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黔之驢,龐然大物《柳河東集·三戒》

作者:由 平平靜靜噠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08-22

黔之驢

黔驢技窮

黔驢之技

龐然大物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三戒》

【原文】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

稍近,益狎,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

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㘚,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

【今譯】

黔(唐代設黔中道,管轄四川南部和貴州北部部分地區,黔是唐代行政區域黔中道的簡稱,今貴州簡稱黔)。

相傳唐時黔地本來沒有驢子,有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裝載了一頭驢運進黔中,帶進來了一頭驢子。

運到以後,卻沒有什麼地方可以用得著,沒有用,就把它放養在山腳下。

老虎瞧見它,看到它真是個又高又大的傢伙,老虎沒見過這個龐然大物,還以為它是神怪,十分懼怕。

老虎就躲在樹林中偷偷地看它。後來,又慢慢地走出樹林,漸漸出來小心翼翼地向它靠近,疑惑著,終究弄不清它是個什麼東西,仍然不瞭解它的底細。

有一天,驢子突然長叫了一聲,驢子的一聲長鳴,老虎大為驚駭,害怕得了不得,嚇得掉頭就逃,趕忙逃得遠遠的;

老虎以為驢子就要吃自己,非常恐懼。

但是老虎又來來回回地仔細看看它,透過來回觀察,老虎覺得它也沒有什麼特別本領似的。

而且驢子的叫聲老虎越來越聽慣、熟悉了。又靠近驢子,走到驢子的前後,轉來轉去,但始終不敢搏擊捕捉它,仍舊很小心謹慎。

老虎再稍稍地挨近驢子,更加不在乎,隨便嬉戲它,態度越來越輕侮,或者故意過去碰碰它,進一步從側面衝撞它,從正面冒犯它。

驢子非常生氣,禁不住對老虎發脾氣了,驢子狠狠地用蹄子踢了老虎一腳。

老虎因而看清了驢子的本事,十分高興,心裡盤算著,心想道:“這傢伙的本事只是這麼多,不過如此罷了!”

老虎就跳躍起來,大吼一聲,騰空直向驢子猛撲過去,咬斷了驢子的喉管,啃完了它的肉,然後才走開了。

唉!驢子這東西,身軀高大,龐大的外形好像很有道行;聲音宏亮,好像很有本事。

當初如果不顯出它那有限的一點本領,老虎雖然兇猛,總還是存在疑惑、畏懼的心理,終究不敢攻擊獵取它 。

現在落得如此的下場,可悲啊!

【賞析】

《黔之驢》是柳宗元的著名寓言《柳河東集·三戒》中的一篇。

“戒” 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寫這種文體的目的是要人有所警戒。

《三戒》的意思是三件值得引起人們警戒的事情。含《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則寓言故事,借麋、驢、鼠諷刺現實。

《臨江之麋》寫一隻慣受主人庇護的小鹿,一出家門,便被野狗吃掉。

《永某氏之鼠》寫一群老鼠先受老房主縱容,後被新房主徹底消滅。

三者的共同特點是:不能正確分析自己的力量,卻憑藉外界條件來活動,並因此招徠了死亡之禍。

《黔之驢》是一篇很有名的寓言,寫的是貴州龐然大物的驢子,虛有其表,本領有限,雖可矇混一時,終不免露出本相,很快被老虎識破其虛弱的本質,終於被老虎吃掉的故事。

有人認為它是影射當時腐朽專權的宦官集團(當時統治集團中某些官高位顯、仗勢欺人、無才無德、外強中乾的上層人物);也有人認為作者是藉此總結參政失敗的教訓(這篇文章是柳宗元在被貶往永州後寫的)。

這則寓言故事,有豐富的寓意,辛辣地諷刺和嘲笑了那種愚蠢無能、外強中乾的反面人物;熱情地肯定和讚揚了那種不被龐然大物所嚇倒,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正面人物。

它啟發人們:一切貌似強大,外強中乾的對手並不可怕,只要認真對付,是完全可以戰勝的。

它不僅含有驢被老虎吃掉的教訓,同時也提供了虎吃掉驢的勝利經驗。

它告訴我們,要有真才實學,不能徒有其表。同時還告訴我們,面對未知事物,不要被它的表象所迷惑,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進一步探求它的本質。

我們常用的成語“黔驢技窮”、“黔驢之技” 、“龐然大物”就出於這裡。

後以“ 黔驢技窮”比喻本領有限,最後一點本領已經使完,has exhausted its tricks,最終到了無能為力的地步。

“黔驢之技”放在貴州的驢,the proverbial donkey in ancient Guizhou,它只會叫著嚇人。比喻一個人只有一點點或無用的本領,再也沒有什麼更大的本事了 with nothing left in tricks。

“龐然大物” huge creature,形容表面強大而實際脆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