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作者:由 知乎使用者73TZ9H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8-11-09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根據民間佛教記載,十八羅漢原只有十六羅漢,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後來在十六羅漢的基礎上發展成十八羅漢。關於十八羅漢後來補上的兩位羅漢,說法不一。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一說是著《法住記》的玄奘法師與慶友 。前蜀張玄和五代僧人畫家貫休分別畫了十八羅漢圖,宋代時,蘇東坡分別為上述的畫賦詩題贊。認為十八羅漢中的 第十七尊羅漢是“慶友尊者”,也就是《法住記》的作者,第十八尊羅漢是“賓頭羅尊者”(為第一尊羅漢的異名。)一說是伽葉與布袋和尚。清朝皇帝乾隆則私自定十七羅漢為降龍羅漢(即伽葉尊者),十八羅漢為伏虎羅漢(即彌勒尊者)。在民間工藝品的十八羅漢,多為降龍羅漢、伏虎羅漢。

釋迦牟尼佛 身邊十六個修行者。是民間佛經中提到最多的一組羅漢。

現存最早記載所有十六羅漢名字的漢譯佛典是《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由唐代高僧玄奘法師所譯,難提密多羅是梵語音譯,意譯為“慶友”,十六羅漢即賓 度羅跋惰、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釐惰、蘇頻陀、諾詎羅、跋陀羅、迦裡迦、伐羅弗多羅、戊博迦、半托迦、羅怙羅、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 半托迦十六尊者。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由於十六羅漢的生平資料很少,自《法住記》譯出以後,十六羅漢受到佛教徒的普通崇奉,其造像也逐漸流行起來,但是《法住記》中並沒有對十六羅漢的的相貌進 行具體描述,造像者根據佛教常識,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僧人形象,進行藝術誇張,塑造出了清奇古怪的羅漢形象。關於十六羅漢的影象,最早的是《宣和畫譜》的記 載,後梁張僧繇畫有一幅十六羅漢像;關於十六羅漢的雕刻,最早的是杭州煙霞洞吳越國吳延爽發願造的十六羅漢圓雕坐像。此外,蘇州用直保聖寺、山東長清靈嚴 寺儲存有北宋塑造的羅漢像。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民間意譯上有三層解釋:

一說可以幫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煩惱;

二說可以接受天地間人天供養;

三說可以幫人不再受輪迴之苦。

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是偉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已了脫生死,證入涅盤(無生)。堪受諸人天尊敬供養(應供)。於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淨,隨緣教化度眾。

阿羅漢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

阿羅漢,即自覺者,在大乘佛教中羅漢低於佛、菩薩,為第三等,而在上座部佛教中羅漢則是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果位。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在中國大乘佛教寺院中常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和五百羅漢。在十八羅漢 石雕作品唐代〔法住記〕載,謂 偉大的佛陀 臨涅盤時,囑付十六大阿羅漢,自延壽量,常住世間,遊化說法,作眾生福田,故佛寺叢林裡常雕塑羅漢像,供養者眾。十八羅漢乃世人於十六羅漢外另加降龍、伏虎二羅漢。而五百羅漢,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時常隨教化的大比丘眾五百阿羅漢,或佛陀涅盤後,結集佛教經典的五百阿羅漢。

五代時高僧貫休大師,所繪的十六羅漢像姿態不拘,形骨奇特,胡貌梵相,曲盡其志,為羅漢畫像中之名作。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石雕羅漢的來歷(精美石雕羅漢賞析)

石雕羅漢

​羅漢像因無經典儀軌依據,會隨各代的藝術家來創作表現。通常是剃髮出家的比丘形像,身著僧衣,簡樸清淨,姿態不拘,隨意自在,反映現實中清修梵行,睿智安詳的高僧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