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古代動輒賞銀千兩,這裡的千兩真的就是今天的千兩重嗎?

作者:由 歷史確實挺有趣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03-14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會有這樣的情節:

朝臣放了一波彩虹屁,皇上安心歡喜的高聲宣佈:快點傳旨,給愛卿一千兩銀子,然後畫面就是有個太監捧著一個托盤走出來,托盤裡面全是白銀。

而在武俠片中,也經常看到綠林英雄們在酒館吃完喝完,拿出一些碎銀子放在桌子上,很得意地說:老闆,不用找了!一副很闊氣的姿態。

古代動輒賞銀千兩,這裡的千兩真的就是今天的千兩重嗎?

其實在真實的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這兩種現象是不可能出現的。

漢朝以前,皇帝多以青銅器賞大臣。

到了唐代,他們還獎勵了更多的絲綢和緞布。

直到宋代才有獎勵銀器的先例,但記載不多。

明朝,紋銀並不作為流通貨幣。大多數時候,它只是用來製作一些精美的器物,比如銀碗、銀筷子,這些往往是身份的象徵,即使勉強作為獎勵,白銀也並不受歡迎。

白銀真正在中國流通,主要是在明萬曆年間,大量歐美白銀進入中國,朝廷財政收入每年達200萬兩以上。受此影響,民間人士也開始用白銀結算。比如去酒店吃飯,飯後可以用銀子結算。

當然,整個明朝,銀的使用量都比較少,大部分人還是用銅幣。

到了清代,使用銀作為貨幣變得更加普遍,許多人不再隨身攜帶銅幣,而是換成了銀幣。

首先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紋銀。由於銀的大量使用,自然要求銀的純度,所以清政府根據銀含量的純度將銀分為四個等級。一級為純銀,含銀量為100%;第三類是含銀量在99%以上的純銀;第三類是含銀量在93%以上的花紋銀;第四類是含銀量在90%以上的標準銀。所以,我們經常在電視或歷史書上看到這樣的話,……相當於多少兩花紋銀,其實就是個拿參照物比較的操作。

如果你還不明白,你可以把銀紋當成標準煤。我們常說某個企業一年消耗多少標準煤。並不是說這家企業真的燒了這麼多煤,而是指公司消耗的能源相當於這麼多煤。

好的,明白銀子的意思了,接下來說說這千兩,大家對一千應該沒有什麼異議,關鍵是兩是有多大。中國古代,重量的計量一直在變化,明代以後才逐漸趨於穩定。由於白銀是明代以後作為貨幣出現的,所以我們只討論明代以後的兩。按規定,明代一斤為595克。直到1929年實行計量改革,才將每斤595克改為每斤500克。而且在古代,一斤是十六兩,不是現在的一斤。有一個成語叫“半斤八兩”就是這麼來的,按照舊制度半斤就是等於八兩。

這樣大家就可以輕鬆算出,明代一兩的實際重量應該是595除以16,等於37。1875克。比起現代的一兩個等於50克,確實輕了很多。繼續換算,一千兩實際上是37。1875公斤,也就是74公斤左右。這個重量不夠大,大部分大人都能扛,但如果放在托盤上,雙手扛著,恐怕大部分朋友都做不到。

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找一袋50斤和一袋20斤的麵粉放在托盤上。就算你是大力士,能扛得住,也絕不會像電視劇裡那樣輕輕鬆鬆的捧著。你一定有一張通紅的臉和顫抖的雙手。過了一會兒支援不住了。。。

前面我們說過,銀紋只是一個法定銀二標準成色,所以可以換算。就像我們說一個物品值多少美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一千兩白銀當然也可以兌換,比如黃金。

明代,金銀兌換比例為1:10,所以7斤半的黃金價值一千兩白銀;而到了清末,兌換比例達到了1:20,所以只需要不到4公斤的黃金就可以用托盤輕鬆取出。另外,清代的銀兩保有量已經非常發達,很多人都在使用。

綜上所述,一千兩銀子只能在清代出現,按照當時的計量,重達74多斤,普通人用盤子拿不出來。但如果換成黃金,還是有可能的。當然,如果在盤子上放一千兩銀子,用紅布蓋住,也是很合理的形式。可惜大部分電視劇在這個地方播放的時候,都帶出白銀!就只能說是藝術需要了,呵呵!

你還知道哪些古代的銀兩方面的故事,評論區告訴我

標簽: 白銀  一千兩  托盤  含銀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