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金丹大道闡秘》(2015年)摘錄-02

作者:由 蔡衍顓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9-08-03

我傳授的修煉方法,來源於我的師父—嶗山道長匡常修,我的師父是山東青島太清宮的住持,他在世的時候任過很多職位,譬如中國道教協會的理事,山東道協的,青島道教協會會長,還有政協委員等等,這些具體頭銜大家在百度上搜索,就不詳細講。那我師父所修的金丹大道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師父是金山派,也叫嶗山派的21代傳人,嶗山派為什麼也叫金山派呢?因為第一代祖師孫玄清祖師,他的字是金山,孫玄清祖師所住的地方就是嶗山,包括我師父,21代都住在嶗山,所以又叫作嶗山派,又叫金山派。那麼孫玄清祖師這個金丹大道又從哪裡來呢?是從張三丰而來。張三丰大家都知道,武當派的祖師,那麼跟嶗山又有什麼聯絡呢?據說張三丰有幾次去嶗山那裡雲遊,嶗山派的祖師孫玄清有幸拜到張三丰祖師的門下,得以真傳,張三丰祖師又從哪裡學來呢?張三丰祖師師從道家龍門派。龍門派的創始人就是邱處機(邱長春),他是龍門派的開山祖師,邱長春又是拜王重陽祖師為師,當年邱處機,還有馬丹陽、孫不二、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一共7個人,都是王重陽祖師的得意弟子,歷史上稱為全真七子。那王重陽祖師的功夫又從哪裡學來的呢?歷史上很多地方只是說得異人傳授,但是也有一些傳說,說他是呂祖傳授的,這麼看來,呂祖這個人就很有傳奇色彩,因為呂祖本來是唐朝人,到王重陽祖師是屬於宋朝時代,這個跨度比較長,當然從歷史在排北五祖來看,就是從王玄甫到鍾離權到呂洞賓到劉海蟾到王重陽,他們是以每一個人所處歷史年代來排的,但是從一些傳說中,王重陽祖師就不是劉海蟾祖師直接傳他的,劉海蟾祖師也是得呂祖的真傳,只是他生的年代比王重陽祖師早,是這麼排下來的,那麼王玄甫又是誰呢?這個是歷史上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也有一說是李鐵柺的一個化身,還有一傳說太上老君的化身等等,這個真的就沒辦法考究,主要能考究的就一直追溯到漢鍾離,就是這麼一路下來。那麼道教史上有流傳很多流派,最鼎盛的時候有分為五大流派,就是東南西北中,以王重陽祖師為代表的北派,就以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這五位祖師合稱北五祖。雖然後世有南宗五祖,嚴格來說,南宗五祖的開山祖師張伯端,據說張伯端是跟劉海蟾學習的,也有一說說他也得到呂祖的真傳,這個南五祖這邊就是以張伯端為開山祖師,接下來就傳石泰,石泰就傳薛道光,薛道光就傳陳楠,陳楠就傳白玉蟾。那麼還有東派,東派就是陸潛虛,好像有一個道號叫陸西星,西派那位祖師叫作李西月,中派以李道純為代表,李道純他對頓超法門非常推崇,他有所謂的儘性至命的這些理論,也就說修道的人可以直接從性功下手,頓超三丹田的境界而進入還虛合道。不過歷史上有種種的記載都說東派、西派、南派、中派基本上都是尊呂祖呂洞賓為祖師,當然後世也有所謂的符籙派什麼其它很多流派,嚴格來說都基本上跟呂祖也就說跟北派的關係很密切。

那麼我們回頭來看,天下那麼多流派的道家法門,他們修煉的功法主要分幾大種類呢?嚴格來說,這些正統的流派,祖師留下來的著作,他們差不多都是有兩個模式,一個是隻是完全留下漸修次第,有一些祖師他是漸修和頓超都有留,有一些祖師他完全都是以頓超的方法來留。那麼具體怎麼來舉例呢?如果一直追溯到源頭,道教基本上都尊老子李耳為祖師,而且有一個神秘的傳說就說老子就是天上的太上老君來降世的,當然請大家記住,這是傳說,到底是真是假,也很難定論,那麼道家是不是從老子才開始呢?不是的,嚴格來說,我們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基本上都是叫作道文化,一直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那麼三皇在歷史上也有一些爭議,到底是哪三位稱三皇呢?如果以我個人的看法,我就偏於認為應該是隧人、伏羲、神農這三位來定為三皇,當然有一說女媧定在三皇裡邊,但是讓我來說,隧人氏他是發明了取火和熟食,伏羲他觀察出河圖洛書等等天地相應的道理,神農嘛,他就發明了耕種,所以這三位古聖先賢對人類的貢獻是很大的,所以說道文化嚴格來說可以一直追溯到遠古時代,他們這些先人所積累的種種智慧都可歸納為道文化,那麼關於這個道字嘛,我們這個是不是屬於道門哪?它跟後世的儒家、法家、墨家是不是截然分開的?嚴格來說都不是截然分開的,一切對大自然的認識的正確言論都可以歸入到道,也就是人類的一切正確的文化都可以稱為道文化,從廣義來說,應該這麼來定義。

那回頭來說,我們繼續來說就以老子為代表的,他留下的著作就是《道德經》,《道德經》這整部經看起來好像沒有說到具體修煉的,其實是有的,我剛才為什麼說以老子為代表呢?因為老子留下的《道德經》是由尹喜,他的一個弟子尹喜這麼慢慢地流傳下來的,所以以老子、尹喜等等這些流派的人,他們都是以《道德經》為教科書,那《道德經》這本經它屬於頓超的方法,也就是師父口傳心授,弟子當下相應而成就的,它具體的心法就在第一章的“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有觀其徼。”其實這個心法跟佛家頓超法門這個《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一致的。所以他是必須有明師口傳心授,口傳就是幫你破迷,心授就是師力加持,這種做法是最高效的,稱為頓超法門,但是必須有個條件,就是要有明師指導,求道者也必須真誠地聽師父的教導,這樣就漲功特別快。那接下來,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就王重陽祖師,王重陽留下的著作很多,譬如說《立教十五論》等等,在說到具體修煉方面,是以《五篇靈文》這個影響力最大,武俠小說這個《射鵰英雄傳》裡邊也有很多地方提到《五篇靈文》,但是我讀過的《射鵰英雄傳》發現它裡邊就沒有談到《最上一層要訣》,就沒有,金庸先生雖然是博學多才,但是可能他老人家是沒有真正拜師實脩金丹大道,所以他就忽略了《最上一層要訣》,其實《最上一層要訣》正好是金丹大道頓超法門的教科書,你們自己去讀就讀不出什麼,但是如果有明師來教你,師力加持,你馬上明白,噢,《最上一層要訣》原來就是頓超法門的教科書。那接下來,我們就講到另外一個很著名的人物,就是張三丰祖師,張三丰祖師也留下很多著作,其中說到修煉方面最吸引人的就是《無根樹》,《無根樹》我記得一共是24篇,我曾經一口氣讀完,你們不懂的去讀,就覺得哎呀高深莫測,像我們真的是跟隨明師實修親證的人,我一讀完就知道, 24首詩其實就是講一個從築基到氣通小周天,就這麼簡單。但是古代一些道家的宗師,大多數是讀書人,秀才出身,這些才華橫溢的祖師們,他們有時也逍遙物外,太有閒情逸致了,所以這個小周天他就用了24首詩來形容,當然他其中也講到一些預防入魔的注意事項,其實就是在講這個事情,那張三丰祖師的其他著作,我就不是很熟悉。另外,我們再來找一個道家的名人,就是南宗祖師張伯端,張伯端他的道號就叫作紫陽真人,所以張伯端也叫作張紫陽,他寫的《悟真篇》,也是以詩的形式寫了很多很多,其實嚴格來說都離不開王重陽祖師的《五篇靈文》和《最上一層要訣》。所以你們去讀這些古人的著作的時候,你們真的是要留意,要不然你們就雲裡來霧裡去,真的是皓首窮經,也是望洋興嘆,因為這些古人的著作真的是汗牛充棟。

根據蔡衍顓先生在2015年7月5日的《金丹大道闡秘》專場講課錄音整理,未經蔡衍顓先生本人校對,請以當日錄音為準。

標簽: 祖師  王重陽  張三丰  嶗山  呂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