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畢業聚餐不去是種什麼體驗?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5-06-27

畢業聚餐不去是種什麼體驗?justReader2016-06-27 19:57:33

前幾天,從大學正式畢業了。拒絕了謝師宴,拒絕了工作室最後一次聚會。對我來說

體驗是一個從難過愧疚到想通闊達的過程

,我覺得我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僅僅是關於我如何幫助自己想通的。

我覺得我從小就是特別特立獨行的那種人,特立獨行對於我可能是一種…天賦。中學老師播放那種特別催淚煽情的母親節短篇,全班同學哭得不像樣子,我就是忍著眼淚看著他們,那個時候我只感覺到,就快溢位的眼淚之於這個情景完全不能被稱之為“情緒的表達”,更像是一種條件反射。可能是因為年幼,我形容不好那種感覺,直到後來很多很多場景:高中時候嚴厲勢力的教職工在高考前一天站在學校門口歡送學生與所謂“愛的叮嚀”、高考結束後、大學軍訓的最後一天,這種孤立於群體情感流露之外的奇特感一直糾纏著我。

直到畢業前夕我看到一個詞:刻奇

我特別明白題主、或者我自己的這種感覺,我本人並非完全不能接受喝酒,但喝酒對我來說就像是聚會的一道門檻,跟沒有交情的人喝酒會讓我感覺非常不安,更何況酒桌上那些特別幼稚的把戲伎倆會讓我覺得被侮辱了。而每當有人對你說

“這是最後一次了,以後再聚不容易”

,那種感覺就好像…吃了一口蒼蠅一樣,非常的噁心並且非常迷惑人,如果你不去仔細分析其中的邏輯關係,你很可能陷入這種

“來都來了”

的圈套中,就算你拒絕,也會莫名其妙的失落難過。

1. 我們的關係是“同學”,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變成很好的“朋友”

剛拒絕聚會的時候我非常難過和愧疚。這種感覺大概有一半多是來自

”這是最後一次了,以後再聚不容易“

這句話。但正如我之前與好友提出的那樣,我們的關係僅僅是一起上課的同學,而”同學“這個詞本身形容的是一種…類似於命運的東西,我們碰巧在一個工作室、碰巧有同一個老師,但這一切都不意味著我們一定會成為”朋友“,並不意味著我們對彼此之間的忠誠和信任,成為朋友需要的是相投的趣味,或者一個更莊重更嚴肅的機緣。事實上,這層”同學“關係中我更多的看到的是低階的爾虞我詐和欺上媚下,在大學這個虛擬的社會遊戲裡持續發酵,終於在最後的一年孕育出了怪物。這種關係,自問,值得“聚一聚”嗎?

2. 該相見的總會相見,不該聯絡的也不會因此變得熟絡

如果你們以前並不是經常聚會,或者你本能的排斥這種完全不值得聚一聚的聚會,那你就會發現,這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再聚不容易”,而是“終於不再聚了”。該聯絡的人還是會聯絡,不該聯絡的人從不曾想過聯絡的人,也不會因為這次聚會的缺失或者是畢業這個時間點而有所改變。唯一變化的可能是,如我一般對朋友的挑選有著苛刻要求的人,

你不會再被這種蒼蠅一樣的邏輯煩擾,不會再糾纏於所謂“同班同學感情深一口悶”這種莫名其妙的關係。

3. 紀念四年的光陰?

先想想是怎樣的光陰,無數浪費在電腦遊戲裡時光,無數浪費在無意義社交上的時光,無數浪費在學生會…這種…裡的時光。而我們自己的時光是怎樣的,要我跟你們一起紀念這種光陰,抱歉臣妾…做不到。

於是我告訴自己,這四年的生活裡我們彼此可能真的看不上眼,可能有互相傷害,這樣的關係點到為止即可,也沒必要為所謂的“人脈”刻意強化,更沒必要欺騙自己,假裝我們就是巨鐵無比的哥們。我覺得相信“同學就是朋友,不聚一下說不過去吧”這種道理就像相信星座,相信出生時的天體位置能決定你的性格一樣……特別隨緣。

畢業聚餐不去是種什麼體驗?沉默的默爾索2017-05-29 23:20:23

視個人情況而定。

於我來說,完全沒必要。

很好的朋友之間不缺這一頓飯。

完全不熟悉的同學之間之後也不會見面,最後一頓飯強拉關係反而尷尬。

某個曾經特別熟悉的人,如今也變成陌生人,我喝酒沒譜,喝醉了恐怕會更尷尬。

之前拒絕去聚餐時還是挺猶豫的,不過現在已經想通了。

還是在這裡道個別吧。雖然說想通了,還是有一點莫名失落的。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再見,再也不見。

畢業聚餐不去是種什麼體驗?匿名使用者2017-09-19 11:52:56

高中畢業聚餐沒有去,畢業典禮也沒有去。

我選擇和我喜歡的人呆在一起,而不是去和那些沒有感情的同學。

畢業聚餐不去是種什麼體驗?匿名使用者2018-05-05 02:55:00

今天剛畢業聚餐完,來說說我的感受。如果你和同學關係都還好就去吧,如果很多關係都很不好的比如我,在去之前我就糾結了好久去不去,去了之後,太痛苦了,飯菜沒什麼吃的,太尷尬了。後悔去,就是大家拍了一個畢業照到時候會發朋友圈發班群裡,如果可以無視這種,那還就是別去了。反正我是很後悔去了。彷彿只有你,很痛苦,別人都很其樂融融

畢業聚餐不去是種什麼體驗?知乎使用者2019-06-16 10:54:56

剛剛回復了班長,說不去聚餐。然後班長回覆“行吧”。

這兩個字,怎麼看怎麼戳心。可能是覺得有些愧疚?因為畢竟班長在班群裡發了一段文字,大致意思就是希望儘量去,是最後一次了。也可能是對他的道德綁架不滿?一看我回復不去,態度上就添了感情色彩。也可能是我想太多了。不過也無所謂了,過會兒就忘了。

對於不去,我有自己的原因。

首先是和班裡的同學不熟,去和一群不熟的人吃飯,會讓我覺得尷尬。

我是個內向、慢熱、被動、冷漠的人,不太容易和別人玩到一起,有什麼事,更喜歡自己一個人。所以四年下來,只有宿舍這三個室友是好朋友。其他的同學,都是點頭之交的關係。這種關係十分容易讓人尷尬。路上碰見陌生人,你大可視而不見,可遇見不熟的同學,基於情感,你是不樂意打招呼的,基於情面,又覺得應該打招呼,打完招呼後,沒有開心,反而是如釋重負,尤其是遠遠就看見同學的情況,隨著距離的拉進,尷尬的氛圍越來越濃厚,直到禮貌性的打完招呼。

其次,我們班整體的關係並沒有很好,四年下來,只在大二還是大三時聚過一次,大家都是半生不熟的狀態。大學班級,如果大一的時候沒有聚起來,熟起來,基本上班級的關係就定型了,特別是我們這種自由選課,分散上課的情況,除了大一是學校安排集中上課,之後都是自己選自己喜歡的老師和時間,所以我不認為憑藉這一次聚餐,能改變什麼。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我覺得要遵從本心。如果打心底就不想去,即便最後沒自己想的那麼糟,也是痛苦的,不需要找什麼理由拒絕,也不需要被道德綁架,自由選擇,遵從內心,才是最重要的。

看到這一條回答受到了大家的熱議,有些驚訝,不過可能我描述的過於片面,所以導致大家對某些問題產生了誤解,現在統一解釋一下,歡迎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批評建議,同時希望自己可以改正,越來越好。

1。班長的回覆

之所以我會覺得班長回覆的這兩個字很特別,是因為這四年來,班長從沒這樣回覆過。我是寢室長,所以和班長線上接觸不算少,平常工作或者幫忙什麼的,班長都是回覆“好的”“收到”“好”這一類中性詞語,可能已經習慣,突然換了一種回答,覺得有些彆扭。不過自己說道德綁架可能確實不太妥當,也沒有替班長換位思考,是自己多心了。

2。我拒絕的理由

拒絕參加聚會,我並沒有什麼特定的理由,直接回復不想去,並不是不尊重或者敷衍,而是我覺得,如果撒一個謊,可能要有無數的謊言來圓第一個謊,況且,大家實際上都心知肚明,感覺還是直接說自己的想法比較好。

3。聚餐到場人數

我們班共15個宿舍(男生5女生10),當天去了8個宿舍(男生4女生4),所以,不論大家都是因為什麼理由,至少從整體來看,也還有將近一半的人沒有去。

4。畢業需要儀式

我們宿舍全部都沒有去聚餐,但不是說我們宿舍不合群(除了和兩個宿舍的人不太熟之外,和剩下的宿舍都是會經常來我們這串寢、送零食、幫忙的那種關係),而是大家想要和最親近的人好好吃個飯,聊聊天,鄭重的為大學生活化上句號,這也算是一個儀式吧。

5。聚餐當天時間安排

聚餐當天,事情很多。

因為報告廳不大,所以,我們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是分開舉行的。

6:30-8:30:全校畢業生在露天操場集合,參加畢業典禮。接下來按照順序,每個院依次去報告廳進行學位授予,我們院第15個。

9:40:去院辦領報到證材料。

11:30-13:30:我們院集合、等待、候場、進場。

結束後聚餐。

15:00:列印離校單並去院辦領畢業證、學位證書。

16:00:去資訊中心諮詢校園卡延期事項。

18:30:領黨員檔案、優秀畢業生證書。

晚上收拾東西準備第二天離校,並幫室友往出租屋裡搬行李。

感覺當天忙的焦頭爛額,而且最初自己打算當天就離校,但無奈晚上還得領材料,所以推遲了。

7。自我反省

覺得自己確實太過於內向封閉了,也愛亂想,看到大家的建議,也認為要好好找方法,嘗試改變一下,感謝,希望遇見更好的自己。

標簽: 聚餐  同學  班長  自己  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