臣,迫害完臣子,朱元璋廢除了一千多年的的宰相制,還以他制定的“祖訓”告誡子孫不得恢復:“今我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凌遲,誅族。”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將“收天下權歸帝王”,“事皆親決”,自己不僅要承擔最高決策者,還要掌管朝廷各府各部門的政務,因此忙成一團。

在洪武十九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日,皇帝處理諸司奏章1660件,涉及事務3391件,即平均日處理400餘件事務。

雖然不喜歡像朱元璋這種暴君,但是不得不說有這樣精力超凡的人真的少見,可是他忘了他的的子孫們不可能都像他這樣勤政,但又不敢違背祖制恢復宰相,只好在明成祖時期創立了內閣協助理政。後來皇帝們懶於政事,只是深居宮中,讓身邊的太監與內閣溝通,甚至委託司禮監太監掌握批紅的權力,說白了就是由太監代行皇權。而內閣代行的只是小部分相權,因此內閣逐漸變得要看太監臉色。即使明代最有實權的首輔張居正也只得交結司禮監太監馮保才能鞏固他的地位,推行他的改革。結果就是皇權多操於太監之手,而太監由於生理的殘缺導致身心病態,出身寒微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行事風格乖戾、荒謬,因此出了葬送明朝幾十萬京營精銳的太監王振,出了滿朝文武認其為乾爹的劉瑾,最後出了為明朝送終的九千歲魏忠賢,明朝黑暗根本的原因要歸咎於皇權獨大,加上皇帝本身素質低下,大臣們卻難以補救,最終導致整個王朝的崩潰。

下令刪減《孟子》

朱元璋甚至告訴劉三吾,如果孟子這個老傢伙活在現在,自己一定要殺了他。

朱元璋一心追求的只是君權至上,臣民皆是家奴,不僅在行為上是,在精神上也必須是。

於是下令刪節閹割《孟子》一書。《孟子》的精華被刪去八十五處,約佔了全書的三分之一,美其名曰《孟子節文》。

分封藩王 導致後來的藩王作亂

在加強皇權同時,朱元璋又實行了分封制,除長子朱標被冊立為太子外,他的二十三個兒子和一個從孫都被封為藩王,分駐於全國各個軍事要地。這些藩王各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千人,多者至萬人。如寧王朱權,就藩喜峰口外的大寧,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明史》卷一一七《朱權傳》),儼然是一支不小的武裝力量。

諸王有統兵和指授軍事的權力,每王府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有三護衛,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的到一萬九千人,遇有突發事件,封地裡的衛所鎮兵,在接到蓋有皇帝御寶文書的同時,還必須有藩王的令旨,才能調動。賦予親王如此大的權力,為後來的藩王作亂,埋伏了危機。

加強海禁 導致東南沿海困頓

朱元璋時期,倭寇頻繁劫掠明朝,朱元璋沒做到他吹噓的“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反而在元朝海禁基礎上制訂了更嚴格海禁。

明初,倭寇時常侵擾劫掠明朝,見於史籍記載的也很多。如洪武二年正月,“倭寇山東濱海郡縣,掠民男女而去”;四月“倭寇蘇州、崇明等地”;八月“倭入寇淮安”;三年六月“倭入寇山東,轉掠溫州、台州、明州等地,又寇福建沿海郡縣”(《明太祖實錄》卷三六、四○、四三、五三)。以後倭寇仍頻頻入侵。

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宣佈:“禁瀕海民不得私出海”(《明太祖實錄》卷七○),採用了禁海政策。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怒日本特甚,決意絕之,專以防海為務”(《明史》卷三二二《日本傳》)。二十七年(1394)又進一步申令“禁民間用番香、番貨……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寘之重法”。到三十年(1397)還再次申明“人民無得擅出海與外國互市”(《明太祖實錄》卷一三九、二三一、二五二)。完全採取禁海政策,這一封閉政策對明初體制、經濟都影響不小。

在法律上限制民間流動

明剛建立,大臣劉基進言:“宋元寬縱失天下,今宜肅紀綱。”

朱元璋宣稱:“胡元以寬而失,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

在政治上明朝少有宋元的開明,而更加專制。《明史》:凡軍、匠、灶戶,役皆永充。”永充,世代相承,不許變動。明朝政府強制把人民分為民籍、軍籍、匠籍三大類。這三種類別是不能夠隨便轉化的,否則就是違法犯罪。這嚴格限制了人民自由與國家活力。朱元璋詔令天下:“農業者不出一里之間,朝出暮入。百姓外出有路引,凡百里之外,無官府發放之路引者概可擒拿送官,告發、擒拿者有獎,縱容者問罪。商人有商引,無引以奸盜論處。販鹽有鹽引,賣茶有茶引,無引以走私論,處死刑。朱元璋從法律上禁止人民自由行動。農民一輩子離不開田地,幾十年不出村都是明代養成。這一點從明代大量的地方誌依然得到強有力的證明,如《安吉州志》:往時人皆悛悛,樸魯謹畏,至或老死不識城市。

《嚴州府志》:俗尚勤樸,商賈工作皆習簡樸,不尚華麗,男女不鬻外境。

《象山縣誌》:“民剛勁而直樸,利漁鹽,務耕穡,樂於家居而憚於行遠,去家百里率有難色。

《慈溪縣誌》:鄉村之人,至老不識城市。上述地方誌都是中國最發達地區浙江的地方誌,其他落後地區可以相見。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視民為家奴

朱元璋不僅在法律上限制人民出行下海自由,還在法律上讓人民變成他的家奴。

明初的首都南京擁有世界上最雄偉、規模最大的城牆,即建於朱元璋時代,所用的億萬塊城磚竟然是產自全國至少一百多個州縣,即每個州縣生產出千萬塊城磚後千里迢迢運往首都。為什麼朱元璋不在首都建造一個城磚工廠,而要不顧規模經濟,不顧運輸成本採用全國製造的模式?其實不僅如此,各府衙部門所需的紙張等物品也同樣是在全國各地徵用,而不是貨幣就近採購。民眾們不僅要直接為王朝軍隊和官府生產各種各樣的物資,而且要承擔運送的任務,這常常導致承擔者的家庭因此破產。朱元璋甚至一度想建立這樣一種新型的軍民關係,即由具體的民眾為具體的征戰部隊對口直接提供糧草。他的意圖至此已經很明顯,儘量減少商品經濟的存在,儘量減少人員的流動,因此不難想象朱元璋為何要進行嚴格的海禁,閉關鎖國,規定“片板不許入海”,從而徹底根絕了明朝之前一向繁榮的海外貿。因為這種這種安定、保守、貧窮、封閉、等級森嚴制度的最有利於他的江山長久穩固。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加重賦稅

《元史·食貨志》:“至元七年(1270年),遂定三十分取一之制”。

《雲間拒木抄》“元入中國,定天下田稅:上田每畝三升,中田二升五合,下田兩升,水田五升。以此貊道治天下,賦雖輕,不足法也。”

《送湯潛庵巡撫江南序》;“自唐以來,江南號為殷富。宋時畝稅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稅無過畝三升,吳民大樂業,元統至元之間,吳中富盛聞天下。自明初沒入張氏故臣及土豪田,按其私租籍徵之,畝至八斗,而民始困。蓋吳中之民,莫樂於元,莫困於明,非治有升降,田賦輕重使然也。”

明忠臣談遷雲:“宋時畝稅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稅無過畝三升,吳民大樂業,元統、至元之間,吳中富盛聞天下。……蓋吳中之民,莫樂於元,莫困於明,非治有升降,田賦輕重使然也。”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到了朱元璋時期賦稅卻成了另一番景緻。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朱元璋,一個被美化的昏暗帝王。

結語;帝王君主,過眼如煙。文公武侯,曇花一現。昔年史籍所錄“盛世”不過是今日書中“食人”。後世啟蒙與救亡,啟智與強盛之路由先輩鞠躬盡瘁所鋪。吾輩若不倍加愛惜。 視其心血為敝履則與禽牲無異。

標簽: 朱元璋  明朝  天下  明史  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