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怎麼看待現今的後真相時代?

作者:由 破曉時分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0-12-16

怎麼看待現今的後真相時代?清風小偉2020-12-17 11:02:36

我覺得問題不在於資訊是否完整,因為現在的營銷手段就是斷章取義,所以你拿不到完整的資訊,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心態,把他們當作一個故事就好了,因為“好壞”只存在於童話故事裡,現實社會中是沒有好壞的,這些營銷號就是把真實事件斷章取義然後給人加上好壞的標籤。對於網上發生的一切故事我都是看看就好,包括權威的新聞,都沒必要當真,即使是真的又怎麼樣嘍?跟你有啥關係?與其讓自己被他們帶著節奏走,不如我們把他們當作猴子來看

怎麼看待現今的後真相時代?懶螞蟻的思考2021-08-31 15:37:47

在後真相時代,“事實不再是觀點產生的基礎,相反,它接受觀點的選擇和改造”。(1)

“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當代人正處於“網路化事實”(networked facts)的階段。他認為,“大到不可知”是網路化事實的一大特點。僅以新聞領域為例:從前,新聞的生產由專業的大眾媒體完成;今天,藉助智慧手機和網路平臺,人人都可以釋出“第一現場”的相關資訊,網際網路的連通使得世界上發生的所有事在理論上變得可知,事實呈井噴式增長。”(2)

“事實看似空前繁盛,人類卻失去了掌握事實的能力,併為此憤懣不安。”(3)““大到不可知”的事實催生了人們對真相“憤世嫉俗的態度”,因為過於廣博的事實宣告了人類總結能力的失效。在我們依據已知的大量事實作出結論時,“網路化事實”中總是可能潛藏著未知事實,我們不知道其數量多少,甚至不知這種未被挖掘的事實是否存在,於是一切變得搖搖晃晃。”(4)“儘管我們的理智儘可懷疑資訊的真實性,但“大到不可知”的事實與“一切皆有可能”已使人在鄙棄假訊息前放棄了對自己的辨別能力的信任。”(5)

“更為致命的是,數量龐大且隨手可得的事實便利了各種觀點對它的挪用,在辯論中,舉證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每一個觀點都擁有自己的“事實”。相反,查證倒成了一樁不討喜的苦差事。既然事實來得輕而易舉,那麼在辯論時,大量堆疊有利於己方觀點的事實就比去核查對方的事實、反思其觀點更輕鬆、更容易實現。對現實事實的共同認知不再是討論的前提,事實大可以與觀點一起“自說自話”。”(6)

“事實的井噴式增長削弱了人認識現實的信心,觀點對事實的隨意援引進一步消解了事實作為知識基礎的價值。在後真相時代,事實的作用不過是為觀點站隊,兩者之間不再有涇渭分明的界限。因而,說出“事實”可以和信口胡謅一樣容易。事實的生產不需要經過收集、核驗、整理等一系列複雜過程,它只需要被“感受”,尤其是當後現代主義告訴人們“現實是知識的建構,而知識由權力建構”後,用來認知事實的理性和事實一起遭到貶黜,“感受”成為挑戰權威的先鋒和認知世界的唯一手段,“情緒高於事實”也由此獲得正當性。”(7)

參考文獻:

在批次生產的假新聞背後,民族主義陰魂不散,“後真相”屹立不倒

怎麼看待現今的後真相時代?as藍月兒2021-08-31 15:47:40

說明我們前進了一大半,他們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怎麼看待現今的後真相時代?鬼方2021-11-08 08:31:14

“後真相時代”定義

在這個時代,真相沒有被篡改,也沒有被質疑,只是變得很次要了。人們不再相信真相,只相信感覺,只願意去聽、去看想聽和想看的東西。謊話、流言、緋聞在網路上廣泛的流傳,呈現出真相的樣子。相較於主流媒體,網民們更願意相信彼此,如出現與自己立場相悖的證據,人們傾向於無視這些資訊。有個流行於父母輩的等式:微信裡說的>朋友群裡說的>新聞裡說的。

獲知真相的成本太高,人們普遍採取“避重就輕”的原則來應對事實,因此情感就顯得廉價而又易於滿足人的認知缺陷,事實自然就不那麼重要了。“後真相”與兩件國際事件密切相關,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大選,兩場事件帶給人們的共同觀感是,在形塑公共輿論上,訴諸情感和個人理念可能比客觀事實更加有效。

後真相時代的人們是狂熱的,因為狂熱成了人們更加傾向於去選擇迴應世界的一種方式。“我不需要用真相來回應世界,用真相去迴應世界是高度可預期的,但是這個過程是複雜困難的”,狂熱的代價就是最後走向未知的機率,事情的走向就無法控制。其次群體性狂熱降低了成本,每個人無腦的附和更多的是因為所謂的“法不責眾”,“大家都這麼說,我說也應該沒事。”“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我不做可能會被孤立”之類的想法,讓真相不再是人們關注的重點

怎麼看待現今的後真相時代?khwxfawyk2021-11-09 11:25:05

以網際網路為標誌的資訊時代,為大眾獲得事件的真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由於人們可以不再侷限於某些特定的事實,所以,被矇騙欺騙的機率也會大大下降。當然,儘管有了這些基本條件,但仍然要受到資訊受阻的影響,特別是受阻程度的高低。

標簽: 事實  真相  觀點  人們  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