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

作者:由 海濤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1-12-21

人越能靜,事越能成。

《菜根譚》裡有這樣一句話:“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

意思是性情急躁粗心馬虎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會取得成功;心平氣和性格溫和的人,各種福分都會自然集中到他身上。

一個人越是能靜下心來,越能集中注意力,學到知識和技能;一個人陷入人生低俗時,越是能靜下心來,越有反轉的可能;特別是遭遇絕境時,冷靜下來才有活命的機會。

靜下心來,才會學有所成。

《鬼谷子·養志法靈龜》中說“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

一個人心裡總是裝著太多事,他的注意力就無法集中,更無法專心學習和做事。

唯有靜下心來,才能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到學習、工作中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靜下心來,人生才有反轉的可能。

這樣一個故事:多年前有一家服裝廠因經營不善面臨著倒閉,廠裡決定先讓一批工人下崗。下崗人員中有兩個40歲左右的女人,其中一個是大學畢業,工廠的工程師,另一個是普通女紅。女工程師得知要下崗後深受打擊,心裡怎麼也無法平衡,怨恨工廠領導不公、怨命運無常、怨自己倒黴,她去廠裡吵過、鬧過、洩憤過,但都無濟於事。

她覺得下崗是一件恥辱的事,始終無法接受現實,整天窩在家裡哪也不肯去,也不願再去找工作,心情越來越糟糕,動不動就發脾氣。後來她得了一場病去世了。有人說她是“煩死”的。而和她一同下崗的另一個女紅心態卻很平和。她想:又不是我一個人下崗,別人能活下去,我也能活下去,甚至要活出更好來。她沒有抱怨和焦慮,而是心平氣和地接受了下崗的事實。

靜下來,是一種生活方式。痛苦的時候靜下來,可以探究苦痛的根源,培育愉悅的心境。繁亂的時候靜下來,可以擺脫扭曲和誤解,從束縛中體會自由。迷惘的時候靜下來,可以拋棄執著的預想,分享當下的幸福。

常言“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在平和的心態中,女紅竟然變得聰明起來,她發現了自己以前從來沒有發現的長處:善於烹飪。於是,她東挪西借,湊了一筆錢,盤了一間小飯店,做起了飲食。由於她用心經營,一段時間後她的生意越做越紅火,不僅還清了債務,還擴大規模,連續開了幾間連鎖店,從此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當人生陷入低谷時,與其悲觀失望、怨天尤人,不如沉下心來,思考下一步怎麼走。唯有靜才能去噪;也唯有靜才能在人生低俗時找到反轉的機會。

靜下心來,才能在絕地中求生。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有一種叫吸血的蝙蝠,它專門選擇在野馬腿上的一個地方,用尖利的嘴啄破皮,然後吸血。野馬受痛後便開始蹦跳、狂奔,但是無論如何都甩不掉吸血的蝙蝠。蝙蝠吸飽吸足血後飛走了,而野馬卻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死去。

有專家分析認為蝙蝠所吸的血量並不多,根本不會導致野馬因流血過多而死亡。真正讓野馬死亡的原因是它暴怒的習性。

很多時候心躁是一個人煩惱、致命的根源。心靜在關鍵時刻卻能救你一命。

在一個幾百米深的礦坑裡,有十幾個工人正在下面施工作業。突然,一聲巨響,礦燈熄滅了,周圍一片漆黑,工人們嚇得大聲叫喊,四處尋找出口,場面一度非常混亂,你踩到了我,我撞倒了你。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撞倒了礦坑裡的支撐木而引起更大的塌方。

一陣騷動過後,有個老礦工大聲喊,:“大家別吵!我們與其這樣盲目亂找,不如安靜地呆在原地,用心感受一下風從哪個方向吹來,然後沿著風向就能找到出口。”

於是礦工們努力讓自己平靜下,靜坐了很久,終於感受到了有一絲絲風吹向臉龐,沿著風向他們終於找到了出口。

《大學》有云:“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

意外發生的時候,心若是被煩擾打亂,結果只會越來越亂。唯有靜下心來,好好地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物質和精神文化越來越多元,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一再被碎片化。在外界資訊不斷地刺激下,在慾望的不斷攀升中,很少人能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全心投入工作,悠然地體驗寧靜而幸福的生活了。

為了房子、車子、票子、孩子、圈子……人們陷入了越來越焦躁的生活中,人也越來越疲憊。

古語有言:“心動,則萬物動;心靜,則萬物靜。”這世間的動與靜,無非是我們的心念波動。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

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