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作者:由 GEO視界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8-07-04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皖南地區多山,自古因交通閉塞,行成了獨特的文化區域,民間遺存著眾多別具特色的傳統手工藝:例如油傘、剪刀、宣紙、榨油……這些來自皖南的老手藝似乎過著“大隱隱於山”的生活。

  傳統手工藝的日漸消逝或許是傳承和歷史的損失,然而對於自然的生產和時代的發展來說,這似乎又合乎於情理,減去了那些冗繁的過程讓日常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只不過,在飛速發展的當今,這些留有傳承餘味的手工藝當何去何從?它們的價值又到底藏在哪裡?——GEO導讀

  “一直以來我對它們並沒有特別在意,直到有一天突然發覺它們的身影已經變得星星點點:兒時居住的那條老街上,母親曾經牽著我去過多少次的老剃頭店變成了普通髮廊;街尾的鐵匠鋪早已拆遷變成了百貨大樓;那個喜歡邊幹活邊和人嘮嗑的老鐵匠很多年前就搬去了大城市裡過‘好日子’……我突然有點懷念那個時候,懷念那些老手藝。”

撰文\攝影:老炮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城鎮發展和先進生產技術的引入,必然會導致傳統手工藝的衰微

,也使所依附的業者、技藝、器具等逐漸退出我們的生活,而它們之所以令人懷戀,是在使用功能之外,還附帶著傳統社會里一份珍貴的人情,是家的味道,是故鄉的味道。

因為這份懷念,我從去年末開始對徽州、涇縣和銅陵地區還保留的老手藝進行了走訪,尋找那些傳承,透過鏡頭留住那些過往,留住手藝,留住文明的記憶。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皖南老手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但發展卻不那麼平衡,一些國寶級的非遺產物比如宣紙、歙硯,都有著較好的傳承和發展;

而一些不知名的老手藝就顯得舉步維艱,有的甚至到了瀕臨消失的地步,比如涇縣的後山剪刀和琴溪陶器。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現實中的皖南老手藝人們都在時代的漩渦裡打轉,

發展與傳承到底該如何抉擇?

那些錘鉗碰撞的火花,每一個指頭尖兒磨出來的老繭,每一撮“掃清風”的宣筆毛,都讓這些精湛的技藝顯得尤為珍貴。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孤峰油傘

皖南涇縣制傘業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宋元時期就有記載。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輝煌一時的油布傘產業,如今只剩下孤峰鎮國民油布傘廠這一家了。

油布傘的製作需要12道工序

:分別為選材、量尺寸、刨竹節和分片、打孔、排竹、套傘頭、傘骨與傘頭相連、制傘面、上布、刷桐油、蓋章或署名、晾曬。因選料之嚴格和手工過程之複雜,一把油布傘從選材到製成需要一週的時間。

由於是手工作業,所以長期以來這些技術全靠老師傅的口傳心授,師徒世代傳承,工匠不僅要有極高的悟性,還要有多年的經驗積累才能做出一把既能夠擋風遮雨,又不失“風韻”的好傘。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涇縣宣筆

涇縣宣筆製造廠製作宣筆歷史非常悠久,始於秦代。

因涇縣昔時屬宣州總管府管轄,當地產的毛筆又主要於宣州集散,故因地得名曰“宣筆”。

宣筆的製作不僅精於選料,更注重工藝。

宣筆的製作需經過選料、脫脂、水盒、修毛、裝套、刻字等6大工序以及100多道操作過程而精心加工製成,極為複雜。製作好一支宣筆,需要的不光是耐心,還有那份一輩子只做一支筆的匠人精神。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涇縣剪刀

後山剪刀製作的技藝起源於宋朝末年,是在發明宣紙後又出現了剪紙才衍生出來的。

前期,後山剪刀主要以方口沉重的宣紙剪為主;經過傳承創新,口薄頭尖的民用剪也逐漸發展起來,後期則有各類剪刀幾十種。

從點爐、裁鐵,到出坯、鑲鋼,再到軋鋼、淬火,最後到敲口和整形,

後山剪刀製作需要經過24道工序

。其成品硬可斷鐵軟可剪棉,被廣泛應用於宣紙剪紙、女紅、製衣、農事等各個領域。目前,後山剪刀的古法造藝已處於失傳的境地。以前那裡有幾十家剪刀鋪子,常常是一兩百號手藝人一同燒爐錘鐵,如今這樣熱鬧的場景卻再也無跡尋覓了。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汀洲打鐵

相比之下,銅陵汀洲的查記鐵匠鋪還算“熱和”。剛到立春,查老就開始為30戶人家打造割油菜的刀了。“每天我得打12個小時,差不多能出兩把刀。現在體力跟不上了,慢慢打吧。我這傳統的打鐵手藝是門技術活,可不是隨便敲一敲。”查老說。

製造一件工具,包括選料、燒火、捶打、成型、淬火、打磨、製作等十幾道工序

。鋪子裡有個爐灶,爐膛內的火苗嗖嗖直躥。查老得先把需要鍛打的鐵料在火爐中燒紅,然後用鐵鉗鉗住火紅的鐵料移到大鐵墩上,再開始鍛打。在鍛打過程中,只能是按照經驗來衡量寬窄。

手工打鐵可不像是生產工廠裡那樣,有精準的數字測量,以便於每把刀都一樣。“我這刀啊,打一百把,就有一百把的樣子,用久了你摸一摸就能知道自己家刀的德性,用別人家的還用不慣呢。要不古時候怎麼會有打造功力的高下之分?”查老得意地說。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焦村木榨油

說起徽州的木榨油坊,人們第一個就會想到在《舌尖上的中國》裡出現過的富堨鎮那家,其實在黃山區的焦村還有一個規模更大,同時也是徽州西部地區僅存的一座老式油坊,

已有近300年的歷史,至今還保留著古老傳統的木榨油工藝。

這座油坊在一個很大的屋子裡面,門窗通亮,只要一走進這裡,就能聞到那沁人心脾的木榨油香。只見師傅們用3米長的木柱使勁兒撞擊榨油臺裡的油餅,一邊使勁兒一邊發出雄壯有力的喊聲。這樣鮮活的場景似乎很久都沒有見到了。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大通制秤

銅陵大通古鎮,

“夏洪興老秤店”位於大通鎮瀾溪老街,已有百年曆史,祖上從湖北孝感遷到大通,已有三代,

制秤手藝聲名遠播。

做一杆老秤的工序很複雜,秤桿是一種浙江產的馬尼康原木,這種原木能保證秤桿筆直且不易變形。在做一杆秤前,要先用法碼在秤桿上定好位置,再用鑽花在秤桿上打出均勻的秤眼。

沒有熟練的手藝是做不好這一道工序的,秤眼的深淺、大小,都決定了這桿秤是否能夠精確無誤。做秤不只是手藝活,更是良心活。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琴溪製陶

製陶是涇縣琴溪村的傳統產業,在這裡你可以見到最古老的製陶工序。琴溪陶窯主要生產缸、罐、壇等多個品種的日用陶器,這些陶器雖然外型上質樸、簡單,但卻藏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

歷史悠久的純手工土陶製作工藝被譽為“泥與火的藝術”。然而由於輕便美觀的塑膠和鋁製品大量進入市場,代替陶器使用,以致陶器業陷入了困境。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傳統理髮剃鬚

休寧萬安老街上有一家剃頭店,這個老理髮店有些年頭了,掌管這家店的老師傅姓黃,已經70多歲了,

他的一輩子都和頭髮與剃刀做伴。

“我的手摸一下就能知道你頭髮有多少根你信不信?別看剃頭簡單,留長留短很講究!現在理髮店剃頭的哪是門手藝啊,只知道用電動推子咯。那哪兒比的上我的剃刀啊,剃刀剃出來的活兒比那講究多了!”

老黃的店裡放著一臺使了40多年的鋁製電吹風、一個被水洗滑的石頭盆,一把磨得不能再磨的剃刀和已經磨起了包漿得蝴蝶牌理髮椅。街裡鄰坊說:”我只放心把自己的腦袋和喉管兒交給老黃。”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萬安豆皮

休寧萬安老街,這家豆腐店的店主杜延年師傅1930年生,今年已經87歲高齡了,豆腐也已經做了三代人。

店裡最熱銷的豆腐皮是限量的,一天就做那麼多,去遲了就買不到。

老杜每天經營豆腐店並不是為了掙錢,就是圖個手藝活兒,“我可閒不下來,隔壁那趙家閨女就愛吃我這豆腐皮!”老師傅說。要做一張好吃、好嚼、好煮、好炒的豆腐皮,講究的不僅是食材,還有力道、時間和心意。

對於時代的更迭,新代替舊的自然法則,我們無法根究其好壞。這些一代又一代傳下來的手工藝就好比是長河裡的金沙,因它們的存在使得年歲裡閃爍金光。在時間的長河裡,如果沒有它們的蹤影,那麼歷史將暗淡無光,但遍地是它們卻又讓江河裡的浪無法奔騰得洶湧。舊與新的這場“革命"究竟應該何去何從?——GEO

中國漸行漸遠的手工藝——皖南篇

德國國家地理GEO最早於1976年發行,如今已遍佈全球20多個國家,年發行量超過200萬冊,是歐洲發行量最大的人文地理類雜誌。本號是德國國家地理官方授權中文版。為您提供海內網高質量的閱讀!

更多精彩可訪問微信公眾號ID:GEO視界

標簽: 手藝  宣筆  涇縣  剪刀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