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敦煌莫高窟營建——映照歷史的一面鏡子

作者:由 <em>莫高窟</em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19-07-02

敦煌莫高窟營建——映照歷史的一面鏡子

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

題記:歷史是最大膽的小說家,由其撰寫的鴻篇鉅製永遠讀不完。

佛語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在莫高窟的佛國世界裡,加一句“一窟一時代”似乎也不為過。

根據石窟營造年代,業內將莫高窟分為早期窟(北涼、北魏、西魏、北周,公元420年至公元581年)、中期窟(隋、唐,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和晚期窟(五代、宋、西夏、元,公元907年至公元1368年)。

今天,順著開窟造像的時間軸,我們依然可以瞭然地看到莫高窟由初創到極盛,再到衰微的發展過程,也能清晰地觸控到不同時代的洞窟跳動了千年的歷史脈搏。

早期營建,敦煌漸成佛教都會

“樂僔、法良等開鑿的早期洞窟已經無法考證了。”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趙聲良告訴記者,現可考最早的洞窟,是佛教非常盛行的北涼時期開鑿的第268、272和275三個窟,但究竟是誰開鑿的,也已無法考證,“而莫高窟的藝術價值、社會價值等,都是以現代眼光衡量,在古代就是單純的禪修和拜佛。除了北區,南區的洞窟內都有塑像和壁畫,均屬禮拜窟。”

敦煌莫高窟營建——映照歷史的一面鏡子

始建於十六國時期的莫高窟第268窟是一個典型的禪窟

早期洞窟為“禪修窟”,是禪僧苦修的地方,令人震撼的精美壁畫和彩塑不多。北涼時期的第268窟就是一個典型的禪窟。這是一個高1。5米左右的小型洞窟,中央是一個寬不足1米的過道,過道兩側的南北兩壁各開兩個方形小禪室,僅能容身,內有隋代補畫的千佛。

這種附有禪室的洞窟由印度毗訶羅窟(梵語原義指散步或場所,後指僧侶住處)發展變化而來,古代的僧人們就是在這樣小小的禪室裡修行。

顯然,初創期的洞窟小、簡單,是實用型的。

敦煌莫高窟營建——映照歷史的一面鏡子

始建於十六國的第275窟是莫高窟現存最早的三個洞窟之一

但和尚們除了個人修行,還要舉行禮佛等活動。於是,較寬敞、可容納多人的“禮拜窟”產生了。窟內不僅雕塑有高大的佛像,還繪出很多與佛教相關的壁畫。北涼時期的第275窟就已經是一個“禮拜窟”了,窟內有一個3。35米高的彌勒菩薩像,兩側則是在龜茲廣為流行的釋迦牟尼佛傳故事壁畫。這說明早期敦煌佛教與西域有著密切關係,也讓北涼時期的敦煌石窟“印”上濃郁的西域藝術風格。

5世紀末,幾經北面柔然、南面吐谷渾等戰亂的敦煌終於安定下來,戰勝的北魏改敦煌為瓜州,派魏明元帝的四世孫元榮出任瓜州刺史,這是敦煌歷史上第一次由皇帝宗室擔任敦煌地方官,無疑為敦煌文化繁榮帶來了契機。

敦煌莫高窟營建——映照歷史的一面鏡子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開鑿於西魏時期,有研究認為是西魏宗室元榮所建

元榮是個崇信佛教的皇家子弟,他從中原帶去一批開窟造像和繪製壁畫的工匠,在敦煌大興佛寺與石窟,不僅讓莫高窟的營建進入一個高潮,也為北魏時期“入塔觀像”的“中心柱窟”“烙”上鮮明的中原風格特徵,比如第285窟等。

敦煌莫高窟營建——映照歷史的一面鏡子

建平公於義擔任敦煌太守時修建了敦煌莫高窟第428窟

從北魏到西魏再至北周的一百多年,儘管三朝更替,但處於絲路要道的敦煌政治安定。北周時期,敦煌的經濟與文化十分活躍,建平公於義擔任敦煌太守時,興建了一座大洞窟(第428窟),在他的帶動下,北周時期佛教石窟的開鑿也興盛起來,且能容納多人、用以高僧宣講佛法的“殿堂窟”開始增加。

逐漸地,在北朝統治者的倡導和佛教僧侶的努力下,敦煌便成為一個佛教都會,而以後的敦煌文化史也幾乎都與佛教有關。

盛世敦煌,佛國迎來“黃金時代”

至隋朝,可謂盛世敦煌。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幼年長於寺院,一直崇信佛教,登基後,尊佛教為國教,還下令保護寺院佛像。仁壽年間(公元601年至604年),楊堅還派中使專程到瓜州(即今敦煌)崇教寺(即莫高窟)建了當時唯一的舍利塔。

公元607年左右,派駐張掖的黃門侍郎裴矩撰寫《西域圖記》一書,詳細記錄了絲綢之路從敦煌往西的三條道路以及西域的山川形勢、風土人情和服章物產等,令隋煬帝楊廣大感興趣。他於公元609年西巡,在張掖召見西域27國使節,史稱“萬國博覽會”,當地人民盛裝觀看,隊伍長達數十里。雖說這是隋煬帝好大喜功的表現,但也充分顯示出隋王朝的強盛與當地河西一帶的繁榮景象。

由於皇帝倡導扶持,佛教迅速繁榮。隋朝短短的38年間,僅在莫高窟就興建洞窟70座,有不少還是大型洞窟,這生動地反映了隋朝雄厚的經濟基礎。而隋朝對西域的“開放”政策也極大地促進了絲綢之路上的商貿文化交流,這一時期的敦煌壁畫中富有西域特色的人物形象頗為常見。

至唐朝(公元618年建立),敦煌由西部邊陲變為統領西域的後方基地,迎來經濟文化繁榮發展的高潮,也促使莫高窟營建進入“黃金時代”。僅唐前期就營建了140多個洞窟,大佛窟和大型洞窟愈加多了,莫高窟標誌性建築九層樓裡的第96窟即為“唐朝佳作”。

據考,為討好武則天,薛懷義和僧法明等僧人偽造了一部《大雲經》曰:“一佛沒七百年後,為女王下世,威伏天下。”後又作《大雲經疏》道武則天理應“當代李唐,入主天下。”公元690年,武則天登基稱帝,下令全國頒佈《大雲經》和《大雲經疏》,在各州縣建大雲寺,造彌勒佛像。

敦煌莫高窟營建——映照歷史的一面鏡子

武則天時期修建的莫高窟第96窟倚坐彌勒佛是世界最大的石胎泥塑佛像和世界最大的室內佛像

第96窟即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修建的。窟內塑有倚坐彌勒大佛像,高35。5米,是世界最大的石胎泥塑佛像和世界最大的室內佛像。佛像崇高莊嚴,面容慈祥和善,雕塑線條流暢豐滿,富有美感。據說耗時12年、耗銀1。2萬兩完成。這是莫高窟歷史上的一個創舉,清晰地映照了唐代前期國家強盛、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的時代特徵,也顯現出這一時期洞窟高大、精美的特徵和信仰型的屬性。

此外,唐朝時期的壁畫中還出現了不少外國人的形象,比如第103窟東壁就畫有各族王子聽法的《外國王子圖》。這說明,這一時期經濟繁榮、文化交流頻繁。

敦煌莫高窟營建——映照歷史的一面鏡子

莫高窟第103窟-東壁-各族王子聽法-盛唐

極盛而衰,輝煌之後悄然落幕

“敦煌的歷史分期與中國其他地區的歷史分期不太一樣。”著名敦煌學者孫儒僩告訴記者,中唐時期,即公元781年,敦煌進入吐蕃時代。

這一時期,雖然篤信佛教的吐蕃民族營造洞窟的規模不亞於唐前期,也繼承了唐前期人物造型豐滿、筆法流暢的傳統風格,但色彩已由華麗絢爛走向單調簡單。

公元842年,敦煌人張議潮從吐蕃治下收復敦煌。此後40多年,敦煌均由張氏家族統治。其間,新開洞窟70多個,不少世家豪族修建的洞窟有著鮮明的“家廟”性質;此外,還在第156窟繪製了規模宏大的《張議潮出行圖》和《宋國夫人出行圖》,開創了在敦煌石窟中描繪“出行圖”的先例。

敦煌莫高窟營建——映照歷史的一面鏡子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南壁下部-張議潮出行圖(拼接)-晚唐

公元920年,以曹議金為代表的曹氏接替張氏管轄敦煌長達100多年。崇信佛教的曹氏政權雖不遺餘力營建洞窟,但繪製簡陋、千篇一律,表現出經濟力量的衰弱和文化上的封閉性,莫高窟已然從極盛漸趨衰微了。

公元1036年,西夏佔領河西地區。在長達200餘年的統治時期,西夏這個敦煌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少數民族政權基本保持著曹氏以來的傳統,直到12世紀末才出現西夏供養人、藏傳佛教藝術風格等新的藝術特點。

公元1227年,敦煌進入蒙元時代。敦煌雖經濟發達、安定富足,但寺院比石窟更流行,所以現存元代石窟僅10來個,畫有千手千眼觀音像的第3窟則成為敦煌晚期壁畫藝術的代表之作。

敦煌莫高窟營建——映照歷史的一面鏡子

敦煌莫高窟第3窟-千手千眼觀音-元

明代以後,敦煌石窟藝術幾乎是空白。所以,一般來說,敦煌石窟的藝術史到元代便告結束。

營建雖告結束,但莫高窟的意義自古至今從未結束過。

矗立了千年的莫高窟,就像一面鏡子,不僅其營建歷史清晰地映照著歷史的千年歲月更迭,每一個洞窟更像穿越時空般“活態”呈現著每一個時代的人生百態與大千世界,誠如遊客KOOK在博文中說的:“看莫高窟,無論塑像高達幾十米,還是僅有10釐米,無論彩塑還是繪畫,我們看到的,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的地方,在於它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而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積。”(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施秀萍)

標簽: 敦煌  莫高窟  洞窟  公元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