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隋唐300年》212篇:皇帝吃野菜,奉天保衛戰打得有多激烈?

作者:由 梁山微木說歷史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07-19

公元783年10月8日,也就是段秀實被殘殺的第二天,朱泚在長安城中誅殺了王子、王孫77人,然後自稱大秦皇帝,改年號為應天。

10月9日,駐紮在鳳翔的朱泚舊部,發動叛亂,向朱泚投降。原本要去援助襄城的數萬幽州軍隊,也突然闖入了關中,歸附了朱泚。

朱泚的實力由此急劇膨脹,10月10日,他便親率大軍,朝奉天殺了過去。

而此時,奉天城裡勤王的部隊還不足1萬,而且還有5000多名是剛剛招募的新兵蛋子,所以,一時之間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但極為幸運的是,5天之前,被吐蕃稱為大唐三大名將之一的左金吾大將軍渾瑊,剛好從京城逃到了奉天(唐之名將,惟李晟、馬燧、渾瑊三人)。

渾瑊,736年出生於鐵勒九姓中的渾部(匈奴別種),他爺爺的爺爺在李世民時期,帶領部落歸附了唐朝。

後來,他們家世代擔任皋蘭州都督(今銀川南部黃河兩岸),替大唐戍邊。他的父親渾釋之,武藝高強,戰功卓著,一直升為了開府儀同三司、寧朔郡王。

虎父無犬子,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之下,渾瑊從小就善於騎射,精通兵法。

11歲時,他便跟著父親到邊疆戍邊,當時的朔方節度使張齊丘,還和他開玩笑說:“有沒有帶奶媽來啊?”

13歲時,他又跟著哥舒翰參與了石堡城之戰。此戰之中,他一馬當先,給大家表演了好幾次什麼叫作勇冠三軍,從此聞名軍中。

安史之亂時,他先後跟隨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等人,經歷大小百餘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戰後被授予開府儀同三司,實封食邑兩百戶。

後來的僕固懷恩之亂、吐蕃入侵長安等一系列戰爭,他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終於成為了獨擋一面的封疆大吏,深受郭子儀的信任,連續10幾年都在西北抵禦吐蕃。

直到唐德宗李適即位,他才被調入中央,擔任了左金吾大將軍。

對於這麼一位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老幹部,唐德宗李適還是表現出了充分的信任,立刻任命他為京畿、渭北節度使,全權負責奉天的防禦事務。

面對朱泚數萬大軍的瘋狂進攻,渾瑊和往年一樣,再一次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他親自站在城牆之上,帶領著士兵們拼命地往城下扔石塊,放冷箭,潑滾水,浴血奮戰了整整一天。

但是,一頓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朱泚比他想像的還要勇猛,像一塊狗皮膏藥一樣,緊緊貼著奉天城,就是不退。

當天晚上,朱泚又加大了攻勢,找了一群敢死隊,直接攻到了奉天城的門口,又是撞,又是砍,城門隨時都有被攻破的可能。

眼看革命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渾瑊也找來了一群身穿重甲、手持長刀的敢死隊。隨後他下令打開了城門,和叛軍的敢死隊直接展開了肉搏。

在重甲的保護之下,唐軍將士個個以一當百,肆意砍殺,很快就取得了區域性優勢。

但是,這一幕很快就被城外的朱泚看見了,他以為城門是被自己人攻開的,所以立刻組織主力朝城門猛衝了過去。

但是的但是,渾瑊等的就是這個時刻。他早就讓人在城門口準備了幾車乾草,就等著敵軍衝鋒的時候,來一個人車版本火牛陣。

所以,等叛軍剛剛抵達城門口,渾瑊立刻讓人點著了乾草。在幾十位大漢的推動之下,一輛輛“火車”朝著叛軍疾馳而去,而“火車”的後面還跟隨著大量的唐軍。

衝在前面的叛軍,頓時被“火車”嚇得呆若木雞,隨即便被後面的唐軍剁成了肉泥。

後面的叛軍見了,也被嚇破了膽,紛紛撒開丫子就往回跑。唐軍在後面趁勢掩殺,一時之間叛軍血流成河,悽慘無比。

朱泚只好後退三里,安營紮寨。在隨後的20多天裡,雖然他每天都會派人前來攻城,但每一次都沒有第一次激烈,自然也都被渾瑊打了回去。

11月1日,唐德宗李適又得到了一條好訊息,靈武留後杜希全等人,已經率領勤王的1萬兵馬到達了渭北,距離奉天城不過20裡地。

但是,杜希全卻不敢走了。因為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

第一條是經過乾陵,也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墳墓。

優點是安全,缺點是從乾陵經過,害怕把李治和武則天震的從地下爬出來。

第二條是經過漠谷。

優點是距離近,缺點是道路險要,很有可能會被叛軍伏擊。

杜希全想走第一條路,但是又害怕被朝中的某些奸臣彈劾,所以,就把這個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呈報給了唐德宗李適。

李適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便把盧杞、渾瑊等人召集了起來開會討論。

《隋唐300年》212篇:皇帝吃野菜,奉天保衛戰打得有多激烈?

作為職業軍人,渾瑊的態度很明確,安全第一,其它靠邊站。近一個月以來,叛軍天天到乾陵上砍伐松柏,製作武器,也沒見把李治和武則天震出來,我們再震一次又有何妨?所以,必須從乾陵上經過。

作為一直以來的糊塗蛋,盧杞的態度也很明確。他表示,叛軍震你祖宗咱管不著,但咱不能自己震啊,萬一把那倆祖宗震出來,誰敢擔責?所以,應該從漠谷行軍,援軍如果遭到伏擊,咱派人去救就行了。

大家都知道,唐德宗李適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糊塗蛋,基本上是盧杞說啥他聽啥。

盧杞說只要派顏真卿過去,李希烈就會改過自新,效忠朝廷。李適就把顏真卿派了過去,結果顏真卿被殺,李希烈不僅造了反,還稱了帝。

盧杞說朱泚忠貞無比,一定不會造反,李適就趕緊派人去迎接朱泚的叛軍。結果朱泚第二天就反了,而且也稱了帝。

如今盧杞又說援軍應該從漠谷過,李適自然也不例外,又一次聽從了盧杞的餿主意。

結果可想而知,杜希全的1萬援軍被朱泚的伏兵打得是丟盔棄甲,慘敗而逃。

叛軍計程車氣由此大增,朱泚乾脆把自己的指揮部搬到了乾陵上面,一邊跺著李治的墳,一邊指著奉天,罵李適是個大傻叉。

隨後,朱泚又派人把奉天城團團圍了起來,夜以繼日地猛攻城池。

又過了十天,奉天城中的物資和糧食便見了底,為了能讓唐德宗李適活下去,守城官兵只好在敵軍休息的時候,偷偷留下城去,挖一些野菜,讓李適勉強充飢。

這時候,李適終於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把大臣們召集了起來,說道:“朕因無德,自陷危亡,是情理之中。諸位無過,最好及早投降,以便救出自己的家人啊。”

群臣聽罷,頓時哭成了一團……

可是哭又有什麼用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而就是群臣們嗷嗷痛哭的時候,朱泚又一次結集了所有叛軍,對奉天城的東北角,發動了一個多月以來,最為猛烈的進攻。

他讓一名叫法堅的禿驢,製造了一批重型攻堅武器,其中一種為長寬各十幾米的雲梯。雲梯的外面包裹著厚厚的牛皮,下面安裝著巨大的輪子,還藏有500名士兵。

具體樣式如下圖所示。

《隋唐300年》212篇:皇帝吃野菜,奉天保衛戰打得有多激烈?

唐軍看到如此龐大的雲梯,全都驚恐不已,立刻拿起利箭、巨石、火炬對著雲梯一頓招呼。但是,就跟用大刀砍坦克一樣,沒有絲毫的作用。

很快,雲梯就被推到了奉天城的東北角,埋伏在雲梯下面的叛軍,頓時像螞蟻一樣,傾巢而出,沿著雲梯奮力地向上攀爬。

朱泚則在後面親自擂鼓吶喊,為其助威。

唐德宗李適、太子李誦以及渾瑊看到事情緊急,也全部登上了城牆,和唐軍士兵們一起浴血奮戰。

兩邊計程車兵都像瘋了一樣,拉滿了弓弦,揮舞著大刀,使出了渾身的力氣,朝對方的頭上砍了過去。

一時之間,戰場之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讓人看罷膽戰心驚。

可這時,天公不作美,突然又颳起了猛烈的北風。唐軍由於是迎風作戰,頓時被刮的睜不開了眼睛。

叛軍趁機萬箭齊發,箭借風勢,風助箭威,城牆上的唐軍紛紛中箭而倒。正在攀爬雲梯的叛軍,又趁機登登上了城牆,和唐軍廝殺在了一起。

李適和渾瑊見狀,全都驚恐萬分,自知人生中最後的時刻已經來臨,不覺相視而泣,痛哭不已。

片刻之後,李適血液中流淌著的李唐皇室的血性,終於被激發了出來。他擦乾了眼淚,決定與叛軍做最後的拼殺。

他把1000多份自御史大夫、實封食邑五百戶以下的空白委任狀以及御筆,全部交給了渾瑊。讓渾瑊根據士兵們所立功勞的大小隨便委任,如果委任狀不夠,便寫在該人身上,戰後再給封賞。

做完這一切,李適抬起了頭顱,看著長安的方向,對渾瑊說出了最後一句話:“永別了!”

渾瑊聽罷,趴在地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任淚水肆意地流淌。李適撫摸著渾瑊的後背,又一次忍不住抽咽的不能自已。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一支利箭又恰好射中了渾瑊。群臣們頓時大驚失色,紛紛仰望蒼天,禱告不已。

但渾瑊已經顧不得疼痛,只見他直起身來,帶著身上的箭,便朝著前線大踏步地走了過去。

在渾瑊以及那1000多委任狀的激勵之下,唐軍又一次振作了起來,紛紛擂鼓吶喊,奮力而戰……

而在這時,奇蹟也終於出現了,叛軍雲梯的一隻輪子突然陷進了坑裡。

原來,就在朱泚打造雲梯的時候,唐軍就已經在雲梯可能經過的地方,挖了一些地道,並在地道里準備了大量的蘆葦、松脂、膏油,就等著雲梯陷入地道以後,放火燒梯。只是剛開始,叛軍運氣極好,地道一直沒有塌陷而已。

如今,大火終於從地道里冒了出來,雲梯瞬間被大火包圍。不一會兒,雲梯和梯上的叛軍便被燒為了灰燼,慘叫之聲,焦臭之氣,蔓延數里。

渾瑊大喜過望,立刻下令開啟奉天城的三座大門,對叛軍進攻了全方位、立體式地打擊。

朱泚大驚,急忙鳴金收兵。唐軍趁勢掩殺,又一次轉敗為勝。

第二天,朱泚不甘失敗,再一次集結了所有兵馬,準備對奉天城繼續發動總攻。但是,突然一條十萬火急的軍報傳到了他的營中:

李懷光已率領5萬朔方軍,從河北前線趕到了關中,並在澧泉大敗朱泚軍隊,隨後進駐咸陽。

朱泚聽聞,頓感不妙,急忙領兵逃回了長安。

幾天之後,李晟和馬燧的行軍司馬王權等人,也率領一萬五千多名精兵,從河北前線趕到了長安附近的渭橋。

《隋唐300年》212篇:皇帝吃野菜,奉天保衛戰打得有多激烈?

李適在擔驚受怕了將近兩個月之後,終於得到了一絲喘息之間。但是,也只是一絲而已,因為李懷光在這個時候,竟然也起了反心……

喜歡歷史的話,可以關注我的公號:梁山微木說歷史

每週一、三、五準時更新

在未來幾年的時間裡,筆者將以史實為依據,用類似小說的形式,將24史一點一滴的書寫下來。

其它回答與文章:

標簽: 李適  叛軍  雲梯  奉天  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