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讀書筆記 | 女生徒

作者:由 不吃少女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0-03-28

這周讀的是太宰治的《女生徒》。

關鍵詞: 共鳴 N號房 共同發聲 平權

這本書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每一篇均以女生的視角進行獨白。太宰治身為男性竟能用如此細膩的筆觸從女性角度出發描繪,很多清新的敘事也拿捏得很好,引起作為女生的我的共鳴,這是令我驚喜的。

我常常對“隔閡”“誤解”“自以為是”而感到絕望,特別是當下一旦提起女權、平權,就有一大群抨擊言論甚囂塵上,蔑讀平權。解釋了,對方斷章取義一槓到底,不解釋又不忍其汙名化女權。

但是看了《女生徒》這本書,我發現,不論在哪個陣營,當一個人願意仔細體味生活,深入勘察,是可以發現、描繪、理解彼岸的天空的,甚至乎他們正在發聲,悄然改變這個世界。

書中的小故事,給了我思考的空間,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以平權這個角度去讀一讀這本書。

1

收錄於《女生徒》裡的一篇小說《髮妻》,內有這麼一句話:

減輕思想負擔、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更加愉悅,這才是真正的革命,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任何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前幾年我還年幼無知,有親戚告誡我,未來你嫁人,對方無房無車一定不嫁。彼時我還沾沾自喜,好在我是女的,壓力沒這麼大。

如今發現這種思想的潛移默化,是雙重壓迫、是對可能性的磨滅。第一是,默認了女生是弱勢的一方,強化了“女性相夫教子,男性負責養家”的觀念。遇到挑戰,女生更容易自我否定、知難而退。

第二是,社會不允許男性示弱、柔情,導致他們認為用金錢就可以買來親情,金錢就可以填平離開兒女妻子的空白,金錢收入即他們於家庭的責任。這在無形中也剝奪了他們本能在家庭中獲得的諸多快樂。

世界可發揮的空間越來越大,生理差異給人造成的不便隨之減少,但卻因為滯後於時代發展的觀念,給新生代自由的靈魂戴上了鐐銬。遵循著這套舊社會準則的人,樂此不疲地將新生代框定在一個牢籠內,美其名曰: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這是為你好。

以上幾點引發的行為模式的轉變,則再次變成了對人性的壓迫,誰處於強勢地位誰就佔優勢,爭奪話語權,惡性迴圈。而平權,即是在減輕人類的思想負擔,唯有人認識到人生而平等,大家都有同等的自由與選擇權,才是對世界最美好的詮釋。

2

古裝劇中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為求褒姒一笑,《封神榜》的妲己是妖狐所變導致商紂王荒淫無度,“紅顏禍水”的論斷總是不絕於耳,這就像一個人想減肥卻忍不住嘴饞,明明是自己不夠自律卻怪罪於美食。

如若為了減肥而禁止售賣美食,顯然是荒謬的;把猥褻犯罪歸咎於女生的外貌與衣著,是同等的不可理喻。但這種荒謬的言論竟還有那麼多擁躉(其中也有不少女性),令人不寒而慄。

我並不是單方面地為女生聲討,我更希望每個人能夠看到本質而不是被呼聲所迷惑,也關注一下微小的聲音。當每次犯罪案件出現,有大量博取眼球的背景報道,筆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混淆視聽,模糊重點,大有合理化罪行的趨勢。我希望當我們身處其中,能夠勇敢求證,理智判斷。

我自然相信當初男權社會的形成有道理可循,有人說遠古時代環境惡劣,最好的生存手段既是男性狩獵,女性守家……甚至讀完《女生徒》,我也更加理解大人會執著於結婚一定要買房,當生活動盪不安,居無定所,有一個穩定的落腳點實在是彌足珍貴。

但存在真的即合理嗎?從前合理,那也依舊是從前,而如今很多事情已有了替代方案。

社會規則不適用了,則必然需要尋求改變,不要因為懶惰選擇沿襲,別找諸多借口合理化它。當然我們依舊願意去挖掘背後的多方原因,教育出了問題則改正它,制度有漏洞則完善它。

3

《女生徒》裡面說道:“為什麼我們不能自我滿足、一生只愛自己一個人呢?”

我想太宰治也發現了,男性不結婚受到的惡意遠低於女性,甚至社會把女性當成男性的附庸。

我超愛2019年新版本的電影《小婦人》的結局,喬·馬奇依舊勇敢地追求自我價值,沒有結婚。只是在出版小說時,喬不得不迎合受眾而答應出版商的要求,給予喬一個傳統的結局。

基因讓我們感受孤獨,飽受寂寞,但依舊有人在享受孤獨與寂寞。為什麼我們不能自我滿足、一生只愛自己一個人呢?我也開始在想,為什麼不能呢?是因為人類學家會罵我們自私,怕獨身主義導致人類終將毀滅嗎?

但與其擔心人類不生育,我想這些學家不如將重點放在人類減少自我毀滅上。

韓國N號房事件簡直喪心病狂。是思想上的負擔給予了那些女孩子沉重的枷鎖,是男強女弱的思維定式給了犯罪分子勇氣。那些受害者害怕受到父母的嫌棄,害怕別人的目光,與亞洲的教育模式息息相關。

想想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哭的時候會說,“你哭媽媽就不愛你了”,“不要鬧就給你糖吃”……我還記得微博熱搜有一位母親因為孩子調皮而偷偷躲起來,讓孩子以為自己走丟了,孩子驚慌失措,母親卻像看熱鬧一樣,等到孩子忍不住哭泣才出現。

孩子們明明是被欺騙,而後又被威脅——把不雅的照片發給他們的父母公之於世,她們明明是受害者,卻擔心父母會因為自己的“不乖”而唾棄拋棄她們,擔心自己的“不夠純貞”而不能擁有未來。

不要說她們怎麼這麼傻呢。現實永遠不像文字這般輕飄,那恰恰是社會灌輸給她們以及她們的父母的,社會只教人如何表現得體、討別人喜愛,卻沒有教會她們足夠愛自己。

《女生徒》裡很多心理的描繪,核心都和這些孩子們太像了,即使是簡單的對於外表的自卑、對面板病的排斥,但書中的“她”還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我們看到。

而平權,也讓人們學會愛人、尊重人,學會自愛自尊。人類要做的,不是用舊習俗、觀念束縛人類,而是應該站出來一起拒絕不公、一起奮鬥、爭取平權。

4

有朋友說讀完這本書好喪,我倒不會。

有的人喜歡用群體榮譽感來限制一個人的聲音,或許這就像勒龐的《烏合之眾》所指出的

當一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而當一個群體存在時,他就有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徵。

群體或許會像一群抱團的螞蟻滾過火堆一般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但也極有可能,在走向深淵的路上無人醒悟或無人膽敢發聲,一起墮入深淵。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但所幸這個時代不缺乏勇士。

每一支筆都代表著一個勇士。這是我第一次讀太宰治的書,倘若他的文字讓人覺得喪,或許是他讓人發現了區別於現實生活中的不妥。而我不覺得喪,是在書裡的某些描繪中,我被提醒了——別過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只是我們還需要更多勇士,不關性別、不關取向,形成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READ MORE:

第一百零八週 | 異見時刻

第一百零七週 | 優雅的辯論:關於15個社會熱點問題的激辯

第一百零六週 | 反對完美

標簽: 女生  平權  男性  群體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