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三個一”串起競聘演講稿主體內容(上)

作者:由 文若河演講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0-05-20

競聘演講和其它型別的公眾演講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區別,競聘演講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有固定的內容和寫作程式的要求。

眾所周知,一般型別的公眾演講,演講者只要不偏離演講主題,沒有明顯失當的言論即可,至於在演講中(在這裡主要指演講的主體部分)要講哪些內容,先講什麼後講什麼,他們是有權自作主張的。但是,對於競聘演講來說,演講者可以自由裁量的餘地就比較小了。競聘演講的特殊性,尤其是對演講者瞭解、考量、評價的客觀要求,實際上已經決定了演講者在演講中必須要談哪幾方面的內容,甚至先講什麼後講什麼都是有一定之規的。那麼,競聘演講的主體部分究竟要談哪些內容呢?各部分內容之間是什麼樣的先後順序?各部分之間又以什麼方式巧妙地連線在一起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研究這些問題。

一、主體內容的“三個一”

在緒論中我們簡單提過,競聘演講的主體內容可以歸納為“三個一”,即“一幅自畫像”、“一封自薦信”、“一篇策劃案”。這“三個一”貫穿於整個主體內容。在下一節我們要講到結尾,在結尾部分應該還展現出一個“一”,就是“一份承諾書”——承諾、保證自己一定能做好工作,不辜負大家的信任和期待等,這實際上是一個表態,是一種決心,它更多地出現在結尾部分,當然也有人在主體部分就做了這樣表態,這也未嘗不可。但對於絕大多數的競聘演講來說,主體部分重點還是“三個一”。

我們先說“一幅自畫像”。

“自畫像”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所謂的“自畫像”實際上就是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是競聘者對自身客觀情況的基本描述。我們都知道,“自畫像”當然是畫得越像越好,而演講者的自我介紹當然就是越真實越好。這話聽起來可能有些多餘,因為競聘演講中的自我介紹不外姓名、年齡、政治面貌、職稱、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經歷等等,非常客觀,絕大部分人都是能保證其真實性的。我說絕大部分人能,那勢必就意味著還有一小部分人不能。確實,我接觸過一些競聘者,他們因為覺得自己在某些條件上不太佔優勢,為了增強獲勝的可能性,於是就愛搞點小動作,我說他們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沒搞小動作之前,或許僅僅是條件稍差,是客觀上的欠缺,但你搞了這個小動作之後,可就不僅是客觀上的欠缺了,還有主觀上的故意弄虛作假,這就涉及到人品問題了。人品問題可是大事,在競聘中,因為品質問題被淘汰掉的事例是屢見不鮮的,這樣的傻事咱們不要做。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條件確實有點勉強,大可採用我們第一章中所講的“劣勢利用法”,大膽蔑視客觀條件上的不足,向評委和聽眾展現一個灑脫自信的你,這比偷偷摸摸地搞一些小動作要管用一百倍。

說到這裡,我還要解釋一個問題。在通常情況下,競聘者的自我介紹是出現在主體部分的,但是為了表達上的特殊需要,或者為了追求與眾不同的效果,自我介紹的內容也允許出現在開場白部分,既做自我介紹又當開場白,此前我們舉過這樣的例子。只要大的原則沒有問題,我們就不必拘泥於哪個必須在主體部分說,哪個必須在開場部分說這樣的小問題。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如果你想用自我介紹做開場白,那麼,你的自我介紹就必須是獨特的,有靚點的,能讓評委和聽眾印象深刻的。否則,還是另選開場白為妙。

我們再看“一封自薦信”。

咱們都知道一個詞,叫“毛遂自薦”。其實競聘演講就是“毛遂自薦”——我就認為我最合適、最勝任工作,我自己推薦自己,同時說服評委和聽眾認可我、選擇我,競聘演講說到底就是這個意思。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要充分說明理由,就要告訴大家你為什麼合適?你有哪些優勢?這個不是“可以有”,而是“必須有”。所以,我們在談自己優勢的時候,不要羞羞答答,想說又不好意思說,“猶抱琵琶半遮面”。相反,我們要大大方方地說,因為這不是在自我吹噓,而是儘自薦人的一份責任,我們有義務詳細說明、詳細介紹,讓評委和聽眾更瞭解我們,使他們做出的判斷更有依據、更準確。

最後我們看“一篇策劃案”。

“策劃”什麼呢?當然是策劃你所競聘崗位的具體工作,也就是你對工作的具體設想。咱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也知道諸葛亮那篇著名的《隆中對》,《隆中對》實際上就是一個策劃案。在還沒有出山之前,諸葛亮就經過縝密的研究和思考,設計出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政治路線圖,並在以後輔佐著劉備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夢想。在競聘稿中,我們也要像諸葛亮那樣對自己所競爭的崗位的具體工作進行一番細心的策劃,在頭腦中對工作進行設身處地地“預演”,並拿出與眾不同、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是競聘演講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也是我們在競爭中最可靠的獲勝基礎。可以想一想,如果一個人在臺上空喊“我一定要做好工作”、“我一定能創造輝煌的業績”,但就是沒有怎麼做好工作、怎麼創造輝煌業績的具體方法,那麼評委和聽眾能信任他嗎?當然不能!

說完這“三個一”,我想大家應該更清楚了,競聘演講,最終的目的是說明、證明和說服,是透過擺事實、講認識、談設想、拿舉措,向評委和聽眾說明“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憑藉什麼樣的優勢和能力來擔當此“任”,你會為工作帶來哪些促進、變化和改善,你將怎樣比其他競爭者更出色地擔當此“任”。這些內容絕對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了這些要素,你向評委和聽眾所做的陳述就是不完整的,人家就不可能對你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你獲勝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

當然,也有一些用人單位,基於方方面面的原因,不要求競聘者這“三個一”面面俱到。比如,有的用人單位會採取結構性考評的方式,全面衡量競聘者的工作能力和優勢,所以,在競聘演講中對優勢介紹的部分就不予要求,而是主要闡述工作思路。再比如,也有的用人單位希望更多地瞭解競聘者對崗位的認知和理解,對工作設想的要求相對會弱一些。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競聘者要嚴格按照本單位的要求去做,而不必糾結於這“三個一”。但是,就我多年的競聘輔導經驗看,出現上述情況的機率是相當低的。

既然這“三個一”是必不可少的,又是十分重要的,那我們要如何去講這“三個一”呢?

二、書寫“三個一”應遵循的原則

第一個原則,近大遠小。

大家都有體會,我們在看物體的時候,遠處的物體顯得小,近處的物體顯得大,這是一個透視上的規律。把“近大遠小”嫁接到競聘演講稿的寫作上,主要有兩層含義:

一是時間跨度上的近大遠小。

這個比較好理解。參加競聘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著一定的人生經歷和事業經歷,但是演講的時間卻是有限的,一般情況下,競聘演講的時間是十分鐘,也有的單位把競聘演講設定為五分鐘,還有的甚至更短。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說好上面講的那“三個一”,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們必須要在材料的選擇上有所取捨,不能面面俱到,首先時間上就不允許。那怎麼辦呢?我們應該重點介紹近期的情況,比如自己最近的工作情況、業績情況等要多用一些筆墨,以往的求學經歷或者工作初期的成長進步情況等,則可一筆帶過。我看過不少朋友的演講稿,他們過分追求“很細很全面”,經歷從中學甚至小學就開始寫起,十年前的工作業績都羅列在上面,非常龐雜,這樣的稿子評委和聽眾聽起來非常容易疲勞,效果不會好。近期的情況多做介紹,以往的經歷簡單描述,這就是時間跨度上的近大遠小。

第二層含義是關聯程度上的近大遠小。

什麼是關聯程度上的近大遠小呢?這個主要是指和你所競聘崗位聯絡緊密的情況要多談,關聯不大的要略談或者不談。舉一個例子。比如,你要競聘的是“文案”這個崗位,那麼在介紹自身優勢的時候,你就要圍繞著“文案”這個崗位的實際要求來介紹,你或許有很多方面的優勢,比如文學功底深厚、文字駕馭能力強;工作嚴謹細緻、條理性強;懂財務、懂營銷等等。那很顯然,懂財務、懂營銷和“文案”這個工作崗位的要求關聯度不大,我們介紹的重點就應該放在文字駕馭能力強、工作細緻等方面。再比如,如果你競聘的是市場營銷崗位,那麼你在談工作設想的時候,重點內容就應該是怎麼樣提高市場份額,擴大銷售,服務客戶,提升業績,而如何提高產品質量、如何加強團隊建設等問題則沒有必要大講特講。

第二個原則,虛實結合。

由於競聘演講在要點內容方面的固定要求,就導致了不少競聘者的稿子有可能出現相似甚至雷同的現象。我給大家舉個例子。“經驗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而且不少人還將它奉為經典。的確,對於職場人士來說,豐富的工作經驗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所以,在介紹自身優勢的時候,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拿工作經驗來說事,於是乎你也工作經驗豐富,他也工作經驗豐富,千篇一律。如何避免這種千人一面的尷尬呢?教大家一個方法——用事實說話法。就是透過列舉和陳述事實的方法,描繪出一個有血有肉的你,使你“工作經驗豐富”這個虛的或者說空的概括性結論,有所依託,這就是虛與實的完美結合。

當然,這只是我們舉的一個小例子。實際上,在競聘演講中,凡是在這種說張三也行,說李四也可以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概括性描述後面,都必須有張三就是張三,李四就是李四的事實做依託,這兩部分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因為,如果只有事實,沒有概括,評委和聽眾聽起來就會感覺頭緒不清,比較混亂;相反,如果沒有事實,只有概括,那就會顯得非常空洞,缺少了真實的、可觸可感的成分。只有這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演講效果。

第三個原則,積極昂揚。

這是我經過反覆思考以後,新提出來的一個原則。我認為,無論是什麼風格的競聘演講,不管是偏嚴肅的、還是偏幽默的,它們的主基調都應該是積極昂揚的,是陽光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我輔導的競聘者中,我發現有那麼一部分朋友,或許太渴望成功,太想贏得所競聘的崗位了,這種過於執著的心態反而成為禁錮和束縛他們思想和行為的枷鎖。反映在競聘演講稿上就是猶猶豫豫,字斟句酌。他們總是想,這句話該說嗎?那句話說得太尖銳了吧?我如果這麼談工作領導會不會不贊成呢?弄得自己像初進賈府的林黛玉一樣,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惟恐出現什麼差池。大家想啊,他們這也不敢說,那也不敢講,改來改去,刪來刪去,把有性格、有特點、有新意、有血性的話都刪掉了,因為他們覺得這些話都不妥當。那剩下的話妥當是妥當了,但也勢必只剩下那些誰也不能說不好,但誰也不能說好,缺乏新意、暮氣沉沉、哼哼唧唧的官話、套話了。這樣的話當然肯定是不會錯的,但是也肯定沒有人愛聽,你是“受累不討好。”

所以,在寫稿子的時候,不要說那些無關痛癢的官話、空話、套話,要在競聘演講這有限的時間內多展現你積極、陽光、進取、與眾不同的方面,讓評委和聽眾切切實實地感受到自己在聆聽一個有朝氣、有思想、有作為、有血有肉的人演講,這對我們在競聘中獲勝尤為重要。

第四個原則,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在前面曾經提過,在講第一個“一”——“一幅自畫像”的時候就說過,自我介紹,當然也包括優勢介紹等等,要客觀真實,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能添枝加葉,肆意渲染。記得大詩人海捏曾經說過:“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花朵。”我給它改頭換面一下,我們的職業生涯同樣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花朵。誠實坦白、光明磊落是做人之本,也是立業之本,這點沒有商量的餘地。

需要說明的是,這四個原則雖然是放在主體部分來講的,但這些原則應該是貫穿在整個競聘演講活動之中的,只不過在一篇競騙演講稿中,主體部分所佔的分量最重,所以,我們把這些原則安排在這部分進行重點講述。

另外,基於競聘演講自身固有的特點,在書寫和講述這“三個一”的時候,我們還應該遵守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定,要先為自己畫像,再介紹自己的優勢,最後再闡述自己的工作思路,即“三個一”的先後順序最好不要顛倒。可能有朋友可會認為,這樣的規定太死板,都是這麼一個模式,評委聽著該多膩啊。而且,既然我們反覆強調在演講中要張揚個性,那麼,為什麼又如此看重順序呢?這是有其內在原因的。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非得不按順序來,我就先談工作設想,讓評委和聽眾上來就知道我對工作是多麼有想法,然後再談我有能力勝任這個工作崗位,這樣行不行呢?我認為,這樣做是不行的,因為它不符合一般大眾的認知習慣。評委和聽眾的慣常思維習慣是:先確定你有資格去做,然後再確定你有沒有能力做好。你現在上來就說你有能力做好,有點強加於人的味道,評委和聽眾會想,我還不知道你勝任不勝任工作呢,你怎麼上來就談工作思路呢?這不合常理。我們在“三個一”的順序上就不要張揚個性了,在這方面還是按部就班最保險。

“三個一”串起競聘演講稿主體內容(上)

——節選自本人《競聘演講輕鬆過關》,競聘演講一對一輔導或問題交流請私信。

標簽: 競聘  演講  評委  聽眾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