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高中政治高中議題式教學的原則與實踐

作者:由 唐友軍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11-19

(作者:四川省唐友軍)

摘要:議題式教學法近年來開始受到廣泛關注,被認為是提升學生社會參與能力,培育學生思想政治課程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思考和探討,能夠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鼓勵其有序地參與公共事務,這與我們新課改的學科核心素養相一致。如果能有效地將議題式教學融入思想政治課堂,那麼對於實現思想政治課立德樹人的功能將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議題式教學,設計原則,核心素養,教學情境

前言:時代性、實踐性、參與性、開放性、問題性、過程性是思想政治課的突出特點。議題式教學將學生、教師、課題廣泛地聯絡起來,讓課堂成為一個交流學習的共同體,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與自主交流。議題式教學往往是以一組結構化、系統化的實際問題為根基,是一種讓學生在課堂中吸收新知識、產生新理解、發表新看法的課程模式。在此課程模式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極強的鍛鍊,同時思維能力、認知能力、決策能力都會有一個極大的提升。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興趣都有極大的幫助,在實踐中教師更應全面掌握並熟練應用。

一、什麼是議題和議題式教學?

如何理解議題?議題是將主題置於話題討論中的問題。”簡單講,議題是可以“議”起來的問題。議題與問題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新課標對思想政治課教學“議題”的描述是:“議題,既包含課程的具體內容,又展示價值判斷的基本觀點;既具有開放性、引領性,又體現教學重點、針對學習難點”。據此,選擇議題應堅持“四個要求”:一是要具有鮮明的學科主題。二是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三是要有利於有效學習過程的展開。四要有利於培育學科核心素養。教師既要了解學生對議題的認識狀況及原有經驗,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又要了解議題的實踐價值,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

什麼是議題式教學?是指以學生真實生活情境中具有開放性、指向性、思辨性、綜合性、系列性的探究話題為抓手,以結構化的學科知識為支撐和主線,以提高學科核心素養為核心,透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課上合作探究等方式進行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議題的設計原則

《新課標》指出:“教學設計能否反映活動型學科課程實施的思路,關鍵在於確定開展活動的議題。”思想政治教學議題的設計必須服務於思想政治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實施,並把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根本目標。在這個總原則的指導下,議題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具體原則:

1、思想性原則

思想政治課程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決定了育人目標的方向性。由此,教師設定議題時在方向上應增強看齊意識。同時注意目標的轉化與銜接。根據政治核心素養的要求,確定具體的課程目標,再把課程目標轉化為教學目標,然後根據教學目標設定教學議題,進而圍繞議題創設情境、設計任務,並配以相應的評價設計,最後透過課堂教學和評價的實施,達成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

如在講到市場配置資源與國家宏觀調控時,可讓學生討論分析拆除秦嶺北麓違規別墅群是不是一種資源浪費,引導學生認識中央“保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實現思想認識上的轉變。議題要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避免將可能引發價值衝突、理念衝突但缺乏社會共識的議題引入高中課堂。應慎用揭露社會陰暗面的案例,以免學生思想上產生迷惑和動搖。

2、生活性原則

教育要回歸生活。設計議題時,應立足於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社會實踐,在現實生活與未來生活、個體生活與集體生活、虛擬生活與現實生活的分歧點、交匯點上選擇並創設情境,設計問題鏈,形成議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獲得成長。

例如,在經濟生活“市場配置資源”的教學時,以學生熟悉的學校食堂為素材,設計系列議題:①每天中午高一年級的同學為什麼會比其他年段晚10分鐘下課?引導學生感悟“資源的有限性與人的需求的無限性的矛盾”。②學校有甲乙丙三家食堂,你們更喜歡去哪家用餐,為什麼?③假如我們學校有這樣的規定:高一年級同學只能去甲食堂用餐,高二年級同學只能去乙食堂用餐,高三年級只能去丙食堂就餐,你們會喜歡嗎?以此議題讓學生思考“市場和計劃是資源配置的兩種手段”,通俗易懂。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④“假如你是食堂經理,談談你如何讓同學們都喜歡到你的餐廳用餐?”。到此,老師又可以順勢引導學生推出“市場調節的機制”,即價格、供求、競爭對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

3、思辨性原則

議題要具有可議性。它針對的問題是結構不良的問題,“A"(現實狀況),“B"(目標狀況)以及由“A"到"B的途徑即"C"(解決方案)都存在問題。針對這幾個方面可能都存在的問題,需要深入研討,發揮集體智慧,共同來解決。教師在實施思辨性教學中,要教會學生綜合使用下列方法,開啟思維的大門:一是ー分為二的觀點,多角度闡釋問題,避免簡單化;二是用發展和聯絡的觀點,分析因果關係,透過現象看本質,避免淺層化。三是用辯證否定的觀點,避免思想的僵化和教條化。

例如,在教學《價值與價值觀》時,可設計一個辯論賽。背景材料:某年5月2日凌晨,福建寧德一民房起火,火勢猛烈,為救95歲老太,23歲消防員火海犧牲。請問,為救老人獻出年輕的生命值不值?為什麼?將持“值”與“不值”兩種意見的學生劃分成兩個陣營,把課堂變成一個辯論賽場,選出主持人進行對抗辯論。

4、綜合性原則

現在的思想政治課程涉及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學科,具有很大包容性和綜合性的課程。所以,設計思想政治學科議題,應堅持綜合性原則。議題是教學中所有問題聚焦的中心,是可以多維度觀察、多角度探究、多層面剖析的,是綜合而非單一、開放而非封閉、複雜而非簡單的。

例如:多角度審視“中美之間的較量”

經濟生活:評述遵循世貿組織規則的典型案例,感受經濟全球化過程。政治生活:印證國家利益是決定國際關係的主要因素,我國在國際關係中必須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

生活與哲學:說明事物自身“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衝突

5、情境性原則

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一句精闢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嚥。但當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就在享用佳餚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境之於知識,猶如湯之於鹽。知識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被吸收。

教學情境是由教學的具體環境和教學內容、師生情緒和情感等所構成的教學氛圍。情境包括“情”和“景”兩部分。教學情境的型別包括:透過實物創設的情境;透過影象創設的情境;透過活動創設的情境;透過語言創設的情境;透過“背景”創設的情境以及透過問題創設的情境。

例如:在進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議題設計時,我以“文化為什麼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為議題,這個議題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比較抽象,因而我設定了幾個相關子議題。(1)列舉中泰兩國民族節日,人們慶祝傳統節日為什麼不一樣?(2)中泰兩國人民慶祝新年時,有什麼共同點?(3)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是什麼樣的關係?(4)我們應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這四個子議題之間從現實材料到感性認識,再從感性認識經過思考上升到理性認識,再來思考回答現實問題,環環相扣,由淺入深,不斷突破思維障礙。

6、層次性原則。

一般來說,一節課的教學往往圍繞一箇中心議題設計幾個子議題,使整個課堂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所以教師在設計議題時,必須考慮教學議題之間的關聯性,使各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既具有邏輯性,又能體現層次性。

例如,在“如何創造並實現人生的價值?”的教學時,先設定一個總議題:如何創造並實現人生的價值?環節一:商議•致敬袁隆平。設分議題1:袁隆平創造人生價值的根本路徑是什麼?他為社會和個人創造了什麼價值?(分析得出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環節二:辨析•正視袁隆平,設分議題2:雜交水稻是團隊的功勞,還是袁隆平的功勞?(分析得出客觀條件與主觀條件)。環節三:議題延伸•強國有我。設分議題3:青年一代應該如何創造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分析得出:①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根本途徑) ②。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客觀條件) 。③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觀條件)

結束語:教師在設定議題式課程流程的時候,可以分為四個環節:第一是將議題傳達給學生,確保學生能夠接收到議題資訊;第二就是思考議題的過程,學生在針對議題進行理解的時候,要明確自身的討論方向;第三是議題討論的過程,這個過程當中學生不僅要闡述自己的意見,還需要思考別人的討論是否合理;第四就是對議題進行總結和思考,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觀點進行評價,點明議題的核心內容。比如,教師根據“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這一課制定課程流程的時候,可以先提出“中國能不能不對外開放?”這個議題,然後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接著讓學生敘述自己的觀點。當學生探討完畢以後,教師對學生討論出來的結果進行評價。最後,教師可以從原因、意義、影響等方面點明此次議題的中心。

參考文獻

李學莉。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議題創設的策略。現代交際。2020(15)

李燦。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的困境及設計最佳化。四川師範大學,2020。

王靜慧《議題式教學的實施依據》浙江省嘉興市第一中學

本文作者:四川省江油中學唐友軍

電話:13778122435(微信同號)郵箱:1051218238@qq。com

標簽: 議題  教學  學生  情境  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