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我所理解的路徑依賴

作者:由 李衛澤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18-05-29

我曾經給公司員工培訓“博奕論”中的系列觀點:納什均衡、智豬博奕、路徑依賴、囚徒困境等幾個著名的觀點,這些觀點對於員工的職業選擇及工作判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讓員工們少走了許多彎路。其中,因為路徑依賴是關乎於職業生涯規劃及工作規劃的思維模式,我也是講得最多的。

路徑依賴的意思是: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輕易走不出去。例如,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選擇是做銷售,而且銷售業績還不錯,那麼以後你想改行的機會就非常少;我一直以來就是做企劃,自認為企劃也做得相當成功,但是我一直想改行做銷售,但就是沒有這種機會。2005年,離後蘇寧後,本計劃進入酒類行業做銷售,當時一個著名職業經理人對我說:你選擇離開家電行業想法是錯誤的。一方面,在酒類行業你是一個新兵,企業不可能給你太高的工資;如果一年後你完全融入了這個行業,你可能拿到高薪,如果融入不了,那你就浪費了一年的時間;之後也影響你在家電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你在家電行業很容易就可以拿到高薪,而且以你的工作經驗,成功的機會是百分之分,所以,你的最佳職業選擇還是家電行業,還是要去做策劃。後來,我還是選擇了家電行業,還是選擇做策劃。雖然我在策劃方面獲得了成功,但還是沒法去做銷售,雖然我自認為我也算是銷售方面的行家。由此可見,我也陷入了這種路徑依賴之中。

第一個使“路徑依賴”理論聲名遠播的是道格拉斯•諾思,由於用“路徑依賴”理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道格拉斯•諾思於199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思認為,“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事物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這是因為,經濟生活與物理世界一樣,存在著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的機制。這種機制使人們一旦選擇走上某一路徑,就會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不斷的自我強化。

“路徑依賴”理論被總結出來之後,人們把它廣泛應用在選擇和習慣的各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們的一切選擇都會受到路徑依賴的可怕影響,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可能的選擇,人們關於習慣的一切理論都可以用“路徑依賴”來解釋。

一個廣為流傳、引人入勝的例證是:現代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四英尺又8。5英寸。原來,早期的鐵路是由建電車的人所設計的,而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正是電車所用的輪距標準。

那麼,電車的標準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所以電車的標準是沿用馬車的輪距標準。

馬車又為什麼要用這個輪距標準呢?

英國馬路轍跡的寬度是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所以,如果馬車用其他輪距,它的輪子很快會在英國的老路上撞壞。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從古羅馬人那裡來的。因為整個歐洲,包括英國的長途老路都是由羅馬人為它的軍隊所鋪設的,而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正是羅馬戰車的寬度。

任何其他輪寬的戰車在這些路上行駛的話,輪子的壽命都不會很長。

可以再問,羅馬人為什麼以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為戰車的輪距寬度呢?

原因很簡單,這是牽引一輛戰車的兩匹馬屁股的寬度。

故事到此還沒有結束。

美國太空梭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之後要用火車運送,路上又要透過一些隧道,而這些隧道的寬度只比火車軌道寬一點,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寬度是由鐵軌的寬度所決定的。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路徑依賴導致了美國太空梭火箭助推器的寬度,竟然是兩千年前便由兩匹馬屁股的寬度所決定的。

標簽: 路徑  依賴  寬度  選擇  家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