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為什麼調律之後,鋼琴的聲音會更“糟”?

作者:由 湘江<em>鋼琴</e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04-30

曾經遇到過這種情況,有使用者問:“為什麼鋼琴在調律之後聲音更彆扭了?”

那麼,有沒有可能“調律之後聲音更糟了”?答案是肯定的。這其中不排除某些調律人員技術水平不足,更多的是使用者對調律引起的瞬間聲音變化的不適感。我們來看一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調律之後,鋼琴的聲音會更“糟”?

為什麼調律之後聲音更“彆扭”了?

調律之後,鋼琴的音律發生了那些變化呢?首先就是音高符合標準了。簡單的說,就是“音準了”。在此時,各音程關係準確、同音弦組音高一致、八度音程中的上方音的基音與下方音的二次諧音重合、所有音的聲波成束,正是鋼琴共鳴盤(琴絃、鐵板、音板)共振的最大時刻、共鳴的最佳時刻。

但由於走律是在相對較長時間內的一個漸變的過程,習慣“音不準”這一聽覺感受的某些人,會對調律使鋼琴在短時間內迅速實現“音律準確”的“劇烈”變化感到不適。他們可能會說:“聲音怎麼不如原來好聽了?怎麼沒有‘水’音了?”這其實是由於在彈奏單音的時候,聲音因“成束”而較之原來“同音弦組音高不一致”顯得“單薄”。在彈奏和聲的時候,他們的想法就會改觀。這是因為,彈奏和聲時,由於音程關係準確聲音因“成束”而豐滿。

此外,由於調律後聲波成束,強烈的共振、共鳴會使得原本很微小的問題顯得很明顯,這也是使用者覺得聲音更“彆扭”了的原因。

為什麼調律之後,鋼琴的聲音會更“糟”?

調律之後哪些現象更明顯了?

箱體擴聲更明顯:鋼琴的箱體相當於一個聲場,零部件運動(主要是擊弦機、踏瓣回落)所發出的聲音會被箱體放大。“音準了”之後,箱體擴聲更佳,這種零部件運動導致的雜音會更明顯。

共振雜音更明顯:因共振而產生的雜音即共振雜音。演奏時,如果某音或某幾音的頻率使鋼琴內的部件或鋼琴外的物品產生足夠強的共振,共振雜音就會出現。

觸弦泛音更明顯:制音器制音時會與琴絃相觸。制音器音頭觸弦的一瞬將琴絃分割,並會產生相應的泛音。如果制音器音頭過硬,無法完全制住琴絃的振動,觸弦產生的泛音就會顯得刺耳。

為什麼調律之後,鋼琴的聲音會更“糟”?

共鳴延音更明顯:“音準了”之後,各同音弦組音高一致,相互間成八度、雙八度、三八度……音程關係的各弦組對應諧音重合;在彈響某一音的時候,與其成八度、雙八度、三八度……音程關係的各弦組的琴絃一同振動。此時,若是制音器音頭與琴絃接觸角度不佳或制音器音頭長度不夠、無法充分制音,就會出現“不彈的時候,還有‘轟轟’聲”的情況。

音色不均的缺憾更明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弦槌之間的軟硬差別會逐漸增大。“音準了”之後,同音弦組音高一致,弦槌的軟硬狀態會在擊弦的時候充分展現出來,由於弦槌的軟硬程度不同導致的音色差異就很明顯了。

為什麼調律之後,鋼琴的聲音會更“糟”?

問題可以解決麼?

經過調律師的修理、調整,上述現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將松落的部件重新緊固或改變物品的擺放位置即可消除來自於鋼琴內部或外部的共振雜音;調整制音器音頭的角度、改變制音器音頭的長度,使制音器制音充分,箱體擴聲、共振及共鳴延音導致的雜音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抑制;針刺制音器音頭使其變軟,使制音器音頭充分接觸琴絃可以消除觸弦泛音;用針刺或塗抹處理液的方法可以改變弦槌的軟硬程度,使鋼琴的音色達到整體一致。

標簽: 制音器  調律  音頭  共振  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