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武鄉松北村有個“謎”樣的爐子,它在民國時候,有個不一般的作用

作者:由 歷史解密坊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06-21

現如今,人們都看慣了博物館裡琳琅滿目的寶貝,於是就想去荒郊野外尋找古蹟,切身體會歷史的滄桑印記。比如,山西長治武鄉縣有一座殘破的磚爐,雖然已經沒有實際的用處,但在歷史上卻是一樣十分神聖的建築。據當地村說,磚爐在民國時期還依然有個特別的作用,究竟這座磚爐有什麼奧秘呢?

武鄉松北村有個“謎”樣的爐子,它在民國時候,有個不一般的作用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日常生活中,爐子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最早的柴火爐,到後來的煤炭爐,再到現在的燃氣爐和電磁爐,不僅展現了火爐的發展歷史,也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象徵。另外,爐子的作用也都五花八門,有的用來取暖,有的用來做飯,還有的用來鍊鋼鍊鐵……但不管怎麼說它都是燒東西的。從考古發現可以知道,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就已經發明瞭爐子,但您知道最奇特的爐子是什麼嗎?

武鄉松北村有個“謎”樣的爐子,它在民國時候,有個不一般的作用

其實,最奇特的爐子不在博物館,而在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裡,即山西武鄉縣松北村。從縣城開車約40分鐘便可抵達松北村,然後在村民的帶領下走幾分鐘的羊腸小道,最後再沿著一條光滑的小路走到頭就能看到這座奇特的爐子。爐子坐西朝東,為六角形,高約3。4米,看起來就像一座磚塔,但其東側一面有兩個開口,才表明了它的真實身份是爐子。

在爐子的正面,還有一塊石刻的匾額,上書“焚字爐”三個大字,並且在背面還有一塊石碑,上面的落款時間為光緒庚子年,算算時間距今也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仔細觀察,發現在爐膛內部還有石刻“天地命脈”四個大字,可見焚字爐對當地百姓來說也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並且直到現在爐膛內還有焚燒不久的灰燼。或許您納悶了,焚字爐究竟是幹啥的呢?

武鄉松北村有個“謎”樣的爐子,它在民國時候,有個不一般的作用

據當地村民介紹,焚字爐完全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即焚燒字的爐子,而字的載體是書本,因此焚字爐是用來焚燒書籍的。根據史料記載,焚字爐最早出現在宋代,到明清時期就已經十分普遍,不過有些地方也稱之為“敬字亭”或者“惜字塔”,算是一種文人圖騰崇拜的載體。在古代社會,文字和書籍並不像現在這樣普及,只有少數人才有讀書的機會,因此他們讀十分愛惜書本和文字,甚至可以用崇拜來形容,所以也就有了“敬天惜字”,“惜字如金”等類似的文字觀念。

武鄉松北村有個“謎”樣的爐子,它在民國時候,有個不一般的作用

然而,書籍始終都是用來閱讀的,所以時間一久也就免不了被弄爛,但此時讀書人都不會將破爛的書隨意丟棄,而是將舊書謄抄一遍,然後再將舊書丟入焚書爐中焚燒,體現了古人對書籍和文字的崇敬之情。值得一提的是,焚燒文字或書籍時也不能很隨意,不僅需要有專門的禮儀,並且還有專門的地方,然後再選擇一個良辰吉時,就如同一場盛大的祭祀。

武鄉松北村有個“謎”樣的爐子,它在民國時候,有個不一般的作用

在傳統文化中,文字的出現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相傳倉頡造字時出現了電閃雷鳴的神奇景象,因此古人對文字總是頂禮膜拜。比如,在清代文集中有相關描述,古人會將用過的經書子集都收集起來,然後在焚字爐中封存七八年左右,最後再將其全部焚燒祭祀倉頡、文昌帝君和孔夫子等人,希望能得到庇佑從而金榜題名高中狀元。

在民國時期,焚字爐還依然在頻繁的使用,據說它還能給失明的人帶來光明,只要他能堅持將帶有文字的紙片丟入焚字爐焚燒。雖然這是一種封建愚昧的作法,但我們還是要以正確的心態去看待焚字爐,畢竟所有的出發點都是好的。現如今,很多焚字爐都已經被毀,像武北村這樣完好的焚字爐已經不多,它作為歷史文化的見證者,也需要得到妥善的保護。

武鄉松北村有個“謎”樣的爐子,它在民國時候,有個不一般的作用

焚字爐雖然很普通,但它的存著讓我們瞭解了一段鮮有人知的文化和歷史,其價值和意義也都不容小覷。隨著電子資訊化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書寫文字變成了電子資料,但我們對文字的崇敬之心不能淡化,還要像古人一樣惜字如金。

參考資料:

《話說漢字 看懂漢字的前世今生》作者:孟於翀,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標簽: 焚字爐  爐子  文字  焚燒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